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837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包括塑封外壳、灌封胶层、两金属电极片和若干电容器,若干电容器通过两金属电极片并联,金属电极片包括若干电极板,相邻两电极板之间设置有膨胀节,电极板上设置有卡板机构,两金属电极片间隔设置在塑封外壳内,两金属电极片的卡板机构相对布置以形成固定电容器的卡槽,若干电容器层叠设置在两金属电极片之间,各电容器分别卡在对应的卡槽内且两端焊接在对应的电极板上,灌封胶层设置在塑封外壳与电容器之间以及相邻电容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卡槽固定电容器再焊接,使焊接更方便迅速,且能够有效缓冲电容器承受的膨胀应力,避免电容器开裂,防止发生膨胀击穿和高压飞弧现象。

An Encapsulated Pulse Power Capaci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ncapsulated pulse power capacitor, which comprises a plastic encapsulated shell, an encapsulated adhesive layer, two metal electrode sheets and several capacitors. Several capacitors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by two metal electrode sheets, which include several electrode plates, an expansion joint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electrode plates, a card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metal electrode sheets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plastic encapsulation. In the shell, the card mechanism of the two metal electrode plates is arranged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slot for fixed capacitors. Several capacitors are stacked between the two metal electrode plates. The capacitors are respectively clamped in the corresponding slots and welded on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de plates at both ends. The sealing glue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lastic enclosure and the capacitor and between the adjacent capacitors. The utility model utilizes the clamping slot to fix the capacitor for re-welding, which makes welding more convenient and rapid, and can effectively buffer the expansion stress of the capacitor, avoid the cracking of the capacitor, and prevent the expansion breakdown and high-voltage arc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脉冲功率电容器,为了增加电容器电容值和储能能量,通常将多个电容器并联作为储能单元,多个电容器通过与电容器电极相连接的金属电极片并联。但此种结构的脉冲功率电容器,由于电容器工作时受热及环境温度变化发生膨胀,因此电容器与电容器之间或者电容器与金属电极片之间很容易因膨胀而相互挤压,导致电容器因膨胀应力的破坏而产生裂纹,且存在发生膨胀击穿和高压飞弧的风险,可靠性和安全性低。另一方面,现有电容器直接通过焊接固定在金属电极片上,焊接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利用卡槽固定电容器再焊接,使焊接更方便迅速,且能够有效缓冲电容器承受的膨胀应力,避免电容器开裂,防止发生膨胀击穿和高压飞弧现象的发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包括塑封外壳、灌封胶层、两金属电极片和若干电容器,若干电容器通过两金属电极片并联,金属电极片包括若干电极板,相邻两电极板之间设置有膨胀节,电极板上设置有卡板机构,两金属电极片间隔设置在塑封外壳内,两金属电极片的卡板机构相对布置以形成固定电容器的卡槽,若干电容器层叠设置在两金属电极片之间,各电容器分别卡在对应的卡槽内且两端焊接在对应的电极板上,灌封胶层设置在塑封外壳与电容器之间以及相邻电容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卡板机构包括两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两第一卡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下边缘,第二卡板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上边缘,第二卡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两第一卡板之间,第一、第二卡板均向内折弯,所述电容器卡在第一、第二卡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下边缘的第一竖板和设置在第一竖板下端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二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上边缘的第二竖板和设置在第二竖板上端且向内延伸的第二横板。进一步的,两所述金属电极片上端间隔设置有两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第一引出端包括下端设置在金属电极片上的第一竖片,第一竖片上端具有横向向外的折弯部,折弯部上设置有方形接线孔,第二引出端包括设置在两第一竖片之间的第二竖片,第二竖片上设置有圆形接线孔。进一步的,所述塑封外壳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电极片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板上横向间隔设置有两卡板机构,所述电极板上设置有位于两卡板机构之间且向内延伸的第三竖板。进一步的,所述膨胀节设置在两相邻电极板之间未设置卡板机构的部分。进一步的,所述灌封胶层由双组分的硅树脂弹性胶组成。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两金属电极片的卡板机构相对布置形成固定电容器的卡槽,各电容器分别卡在对应的卡槽内,再焊接在电极板上,如此能使焊接更方便迅速,提高生产效率;将焊接了电容器的金属电极片装进塑封外壳后,灌入灌封胶,使塑封外壳与电容器之间、相邻电容器之间均充满灌封胶,因此在膨胀节和灌封胶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缓冲电容器承受的膨胀应力,避免电容器开裂,防止发生膨胀击穿和高压飞弧现象的发生。2、卡板机构的两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能够卡住电容器的两端,从而使电容器被限位固定在两金属电极片之间,再通过焊接使电容器的电极与对应的电极板连接,如此能够防止焊接过程中电容器移动导致焊接失败或者连接不良,从而使焊接更方便迅速且保证连接的可靠性。3、金属电极片上设置有两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可方便客户选择不同的焊接方式,且该冗余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客户使用的可靠性。4、塑封外壳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安装板,在多个电容器并联导致质量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方便有效将本技术固定于电路板上,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加速度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塑封外壳)。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塑封外壳和灌封胶层)。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塑封外壳、灌封胶层和部分电容器)。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其中,1、塑封外壳;11、安装板;12、安装孔;2、灌封胶层;3、金属电极片;31、电极板;32、膨胀节;34、第一竖片;35、折弯部;36、方形接线孔;37、第二竖片;38、圆形接线孔;4、电容器;5、卡板机构;51、第一竖板;52、第一横板;53、第二竖板;54、第二横板;6、第三竖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包括塑封外壳1、灌封胶层2、两金属电极片3和若干电容器4,塑封外壳1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三个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开设有安装孔12,电容器4为脉冲功率电容器4,若干电容器4通过两金属电极片3并联,金属电极片3包括若干竖直间隔排列的电极板31,相邻两电极板31之间设置有膨胀节32,电极板31上间隔设置有两卡板机构5,卡板机构5数量与电容器4数量相同,两金属电极片3间隔设置在塑封外壳1内,两金属电极片3的卡板机构5相对布置以形成可限位固定电容器4的卡槽,若干电容器4层叠设置在两金属电极片3之间,各电容器4分别卡在对应的卡槽内,电容器4的两端焊接在对应的电极板31上以使电容器4的两电极分别与对应的电极板31连接,灌封胶层2设置在塑封外壳1与电容器4之间以及相邻电容器4之间。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通过安装板11牢固安装,该安装板11的设计使电容器在1600G机械冲击实验中仍然安装良好,其内部的灌封胶层2则保证了产品在该冲击实验后无损伤。卡板机构5包括两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两第一卡板间隔设置在电极板31下边缘,第二卡板设置在电极板31上边缘,第二卡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两第一卡板之间,第一、第二卡板均向内折弯,电容器4卡在第一、第二卡板之间。第一卡板包括设置在电极板31下边缘的第一竖板51和设置在第一竖板51下端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横板52,第二卡板包括设置在电极板31上边缘的第二竖板53和设置在第二竖板53上端且向内延伸的第二横板54。因本实施例中,电极板31上间隔设置有两卡板机构5,故电极板31上还设置有位于两卡板机构5之间且向内延伸的第三竖板6,第三竖板6用于隔开左右相邻的两电容器4并卡住电容器4的侧面。相邻两电极板31之间设置有三个膨胀节32,分别设置在两相邻电极板31之间未设置卡板机构5的部分,膨胀节32为弧形板。两金属电极片3上端间隔设置有两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第一引出端包括下端设置在金属电极片3上的第一竖片34,第一竖片34上端具有横向向外的折弯部35,折弯部35上设置有方形接线孔36,第二引出端包括设置在两第一竖片34之间的第二竖片37,第二竖片37上设置有圆形接线孔38。第二竖片37高度小余第一竖片34高度。本实施例中,金属电极片3为一体成型结构。灌封胶层由双组分的硅树脂弹性胶组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封外壳、灌封胶层、两金属电极片和若干电容器,若干电容器通过两金属电极片并联,金属电极片包括若干电极板,相邻两电极板之间设置有膨胀节,电极板上设置有卡板机构,两金属电极片间隔设置在塑封外壳内,两金属电极片的卡板机构相对布置以形成固定电容器的卡槽,若干电容器层叠设置在两金属电极片之间,各电容器分别卡在对应的卡槽内且两端焊接在对应的电极板上,灌封胶层设置在塑封外壳与电容器之间以及相邻电容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封外壳、灌封胶层、两金属电极片和若干电容器,若干电容器通过两金属电极片并联,金属电极片包括若干电极板,相邻两电极板之间设置有膨胀节,电极板上设置有卡板机构,两金属电极片间隔设置在塑封外壳内,两金属电极片的卡板机构相对布置以形成固定电容器的卡槽,若干电容器层叠设置在两金属电极片之间,各电容器分别卡在对应的卡槽内且两端焊接在对应的电极板上,灌封胶层设置在塑封外壳与电容器之间以及相邻电容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机构包括两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两第一卡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下边缘,第二卡板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上边缘,第二卡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两第一卡板之间,第一、第二卡板均向内折弯,所述电容器卡在第一、第二卡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封脉冲功率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下边缘的第一竖板和设置在第一竖板下端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二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上边缘的第二竖板和设置在第二竖板上端且向内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惠茹朱江滨吴文辉蔡约轩王凯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