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式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6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式扶手,涉及军用越野车技术领域,所述扶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圆管,所述圆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圆管内开设有中空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军用越野车由于受到车宽限制,无法在驾驶室上设置放置篷布、伪装网等装置的蹬车扶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方便拆卸,方便停车时放伪装网、防护罩衣等蹬车操作,且方法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的技术效果。

A detachable handra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achable armres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litary off-road vehicles. The armrest comprises a base, two ends of which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installation holes; a circular tube,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a hollow hole, a first groove and a second groove are arranged in the circular tube; and an armres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grip part and the grip part. The holder comprises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two connectors, two of which are respectively matched with the mounting holes.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military off-road vehicl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t install the pedal arm of the device such as tarpaulin and camouflage net in the cab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vehicle width. It achieves the pedal operation such as convenient disassembly, convenient putting camouflage net and protective clothing when parking. The metho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liable technic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式扶手
本技术属于军用越野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式扶手。
技术介绍
军用汽车是指军用车辆中的运输汽车,用来运送前方物资和人员。一些军用越野车在行驶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有时需要在车上放置篷布、伪装网等工作用的相关器材。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军用越野车由于受到车宽限制,无法在驾驶室上设置放置篷布、伪装网等装置的蹬车扶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可拆式扶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军用越野车由于受到车宽限制,无法在驾驶室上设置放置篷布、伪装网等装置的蹬车扶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方便拆卸,能够在驾驶室侧壁上设置上车扶手,方便停车时放伪装网、防护罩衣等蹬车操作,且方法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式扶手,所述扶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圆管,所述圆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圆管内开设有中空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圆管上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圆管上的第二位置处;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固定连接;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握持部的第二部分焊接,且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垂直,其中,所述固定部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优选的,所述中空孔与所述圆管具有同一中心轴线。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圆管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中空孔相贯通。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圆管的一端部,且沿所述圆管的轴向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一重合部分,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通过所述重合部分相贯通。优选的,所述圆管具有一预设厚度,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均等于预设厚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径向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凹槽径向方向的中心线相垂直。优选的,所述扶手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中空孔相配合。优选的,所述扶手还包括:两个所述连接件为螺母。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式扶手,通过在底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将两个连接件分别与安装孔相配合,使得扶手可以固定在车上,进一步的在底座上焊接有一圆管,且圆管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中空孔,同时圆管上还加工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扶手结构由固定部和握持部焊接构成,使得扶手结构的固定部可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移动,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即可固定,使用时通过扶手结构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即可用作蹬车扶手进行蹬车操作放置伪装网、防护罩衣等,在需要行车时将扶手结构沿着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反方向退出,即可将扶手结构拆卸下来,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军用越野车由于受到车宽限制,无法在驾驶室上设置放置篷布、伪装网等装置的蹬车扶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方便拆卸,能够在驾驶室侧壁上设置上车扶手,方便停车时放伪装网、防护罩衣等蹬车操作,且方法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的技术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拆式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种可拆式扶手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的可拆式扶手的圆管与底座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3的主视图;图6为图3的俯视图;图7为图1中的可拆式扶手的连接件与扶手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图7的主视图;图9为图7的侧视图;图10为图7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安装孔,2-圆管,21-中空孔,22-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31-握持部,32-固定部,4-连接件,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可拆式扶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军用越野车由于受到车宽限制,无法在驾驶室上设置放置篷布、伪装网等装置的蹬车扶手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所述扶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圆管,所述圆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圆管内开设有中空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圆管上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圆管上的第二位置处;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固定连接;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握持部的第二部分焊接,且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垂直,其中,所述固定部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达到了可方便拆卸,能够在驾驶室侧壁上设置上车扶手,方便停车时放伪装网、防护罩衣等蹬车操作,且方法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的技术效果。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式扶手,请参考图1,所述扶手包括:底座1,圆管2,扶手结构,两个连接件4,具体如下: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11。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的为所述扶手的承载结构,所述底座1的形状为一长方体结构,因此,所述底座1可采用安装板结构,进而在所述底座1的两端部处各加工一个安装孔11,通过两个所述安装孔11与所述两个连接件4配合,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车的侧壁上。圆管2,所述圆管2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且,所述圆管2内开设有中空孔21、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23,其中,所述第一凹槽22设置在所述圆管2上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凹槽23设置在所述圆管2上的第二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孔21与所述圆管2具有同一中心轴线。具体而言,如图2、3所示,所述圆管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再具体来讲,所述圆管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个安装孔之间,因此,所述圆管2的长度小于所述底座1的长度,且所述圆管2与所述底座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圆管2为一中空圆柱体结构,故,所述圆管2上具有与所述圆管2同心设置的中空孔21,进一步的通过在所述圆管2上开设凹槽,可将所述圆管2与扶手结构配合固定。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握持部31、固定部32;所述握持部31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32与所述握持部31的第二部分焊接,且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垂直,所述固定部可在所述第一凹槽22和所述第二凹槽23内移动。具体而言,所述扶手结构即为所述扶手的可快速拆卸部分,其中,所述握持部31为在操作中使用者可以用手握持的部分,且所述握持部31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焊接形成一“L”形结构,也就是说,所述握持部31的第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式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圆管,所述圆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圆管内开设有中空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圆管上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圆管上的第二位置处;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固定连接;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握持部的第二部分焊接,且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垂直,其中,所述固定部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式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圆管,所述圆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圆管内开设有中空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圆管上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圆管上的第二位置处;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固定连接;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握持部的第二部分焊接,且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垂直,其中,所述固定部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孔与所述圆管具有同一中心轴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圆管的侧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伟宋永杰韩俊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