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及“之”字型土方开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738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土方运输的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及“之”字型土方开挖方法,通过履带式走行装置可以跟据现场要求调整皮带传输机在深基坑土方开挖的位置,同时底盘上设置有液压缸升降装置,可以调整皮带传输机倾斜角度和皮带的搭接,料斗内设置有破碎装置用于破碎大块泥土及缓冲渣土均匀落到传输带,直接传送到渣土运输车。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创造性的对条形基坑土方开挖设备及开挖方法进行革新,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A Movable Belt Conveyor and \Zhi\ Earthwork Excav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earthwork transporta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ore specifically, it relates to a movable belt conveyor and a \zhi\ type earthwork excavation method. The location of the belt conveyor in earthwork excava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ite requirements by a caterpillar walking device. At the same time, a hydraulic cylinder lif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chassis to adjust the inclination of the belt conveyor. The inclined angle and the overlap of the belt are connected, and the hopper is equipped with a crushing device for crushing large pieces of soil and buffering dregs evenly falling into the conveyor belt, which is directly transmitted to the dregs conveyor. The invention not only has simple structu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but also innovates the earthwork excavation equipment and excavation method of strip foundation pit creatively, greatly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及“之”字型土方开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及“之”字型土方开挖方法。
技术介绍
土方开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过程中的最为重要的工序,尤其是深基坑土方开挖,是确保工期进度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一步。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建筑施工越来越多的向地下拓展,如何做到深基坑开挖安全与效率的统筹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与此同时,随着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台阶接力开挖、马道开挖,因支撑架设不及时,大面积土方裸露,已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电动抓斗垂直出土,存在效率较低,钢支撑间距小、干扰施工等问题。时至今日深基坑土方开挖没有专用设备,基坑开挖成为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最大的因素,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法与配套的专业的深基坑土方开挖设备亟待更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支撑架设不及时和出土效率低、环保等难题,利用皮带传输机的传输倾角大、传输效率高、与运输机械配合紧密等特点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及“之”字型土方开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包括皮带传输机、两个履带式走行装置、料斗和三角形支架,所述皮带传输机包括传送带桁架、托辊支架、驱动装置、传送带、刮板和滚筒,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由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轮、履带、张紧装置、机架和液压驱动装置等组成,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上的履带底盘设置有液压油泵,且液压油泵上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与三角形支架固定,所述皮带传输机与履带式走行装置通过三角形支架连接,所述料斗固定安装在皮带传输机所处台阶纵坡坡底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上部。进一步地,所述托辊支架通过紧固件将支座两端固定在传送带桁架上,支撑传送带。进一步地,所述滚筒通过轴承连接于传送带桁架内侧两端头位置,外侧有驱动装置与滚筒轴承固定,传送带紧套于滚筒上且闭合,通过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带动传送。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为槽形界面的皮带输送带,能够提高其输送能力。进一步地,所述刮板固定在传送带桁架滚筒所在位置,清理黏在传送带上的土方。进一步地,所述料斗内部安装有破碎装置,由液压马达驱动,用于破碎大块泥土及缓冲渣土均匀落到传输带上。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支架通过销轴连接在传送带桁架外侧,位于台阶纵坡坡底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与三角形支架采用销轴连接,位于坡顶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与三角形支架采用万向轴连接,销轴孔上下方向采用腰型孔,因地面不平,两台履带车支撑会产生扭转憋劲,皮带机与桁架的连接处需要采用销轴连接,万向轴使其在空间内可以更灵活变换角度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履带底盘与液压油泵之间通过回转支承连接,回转支承完全固定连接在履带底盘,内圈与液压油泵轴承连接,相对于外圈可旋转,通过液压泵的伸缩来调整皮带传输机的角度,便于传输机之间的搭接,回转支承使履带式走行装置可以绕中心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液压驱动装置为可正反向旋转的液压马达,可根据要求前进或后退。进一步地,所述每段皮带传输机上的两个履带式走行装置驱动装置需安装同步锁,在调整好位置后锁定。一种“之”字型土方开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开挖连续墙内土方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底标高,进行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施工;S2.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端头土方至第一道钢支撑下50cm,形成第一级台阶,开挖时纵坡坡度不大于45°,并将坡顶、坡底整平,顶部施做车道;S3.顺坡度方向将第一段皮带传输机安置在第一级台阶上,将前端履带底盘放在坡顶平台上、后端履带底盘放在坡底平台上,摆放位置为宽度方向的四分之一处;完成后放置料斗,用挖掘机上料,开始土方开挖,皮带传输机前端渣土车直接接料装车;S4.开挖时在皮带传输机另一侧基坑四分之一处掏槽开挖,并施做平台,开挖长度以6m为宜,待一侧开挖完成后,将皮带传输机移动至该处,开挖另一侧土体及预留反压土,依次开挖呈“之”字型前进;S5.当端头开挖完成后,施做端头井第二道混凝土支撑;S6.开挖长度20m左右且第二道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照S2施做第二层台阶,放置第二段皮带传输机,利用底盘上的连接系统,将两段皮带传输机搭接,起到连续出土的目的,开挖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架设钢支撑;S7.按照步骤S4、S5、S6开挖形成第三级台阶,安装第三段皮带传输机;S8.将三段皮带传输机视作一个整体,重复步骤S4,直至完成第一级皮带传输机到达基坑另一端头。S9.从下至上依次撤除皮带传输机,采用垂直开挖完成剩余土方开挖,完成出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皮带传输机的传输倾角大、传输效率高、与运输机械配合紧密等特点,对皮带传输机进行改造,安装履带式走行装置及顶升装置,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以及与此对应的“之”字型土方开挖方法解决了传统土方开挖中支撑架设不及时和出土效率低、钢支撑间距小、干扰施工等难题。本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创造性的对条形基坑土方开挖设备及开挖方法进行革新,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深基坑土方开挖中的结构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槽型带式输送机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履带式走行装置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之”字型土方开挖方法流程图。图中:1-皮带输送机,2-履带式走行装置,3-料斗,4-托辊支架,5-传送带,6-滚筒,7-三角型支架,8-销轴孔,9-液压缸,10-支座,11-回转支承,12-履带底盘,A-未开挖土体、B-混凝土支撑、C-钢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包括皮带传输机1、两个履带式走行装置2、料斗3和三角形支架7,所述皮带传输机1包括传送带桁架、托辊支架4、驱动装置、传送带5、刮板、滚筒6,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2由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轮、履带、张紧装置、机架、液压驱动装置等组成,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2上的履带底盘12设置有液压油泵,且液压油泵上固定有液压缸9,液压缸9与三角形支架7固定,液压缸9与液压油泵相互配合实现对皮带传输机1的调整,所述皮带传输机1与履带式走行装置2通过三角形支架7连接,所述料斗3固定在皮带传输机1所处台阶纵坡坡底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上部。进一步地,所述托辊支架4通过紧固件将支座10两端固定在传送带桁架上,支撑传送带5。进一步地,所述滚筒6通过轴承连接于传送带桁架内侧两端头位置,外侧有驱动装置与滚筒6轴承固定,传送带5紧套于滚筒6上且闭合,通过滚筒6与传送带5之间的摩擦带动传送。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5为槽形界面的皮带输送带,能够提高其输送能力。进一步地,所述刮板固定在传送带桁架滚筒6所在位置,清理黏在传送带5上的土方。进一步地,所述料斗3内部安装有破碎装置,由液压马达驱动,,用于破碎大块泥土及缓冲渣土均匀落到传送带5上。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支架7通过销轴连接在传送带桁架外侧,位于台阶纵坡坡底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与三角形支架7采用销轴连接,位于坡顶位置的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传输机(1)、两个履带式走行装置(2)、料斗(3)和三角形支架(7),所述皮带传输机(1)包括传送带桁架、托辊支架(4)、驱动装置、传送带(5)、刮板和滚筒(6),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2)由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轮、履带、张紧装置、机架和液压驱动装置等组成,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2)上的履带底盘(12)设置有液压油泵,且液压油泵上固定有液压缸(9),液压缸与三角形支架(7)固定,所述皮带传输机(1)与履带式走行装置(2)通过三角形支架(7)连接,所述料斗(3)固定在皮带传输机(1)所处台阶纵坡坡底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传输机(1)、两个履带式走行装置(2)、料斗(3)和三角形支架(7),所述皮带传输机(1)包括传送带桁架、托辊支架(4)、驱动装置、传送带(5)、刮板和滚筒(6),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2)由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轮、履带、张紧装置、机架和液压驱动装置等组成,所述履带式走行装置(2)上的履带底盘(12)设置有液压油泵,且液压油泵上固定有液压缸(9),液压缸与三角形支架(7)固定,所述皮带传输机(1)与履带式走行装置(2)通过三角形支架(7)连接,所述料斗(3)固定在皮带传输机(1)所处台阶纵坡坡底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6)通过轴承连接于传送带桁架内侧两端头位置,外侧有驱动装置与滚筒(6)轴承固定,传送带(5)紧套于滚筒(6)上且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为槽形界面的皮带输送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固定在传送带桁架滚筒(6)所在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内部安装有破碎装置,由液压马达驱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架(7)通过销轴连接在传送带桁架外侧,位于台阶纵坡坡底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与三角形支架(7)采用销轴连接,位于坡顶位置的传送带桁架与三角形支架(7)采用万向轴连接,销轴孔(8)上下方向采用腰型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皮带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底盘(12)与液压油泵之间通过回转支承(11)连接,回转支承(11)完全固定在履带底盘(12),内圈与液压油泵转动连接,相对于外圈可旋转。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王毅军廖文豪赵云强白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