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695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包括水平烟道、竖直下行烟道、冷凝塔、竖直上行烟道、再热装置和联通烟道;其中:所述水平烟道用于与烟气脱硫塔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塔的进口通过竖直下行烟道可与所述水平烟道连通,其出口通过所述竖直上行烟道可与所述再热装置连通;所述再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尾部烟道连通至所述烟囱;所述联通烟道与所述冷凝塔并联设置,且所述联通烟道可选择性导通。应用本方案,选择性的使用冷凝塔和热风喷口,在满足烟气消白的要求下,节约烟气处理系统的用水量及系统运行能耗。

A Flue Gas Spray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after Wet Desulfur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ue gas spray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after wet desulfurization, which comprises a horizontal flue, a vertical downward flue, a condensing tower, a vertical upward flue, a reheating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flue. The horizontal flue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outlet of 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inlet of the condensing tower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horizontal flue through a vertical downward flue, and the outlet of the condensing tower can pass through the horizontal flue. The vertical upward flue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reheating device; the outlet of the rehe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chimney through the tail flue; the connecting flue and the condensing tower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the connecting flue is sel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is scheme, condensation tower and hot air nozzle are selectively us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lue gas whitening and save water consump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大气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采用湿法脱硫烟气处理系统的燃煤机组、烧结机、焦化炉等来说,饱和湿烟气从烟囱直接排出后与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接触时,烟气将会被冷却,烟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出现过饱和而凝结,而凝结的水滴对光线产生折射、散射,烟气透光率下降,从而使烟羽呈现白色或者灰色,形成“白烟”。排放过程中所形成的“白烟”的会带来以下问题:(1)视觉污染:烟囱出口排出的“白烟”,往往导致人们认为是烟囱在排污;(2)水分流失:湿法脱硫由于其效率高,被燃煤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等广泛采用,但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中水蒸气的体积份额占12%~15%,烟气的直接排放导致大量水分流失;(3)酸性腐蚀:脱硫后烟道与烟囱存在酸性液滴凝结腐蚀问题;(4)污染问题:湿烟气温度低,抬升高度较小,造成地面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从烟囱排放出来的湿烟气所携带的以及后续凝结的一部分大液滴还会沉降在烟囱周边地面,形成“烟囱雨”现象。以上这些问题,特别是“白烟”的视觉污染问题,使得燃煤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等在经过超低排放改造之后的效果大打折扣。由于环境问题在公众中的敏感性,“白烟”现象的有效控制已经成为湿法脱硫设施运行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烟气排放的大气环境温度和湿度几乎是无法改变的,因此“白烟”治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烟气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烟气与环境空气相互混合过程中由于烟温降低,导致过饱和凝结而出现“白烟”现象。现有技术中,行业内提出了不同的烟气除白烟技术方案,然而受现有技术的自身系统缺陷,均无法有效适应气象的变化,无法有效的缓解或消除“白烟”现象。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有效缓解或消除“白烟”现象的基础上,能够适用于不同气象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的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该系统能够缓解或消除“白烟”现象。本技术提供的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包括水平烟道、竖直下行烟道、冷凝塔、竖直上行烟道、再热装置和联通烟道;其中:所述水平烟道用于与烟气脱硫塔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塔的进口通过竖直下行烟道可与所述水平烟道连通,其出口通过所述竖直上行烟道可与所述再热装置连通;所述再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尾部烟道连通至烟囱;所述联通烟道与所述冷凝塔并联设置,且所述联通烟道可选择性导通。优选地,所述联通烟道包括:水平联通烟道,两端分别可与所述水平烟道和所述再热装置的进口连通;截止装置,位于所述水平联通烟道的导通路径上,以选择性导通所述联通烟道。优选地,所述截止装置包括:进口挡板,与所述竖直下行烟道的进口位置处的烟道内壁铰接;出口挡板,与所述竖直上行烟道的出口位置处的烟道内壁铰接;且所述进口挡板和所述出口挡板均可在至少具有两个工作位置间切换,并配置为: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进口挡板和所述出口挡板,封堵所述水平联通烟道,所述联通烟道非导通;位于第二工作装置的所述进口挡板和所述出口挡板,分别封堵所述竖直下行烟道和所述竖直上行烟道,所述联通烟道导通。优选地,所述再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尾部烟道上的再热器或热风喷口。优选地,所述再热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游侧所述尾部烟道上的再热器;和设置在下游侧所述尾部烟道上的热风喷口。优选地,所述热风喷口设置为多个。优选地,所述再热器内布置有翅片管式加热器,并具有热水或热蒸气通流口。优选地,所述冷凝塔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池、填料层或托盘、温水喷淋层、冷水喷淋层和除雾器,以及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所述底池的第一温水排出口与所述温水喷淋层之间,以提供喷淋用循环温水。优选地,所述底池还具有第二温水排出口。优选地,所述湿法脱硫塔为氨法、镁法、双碱法或者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塔。针对现有技术中燃煤机组、烧结机、焦化炉等采用湿法脱硫烟气处理系统所存在的排放存在“白烟”,且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技术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该系统结合了烟气加热与烟气冷凝再热两种消白技术路线,通过增加可选择性导通的联通烟道,使得系统能够应用季节性环境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有效的缓解或消除“白烟”现象。基于季节适应性差,应用本方案可选择性地使用冷凝塔,可以根据季节以及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控制烟气是否进入冷凝塔,较好的降低烟气的阻力与控制系统的运行能耗,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确保在不同季节环境下均可有效缓解或消除“白烟”现象,同时,在满足烟气消白的要求下,节约系统的用水量及系统运行能耗。2、进一步降低烟气阻力及运行能耗。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位于再热器下游侧的热风喷口,同样可选择地启用。由此,可控制尾部烟道中的热风辅助是否投入使用,在适应不同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降低烟气阻力与控制系统能耗。3、具有较好的冷凝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其中冷凝塔内烟气入口上方布置的填料层或托盘起到均布流场和增大了烟气与冷却水的换热面积的作用;在填料层或托盘上方布置有多层喷淋管,其中,底层喷淋管喷入的是从塔池底部用循环泵抽上来的温水,中上层喷入的是经过外部冷源冷却的冷水,通过接触式换热,且利用增加循环水泵和温水喷淋层提高了烟气与冷却水的液气比,进一步强化了冷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的原理图;图3为实施例三所述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的原理图。图中:湿法脱硫塔1、除尘除雾装置2、水平烟道3、竖直下行烟道4、冷凝塔5、底池5-1、填料层或托板5-2、循环水泵5-3、温水喷淋层5-4、冷水喷淋层5-5、除雾器5-6、第一温水排出口5-7、第二温水排出口5-8、竖直上行烟道6、联通烟道7、进口挡板7-1、水平联通烟道7-2、出口挡板7-3、再热器8、尾部烟道9、热风喷口10、烟囱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中所示烟气湿法脱硫塔作为描述主体,详细说明本申请提出的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工作过程中,烟气进入湿法脱硫塔1与脱硫浆液发生反应,脱硫浆液吸收热烟气热量后,部分水分蒸发与烟气混合,烟气降温并进入到饱和状态成为饱和烟气,饱和烟气同时携带粉尘、反应产物、雾滴、水蒸气等进入脱硫塔上部,经除尘除雾装置2进一步除尘除雾后,以湿饱和或近湿饱和的状态流出脱硫塔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其冷凝塔5的进口通过竖直下行烟道4可与水平烟道3连通,经由烟气脱硫塔1流出的烟气经水平烟道3进入冷凝塔;冷凝塔5的出口通过竖直上行烟道6可与再热装置(8、10)连通。其中,联通烟道7可选择性地导通,并与冷凝塔5并联设置,连接脱硫塔1出口的水平烟道3与再热器8前的烟道,其完全开通将短路冷凝塔5。也就是说,该联通烟道7导通时,烟气直接经该联通烟道7进入再热装置进行加热,而联通烟道7非导通时,烟气经冷凝塔5冷凝后进入再热装置进行加热;再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尾部烟道9连通至烟囱11,将烟气排出。其中,联通烟道7包括水平联通烟道7-2,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烟道、竖直下行烟道、冷凝塔、竖直上行烟道、再热装置和联通烟道;其中:所述水平烟道用于与烟气脱硫塔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塔的进口通过竖直下行烟道可与所述水平烟道连通,其出口通过所述竖直上行烟道可与所述再热装置连通;所述再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尾部烟道连通至烟囱;所述联通烟道与所述冷凝塔并联设置,且所述联通烟道可选择性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烟道、竖直下行烟道、冷凝塔、竖直上行烟道、再热装置和联通烟道;其中:所述水平烟道用于与烟气脱硫塔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塔的进口通过竖直下行烟道可与所述水平烟道连通,其出口通过所述竖直上行烟道可与所述再热装置连通;所述再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尾部烟道连通至烟囱;所述联通烟道与所述冷凝塔并联设置,且所述联通烟道可选择性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烟道包括:水平联通烟道,两端分别可与所述水平烟道和所述再热装置的进口连通;截止装置,位于所述水平联通烟道的导通路径上,以选择性导通所述联通烟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法脱硫后烟气喷淋冷却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装置包括:进口挡板,与所述竖直下行烟道的进口位置处的烟道内壁铰接;出口挡板,与所述竖直上行烟道的出口位置处的烟道内壁铰接;且所述进口挡板和所述出口挡板均可在至少具有两个工作位置间切换,并配置为: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进口挡板和所述出口挡板,封堵所述水平联通烟道,所述联通烟道非导通;位于第二工作装置的所述进口挡板和所述出口挡板,分别封堵所述竖直下行烟道和所述竖直上行烟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如生王正阳陈晓雷谢庆亮罗昌河林玉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