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277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通过连杆机构原理,在动力源驱动下,使得按摩机芯搭载机构的形态可变,进而可用于搭载不同形式的按摩机芯,如肩部按摩,腿部按摩,手臂按摩。按摩力度具有缓冲效果,让按摩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采用推拉摆动与推拉折叠滑动的机构,实现按摩机芯搭载位置的上下前后变化,进而实现不同的按摩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并配合不同形式的按摩机芯,可实现按摩椅小型化,并且释放按摩机芯搭载空间,使机械设计更具有发挥空间,而且降低造价成本,提高利润。

A 3-D adjustable mounting mechanism of massage machine co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3-D adjustable massage machine core carrying mechanism, which can be used to carry different forms of massage machine core, such as shoulder massage, leg massage and arm massage, through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principle and driven by power source. Massage strength has a buffer effect, so that the massage effect is better.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push-pull swing and push-pull folding sliding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realizing the change of the mounting position of the massage machine core from top to bottom, thereby realizing different massage effe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together with different forms of massage machine core, can realize the miniaturization of massage chair, release the carrying space of the massage machine core, make the mechanical design more space, reduce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pro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按摩椅采用的是按摩椅搭载固定的按摩机芯,当需要提供更多样化的按摩效果时,只能通过增加按摩机芯的数量或位置等形式实现,进而造成按摩椅的按摩机芯搭载空间局促,整体体积大、重量大、造价昂贵。而且终究受限于搭载机构的局限性,导致按摩机芯的形态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形态可变、可用于搭载不同形式的按摩机芯的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包括基座、摆动导轨、折叠滑动组件,摆动导轨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基座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摆动,折叠滑动组件包括折叠部、滑动部,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摆动导轨上,滑动部的一端与折叠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折叠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控制折叠收缩与展开复位,带动滑动部在摆动导轨上往复滑动,按摩机芯搭载于滑动部上。作为优选,折叠部包括转动支架、联动件,转动支架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与联动件转动连接,联动件与滑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第二驱动机构为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通过伸缩驱动机构对转动支架的推拉,实现折叠部的展开复位与折叠收缩。作为优选,转动支架的一端与摆动导轨转动连接,摆动导轨设置有安装座,第二驱动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内。作为优选,摆动导轨在折叠部折叠收缩时,转动支架转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转动支架相对,当第二驱动机构收缩带动转动支架转动至与限位块顶抵时,折叠部停止折叠收缩。作为优选,联动件上设置座垫。作为优选,摆动导轨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延伸轨道,延伸轨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动部沿滑槽进行滑动。作为优选,滑槽的长度小于滑动部的滑动行程,当折叠部复位展开过程中,滑动部沿滑槽滑动至滑槽的端部后,与滑槽顶抵,并继续滑动,将延伸轨道沿凹槽顶出。作为优选,第一驱动机构为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摆动导轨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摆动导轨上设置有“凵”型框,“凵”型框的两臂与摆动导轨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转动连接于“凵”型框的中间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通过连杆机构原理,在动力源驱动下,使得按摩机芯搭载机构的形态可变,进而可用于搭载不同形式的按摩机芯,如肩部按摩,腿部按摩,手臂按摩。按摩力度具有缓冲效果,让按摩效果更佳。本技术同时采用推拉摆动与推拉折叠滑动的机构,实现按摩机芯搭载位置的上下前后变化,进而实现不同的按摩效果。本技术的实施,并配合不同形式的按摩机芯,可实现按摩椅小型化,并且释放按摩机芯搭载空间,使机械设计更具有发挥空间,而且降低造价成本,提高利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处于折叠收缩到位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的背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处于复位展开到位状态);图4是按摩机芯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折叠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摆动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是基座,20是摆动导轨,21是凹槽,22是延伸轨道,23是滑槽,24是安装座,25是限位块,26是“凵”型框,27是第一驱动机构,30是折叠滑动组件,31是滑动部,311是定位杆,32是折叠部,321是转动支架,322是联动件,33是第二驱动机构,40是按摩机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形式固定,限制产品发展等不足,提供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通过可变的形态,进而改变按摩机芯的搭载位置,使得不同形式的按摩机芯的实现成为可能,不仅提升按摩效果,而且更易于实现设计。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包括基座10、摆动导轨20、折叠滑动组件30,按摩机芯40搭载于折叠滑动组件30上。摆动导轨20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基座10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7控制摆动;折叠滑动组件30包括折叠部32、滑动部31,如图4所示,按摩机芯40搭载于滑动部31上,滑动部31滑动连接于摆动导轨20上,滑动部31的一端与折叠部32的一端转动连接,折叠部32通过第二驱动机构33控制折叠收缩与展开复位,带动滑动部31在摆动导轨20上往复滑动。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摆动导轨20的摆动角度,即倾斜度,以及滑动部31在摆动导轨20上的位置,进而实现在立体空间上实现按摩机芯40的3D调节。本技术的折叠部32采用曲柄滑动机构的原理,如图5所示,折叠部32包括转动支架321、联动件322,转动支架321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与联动件322转动连接,联动件322与滑动部31的一端转动连接。工作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33驱动转动支架321的转动,带动联动件322摆动,进而带动滑动部31在摆动导轨20上进行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33为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与转动支架321转动连接,通过伸缩驱动机构对转动支架321的推拉,实现折叠部32的展开复位与折叠收缩。由于第二驱动机构33的两端均采用转动连接,一端固定,一端活动,则当采用伸缩驱动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33的推杆收缩时,拉动转动支架321,转动支架321朝向第二驱动机构33转动,转动支架321与第二驱动机构33之间的距离变小,而且转动支架321与第二驱动机构33的连接位置发生侧向偏移,带动整个第二驱动机构33转动。当第二驱动机构33的推杆伸出时,过程相反,转动支架321与第二驱动机构33均复位,进行反向转动。为了便于实现,并且更好地结合滑动部31的滑动与摆动导轨20的摆动,本实施例中,将折叠滑动组件30与摆动导轨20设置为一体,即转动支架321的一端与摆动导轨20转动连接,摆动导轨20设置有安装座24,第二驱动机构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24内。则无论摆动导轨20如何运动,折叠滑动组件30相对于摆动导轨20均无位置变化,进而无须考虑由于摆动导轨20的运动而造成对折叠滑动组件30的设置位置的限制。为了防止折叠部32进行折叠收缩时运动过量,超过设定的运动行程,摆动导轨20在折叠部32折叠收缩时,转动支架321转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与转动支架321相对,当第二驱动机构33收缩带动转动支架321转动至与限位块25顶抵时,折叠部32停止折叠收缩。则本实施例中,以限位块25限定的位置至折叠部32完成展开伸直,限定了滑动部31的滑动行程。滑动部31沿摆动导轨20限制的方向进行滑动,为了实现小型化,并且尽可能得到较长的滑动行程,本技术采用两段式行程。如图6所示,摆动导轨20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设置有延伸轨道22,延伸轨道22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3,滑动部31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定位杆311,定位杆311穿设在滑槽23内,滑动部31沿滑槽23进行滑动。凹槽21除了向延伸轨道22提供容纳空间,同时也对延伸轨道22起到防止晃动的作用,延伸轨道22在凹槽21的限位作用下,即使延伸轨道22滑动伸出凹槽21后,也可保持较稳定的安装状态。在两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摆动导轨、折叠滑动组件,摆动导轨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基座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摆动,折叠滑动组件包括折叠部、滑动部,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摆动导轨上,滑动部的一端与折叠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折叠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控制折叠收缩与展开复位,带动滑动部在摆动导轨上往复滑动,按摩机芯搭载于滑动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摆动导轨、折叠滑动组件,摆动导轨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基座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摆动,折叠滑动组件包括折叠部、滑动部,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摆动导轨上,滑动部的一端与折叠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折叠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控制折叠收缩与展开复位,带动滑动部在摆动导轨上往复滑动,按摩机芯搭载于滑动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折叠部包括转动支架、联动件,转动支架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与联动件转动连接,联动件与滑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为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通过伸缩驱动机构对转动支架的推拉,实现折叠部的展开复位与折叠收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支架的一端与摆动导轨转动连接,摆动导轨设置有安装座,第二驱动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调节的按摩机芯搭载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寒张光樟冯时严金森
申请(专利权)人: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