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15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包括底板、方形筒体、方形活塞、方形活塞杆、预紧块、盖板、连接螺钉、跟随螺钉、紧定螺钉、短复合管材、第一长复合管材和第二长复合管材。复合管材减震器通过底板上的安装孔安装到基座上,通过方形活塞杆与设备相连接,复合管材减震器的工作腔内预先有序安放有长短复合管材,复合管材减震器工作时,通过方形柱塞上下运动挤压上下工作腔内的复合管材,并使复合管材之间产生挤压和相对的摩擦运动,吸收和消耗设备的振动能量,起到有效的减震作用。由于复合管材外表面为聚氨酯材料,相互挤压时,能够有效降低管材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噪音;同时,复合管材外表面的聚氨酯材料增加了管材相互挤压时的形变,充分提高了减震效果。

A Composite Tube Shock Absorb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site pipe shock absorber,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square cylinder, a square piston, a square piston rod, a pre-tightening block, a cover plate, a connecting screw, a following screw, a tightening screw, a short composite pipe, a first long composite pipe and a second long composite pipe. Composite pipe shock absorber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through the mounting hole on the bottom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equipment through the square piston rod, and the working chamber of the composite pipe shock absorber is pre-orderly placed with long and short composite pipes. When the composite pipe shock absorber works, the composite pipe in the upper and lower working chambers is extruded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he square plunger up and down, and the extrusion and relative friction between the composite pipes are produced. Motion, absorp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quipment vibration energy,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shock absorption. Because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pipe is polyurethane material, the noise caused by friction between the pipes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when extruding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polyurethane material on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pipe increase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pipes when extruding each other, which fully improves the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涉及到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属于振动及电气与机电

技术介绍
电机、柴油机、汽轮机、风机等装备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振动,并把振动传递给安装基础,同时影响到设备的工作性能,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加设橡胶垫或者使用液压阻尼器、粘滞阻尼器进行减震,对于液压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来说,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工作,而橡胶垫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方形筒体、方形活塞、方形活塞杆、预紧块、盖板、连接螺钉、跟随螺钉、紧定螺钉、短复合管材、第一长复合管材以及第二长复合管材;所述方形筒体的上部边缘加设有筒体法兰;所述方形筒体的下端和底板焊接成一体;所述方形活塞和方形活塞杆可靠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筒体内腔的下部,形成若干层第一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的长度小于方形筒体内腔的前后尺寸;所述方形活塞连同方形活塞杆一起插入安装到方形筒体的内腔,方形活塞的下端面抵紧第一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方形活塞的下端面和方形筒体的内腔之间形成工作腔A,第一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工作腔A内,方形活塞的外壁和方形筒体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方形活塞和方形活塞杆相对于方形筒体能够实现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活塞杆的左右两侧,下部抵紧方形活塞的上表面,形成若干层第二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的长度小于方形筒体内腔的前后尺寸;所述短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活塞杆的前后两侧,下部抵紧方形活塞的上表面,形成若干层短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所述短复合管材的长度小于方形活塞杆前后面与方形筒体内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内部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外表面有复合成型聚氨酯层,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短复合管材与第一长复合管材结构相同;所述预紧块套装在方形活塞杆上,下端面抵紧方形活塞上方第二长复合管材和短复合管材的堆积体,下部外侧与和方形筒体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预紧块内侧和方形活塞杆的外壁形成滑动配合,预紧块在方形筒体内能够实现上下移动,预紧块的下端面和方形筒体的内腔之间形成工作腔B,第二长复合管材和短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工作腔B内;所述盖板通过连接螺钉与方形筒体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预紧块通过外部装备和工装实现向下预紧;所述盖板内的跟随螺钉向下转到直至底面抵紧预紧块,通过所述紧定螺钉锁紧跟随螺钉;所述复合管材减震器通过底板安装到基座上,通过方形活塞杆与相关装备进行连接。上述短复合管材、第一长复合管材、第二长复合管材的直径和壁厚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进行调整。上述短复合管材、第一长复合管材、第二长复合管材表面为橡胶层或者尼龙层。本专利技术包括底板、方形筒体、方形活塞、方形活塞杆、预紧块、盖板、连接螺钉、跟随螺钉、紧定螺钉、短复合管材、第一长复合管材以及第二长复合管材;复合管材减震器通过底板上的安装孔安装到基座上,通过方形活塞杆与设备相连接,复合管材减震器的工作腔内预先有序安放有长短复合管材,复合管材减震器工作时,通过方形柱塞上下运动挤压上下工作腔内的复合管材,并使复合管材之间产生挤压和相对的摩擦运动,吸收和消耗设备的振动能量,起到有效的减震作用。由于复合管材外表面为聚氨酯材料,相互挤压时,能够有效降低管材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噪音;同时,复合管材外表面的聚氨酯材料增加了管材相互挤压时的形变,充分提高了减震效果。复合管材减震器,不需要进行日常维护,降低了减震器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也可推广应用于桥梁和建筑的抗震减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长复合管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包括:底板1、方形筒体2、方形活塞3、方形活塞杆4、预紧块5、盖板6、连接螺钉7、跟随螺钉8、紧定螺钉9、短复合管材10、第一长复合管材11以及第二长复合管材12;所述方形筒体2的上部边缘加设有筒体法兰2-1;所述方形筒体2的下端和底板1焊接成一体;所述方形活塞3和方形活塞杆4可靠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11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筒体2内腔的下部,形成若干层第一长复合管材11的堆积体;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11的长度小于方形筒体2内腔的前后尺寸;所述方形活塞3连同方形活塞杆4一起插入安装到方形筒体2的内腔,方形活塞3的下端面抵紧第一长复合管材11的堆积体,方形活塞3的下端面和方形筒体2的内腔之间形成工作腔A,第一长复合管材11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工作腔A内,方形活塞3的外壁和方形筒体2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方形活塞3和方形活塞杆4相对于方形筒体2能够实现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12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活塞杆4的左右两侧,下部抵紧方形活塞3的上表面,形成若干层第二长复合管材12的堆积体;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12的长度小于方形筒体2内腔的前后尺寸;所述短复合管材10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活塞杆4的前后两侧,下部抵紧方形活塞3的上表面,形成若干层短复合管材10的堆积体;所述短复合管材10的长度小于方形活塞杆4前后面与方形筒体2内腔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11内部为钢管11-1,所述钢管11-1的外表面有复合成型聚氨酯层11-2,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12、短复合管材10与第一长复合管材11结构相同;所述预紧块5套装在方形活塞杆4上,下端面抵紧方形活塞3上方第二长复合管材12和短复合管材10的堆积体,下部外侧与和方形筒体2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预紧块5内侧和方形活塞杆4的外壁形成滑动配合,预紧块5在方形筒体2内能够实现上下移动,预紧块5的下端面和方形筒体2的内腔之间形成工作腔B,第二长复合管材12和短复合管材10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工作腔B内;所述盖板6通过连接螺钉7与方形筒体2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预紧块5通过外部装备和工装实现向下预紧;所述盖板6内的跟随螺钉8向下转到直至底面抵紧预紧块5,通过所述紧定螺钉9锁紧跟随螺钉8;所述复合管材减震器通过底板1安装到基座上,通过方形活塞杆4与相关装备进行连接。完成预紧块5的预紧后,撤除相关外部装备和工装。上述短复合管材10、第一长复合管材11、第二长复合管材12的直径和壁厚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进行调整。上述短复合管材10、第一长复合管材11、第二长复合管材12表面为橡胶层或者尼龙层。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方形筒体、方形活塞、方形活塞杆、预紧块、盖板、连接螺钉、跟随螺钉、紧定螺钉、短复合管材、第一长复合管材以及第二长复合管材;所述方形筒体的上部边缘加设有筒体法兰;所述方形筒体的下端和底板焊接成一体;所述方形活塞和方形活塞杆可靠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筒体内腔的下部,形成若干层第一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的长度小于方形筒体内腔的前后尺寸;所述方形活塞连同方形活塞杆一起插入安装到方形筒体的内腔,方形活塞的下端面抵紧第一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方形活塞的下端面和方形筒体的内腔之间形成工作腔A,第一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工作腔A内,方形活塞的外壁和方形筒体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方形活塞和方形活塞杆相对于方形筒体能够实现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活塞杆的左右两侧,下部抵紧方形活塞的上表面,形成若干层第二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的长度小于方形筒体内腔的前后尺寸;所述短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活塞杆的前后两侧,下部抵紧方形活塞的上表面,形成若干层短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所述短复合管材的长度小于方形活塞杆前后面与方形筒体内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内部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外表面有复合成型聚氨酯层,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短复合管材与第一长复合管材结构相同;所述预紧块套装在方形活塞杆上,下端面抵紧方形活塞上方第二长复合管材和短复合管材的堆积体,下部外侧与和方形筒体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预紧块内侧和方形活塞杆的外壁形成滑动配合,预紧块在方形筒体内能够实现上下移动,预紧块的下端面和方形筒体的内腔之间形成工作腔B,第二长复合管材和短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工作腔B内;所述盖板通过连接螺钉与方形筒体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预紧块通过外部装备和工装实现向下预紧;所述盖板内的跟随螺钉向下转到直至底面抵紧预紧块,通过所述紧定螺钉锁紧跟随螺钉;所述复合管材减震器通过底板安装到基座上,通过方形活塞杆与相关装备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管材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方形筒体、方形活塞、方形活塞杆、预紧块、盖板、连接螺钉、跟随螺钉、紧定螺钉、短复合管材、第一长复合管材以及第二长复合管材;所述方形筒体的上部边缘加设有筒体法兰;所述方形筒体的下端和底板焊接成一体;所述方形活塞和方形活塞杆可靠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筒体内腔的下部,形成若干层第一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所述第一长复合管材的长度小于方形筒体内腔的前后尺寸;所述方形活塞连同方形活塞杆一起插入安装到方形筒体的内腔,方形活塞的下端面抵紧第一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方形活塞的下端面和方形筒体的内腔之间形成工作腔A,第一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工作腔A内,方形活塞的外壁和方形筒体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方形活塞和方形活塞杆相对于方形筒体能够实现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活塞杆的左右两侧,下部抵紧方形活塞的上表面,形成若干层第二长复合管材的堆积体;所述第二长复合管材的长度小于方形筒体内腔的前后尺寸;所述短复合管材前后向有序排列安放在方形活塞杆的前后两侧,下部抵紧方形活塞的上表面,形成若干层短复合管材的堆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