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20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包括机械轴主体,机械轴主体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一端设有输出轴,伺服电机通过输出轴与机械轴主体传动连接,输出轴上设有机械编码器,伺服电机的内部设有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一侧设有编码器,编码器与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机械编码器与电机驱动器信号连接,伺服电机的底部设有减震板,减震板的底部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底部设有底板,电机驱动器的内部设有传感器,机械编码器为旋转编码器,伺服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若干减震弹簧均匀分布在底板上,可以实现整体闭环控制来实现高精度控制,确认之间误差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实现产品的传动精度的精确控制。

A Control Device Based on Mechanical Shaft Enco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rol device based on a mechanical shaft encoder, which comprises a mechanical shaft main body, a servo motor at one end of the mechanical shaft main body, an output shaft at one end of the servo motor, a mechanical encoder at the output shaft, a motor driver at the inside of the servo motor and a knitting at one side of the motor driver. Coder, encoder and motor driver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echanical encoder and motor driver signal are connected, the bottom of servo motor is equipped with shock absorber plate, the bottom of shock absorber plate is equipped with shock absorber spring, the bottom of shock absorber spring is equipped with bottom plate, the inside of motor driver is equipped with sensor, mechanical encoder is rotary encoder, servo motor is AC servo motor, and several shock absorber springs are all equipped. Distributing evenly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whole closed-loop control can be realized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control, and the errors between confirmations can be kept in a certain balance relationship to achieve accurate control of product transmission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属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制造升级,设备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提高设备精度方法有提高控制器的信号控制,电机使用带编码器的伺服产品。或增加机械编码器信号反馈到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现有技术中的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虽然能提高产品的精度,但不能解决机械传动中通过转换后的机械误差精度。例如提高控制信号,但却不知道设备实际误差精度。通过使用伺服产品,但无法消除机械误差。使用机械编码器反馈到控制信号,但无法消除电机控制带来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虽然能提高产品的精度,但不能解决机械传动中通过转换后的机械误差精度。例如提高控制信号,但却不知道设备实际误差精度。通过使用伺服产品,但无法消除机械误差。使用机械编码器反馈到控制信号,但无法消除电机控制带来的误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包括机械轴主体,所述机械轴主体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设有输出轴,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输出轴与机械轴主体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机械编码器,所述伺服电机的内部设有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一侧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机械编码器与电机驱动器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设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设有底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驱动器的内部设有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械编码器为旋转编码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减震弹簧均匀分布在底板上。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可以实现整体闭环控制来实现高精度控制,确认之间误差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实现产品的传动精度的精确控制。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械轴主体;2、机械编码器;3、伺服电机;4、编码器;5、电机驱动器;6、输出轴;7、减震板;8、减震弹簧;9、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包括机械轴主体1,所述机械轴主体1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一端设有输出轴6,所述伺服电机3通过输出轴6与机械轴主体1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6上设有机械编码器2,所述伺服电机3的内部设有电机驱动器5,所述电机驱动器5一侧设有编码器4,所述编码器4与电机驱动器5电性连接,所述机械编码器2与电机驱动器5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的底部设有减震板7,所述减震板7的底部设有减震弹簧8,所述减震弹簧8的底部设有底板9。所述电机驱动器5的内部设有传感器。所述机械编码器2为旋转编码器。所述伺服电机3为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正弦波控制,转矩脉动小。若干所述减震弹簧8均匀分布在底板9上,提高稳定性。具体的,使用时,使用伺服电机3的同时,增加机械编码器2信号反馈到电机驱动器实5现整体闭环控制来实现高精度控制,电机驱动器5除了电机本身的编码器4反馈确定位置,还能检测机械编码器2,确认之间误差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实现产品的传动精度的精确控制。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可以实现整体闭环控制来实现高精度控制,确认之间误差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实现产品的传动精度的精确控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包括机械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轴主体(1)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一端设有输出轴(6),所述伺服电机(3)通过输出轴(6)与机械轴主体(1)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6)上设有机械编码器(2),所述伺服电机(3)的内部设有电机驱动器(5),所述电机驱动器(5)一侧设有编码器(4),所述编码器(4)与电机驱动器(5)电性连接,所述机械编码器(2)与电机驱动器(5)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的底部设有减震板(7),所述减震板(7)的底部设有减震弹簧(8),所述减震弹簧(8)的底部设有底板(9)。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4 CN 20182086552171.一种基于机械轴编码器控制装置,包括机械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轴主体(1)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一端设有输出轴(6),所述伺服电机(3)通过输出轴(6)与机械轴主体(1)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6)上设有机械编码器(2),所述伺服电机(3)的内部设有电机驱动器(5),所述电机驱动器(5)一侧设有编码器(4),所述编码器(4)与电机驱动器(5)电性连接,所述机械编码器(2)与电机驱动器(5)信号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辉郑照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美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