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苯并噻唑基)-4(1H)喹啉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9297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类3‑(2‑苯并噻唑基)‑4(1H)喹啉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具有3‑(2‑苯并噻唑基)‑4(1H)喹啉酮结构,通式为

3-(2-benzothiazolyl)-4(1H) quinolino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lass of 3 (2 benzothiazolyl)4 (1H) quinolo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e compounds have a structure of 3 (2 benzothiazolyl)4 (1H) quinolone and the general formula is as fo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2-苯并噻唑基)-4(1H)喹啉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
,具体涉及3-(2-苯并噻唑基)-4(1H)喹啉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Caspase依赖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通常也称细胞凋亡,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深入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而细胞发泡性死亡,通常被称为旁凋亡,是有别凋亡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也是一种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发泡性死亡的化合物,在应对肿瘤耐药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Nat.CellBiol.2017,19,1014-1015.)。近几年来,许多抗肿瘤天然产物(Pharmacol.Ther.2016,162,120-133.),包括紫杉醇(Paclitaxel)、姜黄素(Curcumin)、蛇孢菌素A(ophiobolinA)、雷公藤红素(Celastrol)等陆续被发现可诱导癌细胞发生发泡性死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可诱导细胞旁凋亡合成有机小分子(J.Med.Chem.2016,59,5063-5076;PLoSOne2015,10,e0120709/1-e012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通式(Ⅰ)的3‑(2‑苯并噻唑基)‑4(1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通式(Ⅰ)的3-(2-苯并噻唑基)-4(1H)喹啉酮衍生物:(Ⅰ)其中:R1表示F原子、Cl原子、Br原子、I原子、烷基、烷氧基、硝基或羟基;R2是烷基、羟烷基、芳基、取代芳基、2-(N,N-二甲基)乙基、3-(N,N-二甲基)丙基、4-(N,N-二甲基)丁基、2-(N,N-二乙基)乙基、3-(N,N-二乙基)丙基、2-(N,N-二异丙基)乙基、3-(N,N-二异丙基)丙基、2-(1-四氢吡咯基)乙基、3-(1-四氢吡咯基)丙基、2-(1-哌啶基)乙基、3-(1-哌啶基)丙基、2-(4-吗啉基)乙基、3-(4-吗啉基)丙基、2-(1-咪唑基)乙基、3-(1-咪唑基)丙基、2-(4-甲基哌嗪基)乙基、3-(4-甲基哌嗪基)丙基、2-(4-哌嗪基)乙基或3-(4-哌嗪基)丙基。2.具有通式(Ⅰ)的3-(2-苯并噻唑基)-4(1H)喹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容器中加入化合物2、三乙胺、乙腈和2,4-二氟苯甲酰氯,在N2/惰性气体保护和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水,抽滤,洗涤,烘干,得到粗产物1;向容器中加入所述粗产物1、吗啉和甲醇,在N2/惰性气体保护和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水,析出固体;抽滤,洗涤,烘干,得到化合物3;S2.向容器中加入化合物3和DMFDMA,在N2/惰性气体保护和搅拌下,加热反应,反应完成后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成学袁静梅苏桂发陈南英李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