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前墙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62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前墙总成,包括均由铝合金制成的墙板、上横梁、下横梁及两根结构相同的包角立柱;所述墙板包括顶板和多个拼装板;所述顶板通过其底面的通槽与所述拼装板顶面的凸缘进行卡接,相邻的拼装板通过凸缘与通槽进行卡接;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分别固设于墙板的上端和下端,两根包角立柱分别固设于墙板的两侧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全部构件均由铝合金制成,利用凸缘和通槽结构将多个拼装板和顶板卡接组合成墙体,不仅结构简单,与传统的钢结构一体成型的前墙相比,具有强度、刚度大和自重轻的特点,可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且制造工期短,方便量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前墙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车厢前墙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的宣传及推行,铝型材在工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现在推出了全铝车身的大中巴士。不管是全承载还是半承载底盘的传统大中巴士一般都采用钢车身结构,整备重量非常重。车身的自重大约会消耗70%的能源。研究数据表明,汽车自重每降低10%的重量,燃油效率就可提高7%~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每一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所以,降低汽车能耗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使汽车轻量化,而且汽车轻量化后,其加速性能、刹车距离等操纵性能也会得到较大提高。这意味着,单单通过汽车的轻量化就不仅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汽车的综合性能。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和国家汽车一百公里能耗及尾气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今天,如何使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之一。特别是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若车身材料和结构什么都不改变的话,安装上动力电池和其他的储能设备之后,重量就会增加20%~40%,自身的整备质量已经严重影响了其载质量和续航里程。因此,电池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更迫切需要车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前墙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均由铝合金制成的墙板、上横梁、下横梁及两根结构相同的包角立柱;所述墙板包括顶板和多个拼装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和拼装板的底面设有通槽,所述拼装板的顶面设有与通槽相适配的凸缘;所述顶板通过其底面的通槽与所述拼装板顶面的凸缘进行卡接,相邻的拼装板通过凸缘与通槽进行卡接;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分别固设于墙板的上端和下端,两根包角立柱分别固设于墙板的两侧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前墙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均由铝合金制成的墙板、上横梁、下横梁及两根结构相同的包角立柱;所述墙板包括顶板和多个拼装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和拼装板的底面设有通槽,所述拼装板的顶面设有与通槽相适配的凸缘;所述顶板通过其底面的通槽与所述拼装板顶面的凸缘进行卡接,相邻的拼装板通过凸缘与通槽进行卡接;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分别固设于墙板的上端和下端,两根包角立柱分别固设于墙板的两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前墙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为一对平行的圆弧板,两个圆弧板的内弧面相对设置,所述通槽的两侧壁与凸缘的两个圆弧板的两个外弧面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前墙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墙板和包角立柱均设有贯穿的内腔,所述内腔中均设有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前墙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的横截面为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开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