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724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其结构包括外壳、插件、高压件、BMS、加热膜、VDA模组、MSD和防静电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其有益效果为,为解决无法对电池装置内部进行防静电,并且无法对电池装置进行减震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防静电装置,防静电板和防静电海绵层能够起到对电池装置内部的产生的静电进行吸收导电,从而起到防静电作用,接下来当外壳内部产生震动力时,VDA模组压动压板,使压板向固定框内侧压动弹性底座和弹簧,弹簧通过形变对震动力进行吸收,同时陶瓷板能够提高固定框的强度,达到了能够对电池装置内部进行防静电,能够对电池装置进行减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用的电池系统,受整车控制器控制,内部结构复杂,更换电池都需要匹配通讯协议,通用性不高;普通的电动摩托车电池,只有慢充接口,无快充接口,充电时间长,并且不方便在公共充电桩充电,并且其低温放电效率特别低,环境适应性不好,并且无法对电池装置内部进行防静电,并且无法对电池装置进行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以解决无法对电池装置内部进行防静电,并且无法对电池装置进行减震的问题,达到了能够对电池装置内部进行防静电,能够对电池装置进行减震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包括外壳、插件、高压件、BMS、加热膜、VDA模组和MS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静电装置,所述插件与外壳左端上次前后两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高压件位于外壳内部左端,并且与外壳内部左端进行焊接,所述VDA模组位于外壳内部右端下侧,并且通过六角螺栓与外壳内部右端下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BMS位于VDA模组顶部左端三分之一处及顶部中间后侧且BMS通过六角螺栓与VDA模组顶部左端三分之一处及顶部中间后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加热膜通过溶胶与VDA模组前后两侧进行无缝粘合,所述MSD与VDA模组顶部右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装置与外壳内侧壁粘接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装置包括防静电板、防静电海绵层、竖杆、横杆、固定框、弹性底座、弹簧、压板和陶瓷板,所述防静电板与外壳内侧壁粘接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海绵层呈长方体结构且防静电海绵层通过溶胶与防静电板前端右下侧进行无缝粘合,所述固定框位于防静电海绵层中部,并且与防静电海绵层中部进行粘接,所述竖杆呈圆柱体结构且竖杆垂直贯穿于固定框前端中部,并且与固定框前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横杆呈圆柱体结构且横杆贯穿与固定框右端中部,并且与固定框右端中部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弹性底座通过溶胶与固定框内部下端中部进行垂直无缝粘合,所述压板呈长方体结构且压板通过溶胶与弹性底座前端进行垂直无缝粘合,所述弹簧安装于弹性底座上端及压板下端,所述陶瓷板与固定框内侧壁进行无缝粘合;所述VDA模组共设置有八个,并且VDA模组均为50Ah;所述防静电海绵层共设置有八个,并且防静电海绵层沿防静电板前端上下两侧均匀分布,并且防静电海绵层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框,并且固定框内部均设置有弹性底座和弹簧。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无法对电池装置内部进行防静电,并且无法对电池装置进行减震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防静电装置,防静电板和防静电海绵层能够起到对电池装置内部的产生的静电进行吸收导电,从而起到防静电作用,接下来当外壳内部产生震动力时,VDA模组压动压板,使压板向固定框内侧压动弹性底座和弹簧,弹簧通过形变对震动力进行吸收,同时陶瓷板能够提高固定框的强度,达到了能够对电池装置内部进行防静电,能够对电池装置进行减震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静电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装置原理示意图。图中:外壳-1、插件-2、高压件-3、BMS-4、加热膜-5、VDA模组-6、MSD-7、防静电装置-8、防静电板-801、防静电海绵层-802、竖杆-803、横杆-804、固定框-805、弹性底座-806、弹簧-807、压板-808、陶瓷板-80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防静电装置8、防静电板801、防静电海绵层802、竖杆803、横杆804、固定框805、弹性底座806、弹簧807、压板808和陶瓷板809为本专利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外壳1、插件2、高压件3、BMS4、加热膜5、VDA模组6和MSD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包括外壳1、插件2、高压件3、BMS4、加热膜5、VDA模组6、MSD7和防静电装置8,插件2与外壳1左端上次前后两侧进行垂直插接,高压件3位于外壳1内部左端,并且与外壳1内部左端进行焊接,VDA模组6位于外壳1内部右端下侧,并且通过六角螺栓与外壳1内部右端下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BMS4位于VDA模组6顶部左端三分之一处及顶部中间后侧且BMS4通过六角螺栓与VDA模组6顶部左端三分之一处及顶部中间后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加热膜5通过溶胶与VDA模组6前后两侧进行无缝粘合,MSD7与VDA模组6顶部右前端进行螺栓连接,防静电装置8与外壳1内侧壁粘接螺栓连接,防静电装置8包括防静电板801、防静电海绵层802、竖杆803、横杆804、固定框805、弹性底座806、弹簧807、压板808和陶瓷板809,防静电板801与外壳1内侧壁粘接螺栓连接,防静电海绵层802呈长方体结构且防静电海绵层802通过溶胶与防静电板801前端右下侧进行无缝粘合,固定框805位于防静电海绵层802中部,并且与防静电海绵层802中部进行粘接,竖杆803呈圆柱体结构且竖杆803垂直贯穿于固定框805前端中部,并且与固定框805前端中部进行插接,横杆804呈圆柱体结构且横杆804贯穿与固定框805右端中部,并且与固定框805右端中部进行垂直插接,弹性底座806通过溶胶与固定框805内部下端中部进行垂直无缝粘合,压板808呈长方体结构且压板808通过溶胶与弹性底座806前端进行垂直无缝粘合,弹簧807安装于弹性底座806上端及压板808下端,陶瓷板809与固定框805内侧壁进行无缝粘合。其中,所述VDA模组6共设置有八个,并且VDA模组6均为50Ah。其中,所述防静电海绵层802共设置有八个,并且防静电海绵层802沿防静电板801前端上下两侧均匀分布,并且防静电海绵层802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框805,并且固定框805内部均设置有弹性底座806和弹簧807。本专利所述的BMS4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可用于电动汽车,电瓶车,机器人,无人机等,此外,BMS还是电脑音乐游戏文件通用的一种存储格式和新一代的电信业务管理系统名。工作原理:当要进行充电时,通过插接件与插件2进行连接,从而进行充电,其中高压件3起到对电源电源进行提升的作用,BMS4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并且能够实时采集电动汽车蓄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充放电电流及电池包总电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加热膜5得电进行产热,能够使VDA模组6的温度保持恒定,增加电池的工作效率,MSD7能够快速分离高压电路的连接,防止电池出现过度放电的现象,并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包括外壳(1)、插件(2)、高压件(3)、BMS(4)、加热膜(5)、VDA模组(6)和MSD(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静电装置(8),所述插件(2)与外壳(1)左端上次前后两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高压件(3)位于外壳(1)内部左端,并且与外壳(1)内部左端进行焊接,所述VDA模组(6)位于外壳(1)内部右端下侧,并且通过六角螺栓与外壳(1)内部右端下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BMS(4)位于VDA模组(6)顶部左端三分之一处及顶部中间后侧且BMS(4)通过六角螺栓与VDA模组(6)顶部左端三分之一处及顶部中间后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加热膜(5)通过溶胶与VDA模组(6)前后两侧进行无缝粘合,所述MSD(7)与VDA模组(6)顶部右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装置(8)与外壳(1)内侧壁粘接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装置(8)包括防静电板(801)、防静电海绵层(802)、竖杆(803)、横杆(804)、固定框(805)、弹性底座(806)、弹簧(807)、压板(808)和陶瓷板(809),所述防静电板(801)与外壳(1)内侧壁粘接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海绵层(802)呈长方体结构且防静电海绵层(802)通过溶胶与防静电板(801)前端右下侧进行无缝粘合,所述固定框(805)位于防静电海绵层(802)中部,并且与防静电海绵层(802)中部进行粘接,所述竖杆(803)呈圆柱体结构且竖杆(803)垂直贯穿于固定框(805)前端中部,并且与固定框(805)前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横杆(804)呈圆柱体结构且横杆(804)贯穿与固定框(805)右端中部,并且与固定框(805)右端中部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弹性底座(806)通过溶胶与固定框(805)内部下端中部进行垂直无缝粘合,所述压板(808)呈长方体结构且压板(808)通过溶胶与弹性底座(806)前端进行垂直无缝粘合,所述弹簧(807)安装于弹性底座(806)上端及压板(808)下端,所述陶瓷板(809)与固定框(805)内侧壁进行无缝粘合;所述VDA模组(6)共设置有八个,并且VDA模组(6)均为50Ah;所述防静电海绵层(802)共设置有八个,并且防静电海绵层(802)沿防静电板(801)前端上下两侧均匀分布,并且防静电海绵层(802)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框(805),并且固定框(805)内部均设置有弹性底座(806)和弹簧(8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池装置,包括外壳(1)、插件(2)、高压件(3)、BMS(4)、加热膜(5)、VDA模组(6)和MSD(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静电装置(8),所述插件(2)与外壳(1)左端上次前后两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高压件(3)位于外壳(1)内部左端,并且与外壳(1)内部左端进行焊接,所述VDA模组(6)位于外壳(1)内部右端下侧,并且通过六角螺栓与外壳(1)内部右端下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BMS(4)位于VDA模组(6)顶部左端三分之一处及顶部中间后侧且BMS(4)通过六角螺栓与VDA模组(6)顶部左端三分之一处及顶部中间后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加热膜(5)通过溶胶与VDA模组(6)前后两侧进行无缝粘合,所述MSD(7)与VDA模组(6)顶部右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装置(8)与外壳(1)内侧壁粘接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装置(8)包括防静电板(801)、防静电海绵层(802)、竖杆(803)、横杆(804)、固定框(805)、弹性底座(806)、弹簧(807)、压板(808)和陶瓷板(809),所述防静电板(801)与外壳(1)内侧壁粘接螺栓连接,所述防静电海绵层(802)呈长方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