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领域,涉及一种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发展高效电池技术是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关键,如选择性发射极(selectiveemitter,SE)电池。对于选择性发射极电池而言,通过:1)在电极栅线下及其附近形成高掺杂深扩散区;2)在光照区域形成低掺杂浅扩散区,对发射区形成选择性掺杂,在栅线接触区域和光照区域实现不同掺杂浓度的效果,降低了金属化接触电阻,减少表面复合,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现有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绒-扩散-激光SE-刻蚀-镀膜-印刷-烧结。然而,由于制备工艺中多一道激光选择性掺杂工序,导致工艺复杂程度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另外,采用工艺制备选择性发射极时,为了匹配后序印刷工艺,需要高精度激光器,存在制备成本高、制备效率低等问题。此外,现有的选择性发射极技术,无论哪种都必须在常规产线上引入新的设备,且新投入的设备成本较高,或者对现有设备进行较大程度改造,常规电池产线升级为选择性发射极电池产线设备投入成本增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掩膜板覆盖在制绒后的硅片上,使掩膜板的掩膜与硅片光照区域重合;S2、将掩膜板与硅片一同送入到扩散炉中进行高掺杂深扩散,在硅片电极区域形成高掺杂深扩散区;S3、步骤S2结束后,在扩散炉中进行低掺杂浅扩散,在硅片非电极区域形成低掺杂浅扩散区;S4、步骤S3结束后,在扩散炉中进行退火处理;S5、步骤S4结束后,去除掩膜板,完成对硅片上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掩膜板覆盖在制绒后的硅片上,使掩膜板的掩膜与硅片光照区域重合;S2、将掩膜板与硅片一同送入到扩散炉中进行高掺杂深扩散,在硅片电极区域形成高掺杂深扩散区;S3、步骤S2结束后,在扩散炉中进行低掺杂浅扩散,在硅片非电极区域形成低掺杂浅扩散区;S4、步骤S3结束后,在扩散炉中进行退火处理;S5、步骤S4结束后,去除掩膜板,完成对硅片上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掩膜板的掩膜与硅片之间的距离为1mm~3mm;所述掩膜板的两个相邻掩膜之间的距离为10μm~3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掩膜板为石英掩膜板或耐高温陶瓷掩膜板。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高掺杂深扩散的参数为:温度750℃~780℃,扩散小氮流量600mL/min~800mL/min,干氧流量600mL/min~800mL/min,大氮流量200mL/min~600mL/min,时间800s~1000s。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低掺杂浅扩散的参数为:温度820℃~850℃,扩散小氮流量100mL/min~300mL/min,干氧流量200mL/min~400mL/min,大氮流量800mL/min~1200mL/min,时间600s~800s。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退火处理的参数为:温度680℃~720℃,扩散小氮流量400mL/min~600mL/min,干氧流量500mL/min~700mL/min,大氮流量1200mL/min~1600mL/min,时间200s~400s。7.一种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硅片进行制绒;(2)在制绒后的硅片上制备选择性发射极:(2.1)将掩膜板覆盖在制绒后的硅片上,使掩膜板的掩膜与硅片光照区域重合;(2.2)将掩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龙,赵增超,周子游,刘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