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685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体支柱,它是由螺旋柱螺旋轮将柱顶组件2、柱体组件3连接,用柱座组件5上的螺纹套将柱体组件3与柱座组件5联接为一体,两用阀组件4沿轴向安装在内腔中起活塞作用,将支柱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与大气相通,下腔注满液压油,通过两用阀使上下两腔相通,柱座组件5内还装有复位弹簧1-1。它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维修,无需设乳化液泵站,成本低。避免了三用阀伤人的事故,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矿山支护的单体支柱,它包括柱帽(2-1)、柱筒(3-4)、螺纹套(5-2)、活塞套(5-3)与柱鞋(5-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螺旋柱(2-2),单体支柱内腔中装有两用阀组件(4)、柱鞋(5-4)内套装一个复位弹簧(1-1),螺旋柱(2-2)的上部固定有柱帽(2-1),其下部装有导向套(2-3),并用螺母紧固,导向套(2-3)周围有多个轴向小孔,它与柱筒(3-4)活动配合,螺旋轮(3-1)与螺旋柱(2-2)螺纹连接,形成螺旋副传动连接,滑套(3-2)安装在螺旋轮(3-1)凹槽内,并与柱筒(3-4)螺纹连接,套盖(3-3)套装在柱筒(3-4)上,并与螺旋轮(3-1)连接固定,两用阀组件的阀体(4-1)与柱筒(3-4)下部螺纹连接后呈轴向安装于活塞套(5-3)内,活塞套(5-3)与柱筒(3-4)通过螺纹套(5-2)联接,螺纹套(5-2)上部与柱筒(3-4)为活动连接,其内端面卡在柱筒(3-4)的外圆面的凸台上,其下部与活塞套(5-3)螺纹连接,复位弹簧(1-1)上端套装在两用阀下部,两用阀组件中的最大外圆上装有密封件,并与活塞套(5-3)为密封配合面,它将单体支柱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其下腔体内注入液压油,通过两用阀组件中安装的安全阀及单向阀动作,使单体支柱上下腔油液相通;柱筒(3-4)内壁上部的多个径向小孔使单体支柱上腔体与外界大气相通,旋动螺旋轮(3-1)可操纵螺旋柱(2-2)可带动导向套(2-3)上下滑动;用扳手旋动螺旋轮(3-1),使柱顶组件沿轴向上伸出,完成初撑工作;当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受压,使柱顶组件(2)及柱体组件(3)在压力作用下带动两用阀组件(4)下移,使下腔内油液受压,当下腔体内的压力超过安全阀设定的压力时,液压油通过两用阀组件(4)的中心孔顶开安全阀芯(4-4),经安全阀的溢流孔进入上腔体内,这样下腔体的体积缩小,同时复位弹簧(1-1)受压,而上腔体内因进入液压油而使空间缩小,使其内的气体通过柱筒(3-4)上的径向孔排出进入大气,当下腔的空间被压缩到最小时,恒增阻过程结束。单体支柱卸载时,用扳手反向旋动螺旋轮(3-1),使柱顶组件(2)缩回,便实现了卸载,此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两用阀组件(4)上升,液压油通过单向阀流回下腔体内,使两用阀组件(4)复位,上腔体再通过柱筒(3-4)的径向孔从大气中吸气,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文李洪涛刘翠娟吴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