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微水旱轮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6348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微水旱轮灌方法,其中,稻鱼养殖系统包括稻田和预处理池,稻田的第一侧与田埂之间挖有用于养鱼的宽沟,稻田的田面高度随着与宽沟的距离增大而增高,宽沟中设有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预处理池包括池体、清水浇灌泵和粪液浇灌泵,池体内设有将池体分为清水区和发酵区的隔板,清水区设有过滤板,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的出水口经抽水管伸入清水区的上侧,清水浇灌泵的进水口位于清水区的下侧,粪液浇灌泵的进水口位于发酵区,清水浇灌泵和粪液浇灌泵的出水口位于稻田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水稻对鱼粪的吸收,改善了养鱼水质,增加了水稻和鱼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微水旱轮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稻田养鱼
,特别是涉及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微水旱轮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稻田养鱼主要采用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田面上种水稻,环沟内养鱼的模式,这种方式具有一田两用的作用,在生产水稻的同时还收获了鱼。但这种方式有三个缺点:一是鱼的排泄物主要堆积在环沟底,易造成局部水质恶化;二是水体在稻田中的交换并不畅,水稻对鱼粪的吸收效果并不好;三是养在环沟里的鱼不好管理和捕捞。此外,稻田长期灌水或土壤水分含量不足均不利于稻谷,特别是禾苗根系的生长;稻田长期漫水时,水表面积较大,水分蒸发量较大,不利于节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微水旱轮灌方法,增加水稻对鱼粪的吸收,改善养鱼水质,增加水稻和鱼的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包括稻田和预处理池,所述稻田的四周围有田埂,所述稻田的第一侧与田埂之间挖有用于养鱼的宽沟,所述稻田的田面高度随着与宽沟的距离增大而增高,所述宽沟内的水位低于稻田的最低田面高度,所述宽沟中设有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池体、清水浇灌泵和粪液浇灌泵,所述池体内设有将池体分为清水区和发酵区的隔板,所述清水区设有用于将清水区分为上下两侧的过滤板,所述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的出水口与抽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抽水管的第二端伸入清水区的上侧,所述清水浇灌泵的进水口经一连接管伸入清水区的下侧,所述清水浇灌泵的出水口与清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清水管的第二端伸入稻田内,所述粪液浇灌泵的进水口经一连接管伸入发酵区,所述粪液浇灌泵的出水口与粪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粪液管的第二端伸入稻田内。优选的,所述清水管的第二端和粪液管的第二端位于稻田的第二侧,所述稻田的第二侧为其第一侧的对侧。优选的,所述稻田的第二侧设有浇灌槽,所述清水管的第二端和粪液管的第二端伸入浇灌槽内。优选的,所述浇灌槽的两端与稻田的第二侧的相邻侧接触。优选的,所述宽沟的侧壁和底部设有防渗层。一种微水旱轮灌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到达固定浇灌时间,若到达固定浇灌时间,则通过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向预处理池中抽水,抽水量为宽沟中水量的10-20%;同时清水浇灌泵将清水区下侧的全部清水抽至稻田中的浇灌槽内,粪液浇灌泵从发酵区抽取粪液至稻田中的浇灌槽内,清水与粪液在浇灌槽内混合得到混合液,浇灌槽内的混合液溢出后对稻田进行浇灌;检测宽沟中的目标物质的含量,若目标物质的含量大于第一指标上限,则通过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向预处理池中抽水,直到宽沟中的目标物质的含量小于第一指标下限,同时清水浇灌泵将清水区下侧的全部清水抽至稻田中的浇灌槽内,粪液浇灌泵从发酵区抽取粪液至稻田中的浇灌槽内,清水与粪液在浇灌槽内混合得到混合液,浇灌槽内的混合液溢出后对稻田进行浇灌;检测稻田土壤的含水量,若含水量小于第二指标下限,则通过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向预处理池中抽水,直到含水量大于第二指标上限,同时清水浇灌泵将清水区下侧的全部清水抽至稻田中的浇灌槽内,粪液浇灌泵从发酵区抽取粪液至稻田中的浇灌槽内,清水与粪液在浇灌槽内混合得到混合液,浇灌槽内的混合液溢出后对稻田进行浇灌。优选的,所述微水旱轮灌方法还包括:每天向宽沟中的鱼投喂饲料前1小时和/或投喂饲料后2小时,通过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向预处理池中抽水,抽水量为宽沟中水量的10-20%;同时清水浇灌泵将清水区下侧的全部清水抽至稻田中的浇灌槽内,粪液浇灌泵从发酵区抽取粪液至稻田中的浇灌槽内,清水与粪液在浇灌槽内混合得到混合液,浇灌槽内的混合液溢出后对稻田进行浇灌。优选的,所述固定浇灌时间为每天的5-6时、12-13时和18-19时。优选的,当溶氧量<3mg/L、氨氮含量>0.02mg/L、硫化氢含量>0.1mg/L或亚硝酸盐含量>0.02mg/L时,目标物质的含量大于第一指标上限。优选的,对稻田进行浇灌时水量控制为漫过稻田的田面1-3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宽沟中设置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利用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将含有鱼粪的水抽出,经预处理池处理后对稻田进行浇灌,含有鱼粪的水经稻田的沉淀和吸附后,水又流回宽沟,提高了鱼粪的利用效率,同时增加了宽沟中水体的溶氧量,改善了宽沟中养鱼的水质,促进了水稻和鱼的生长;(2)宽沟的侧壁和底部均设有防渗层,可以防止宽沟中含鱼粪的水渗透流失,影响宽沟中水体的肥效;(3)通过设置浇灌槽,使得含鱼粪的水被送至稻田的多个地方,使得更多的水稻能够吸收含鱼粪的水;(4)本专利技术减少了水漫稻田的时间,从而减少了水分在稻田中的蒸发;同时使得稻田土壤有大量时间与空气充分接触,相应地增加了土壤的含氧量,有利于促进睡到根系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水稻的生长;(5)通过水旱轮灌的方法间隙式地增加了稻田的土壤和宽沟中水体中的含氧量,有利于减少厌氧微生物等病虫害的危害,有利于水稻和鱼的生长,并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了环境和农作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稻鱼养殖系统的一种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稻田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预处理池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稻鱼养殖系统的又一种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微水旱轮灌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图中,1—稻田,2—预处理池,21—隔板,22—过滤板,3—田埂,4—宽沟,5—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6—浇灌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微水旱轮灌方法:【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包括稻田1和预处理池2,所述稻田1的四周围有田埂3,所述稻田1的第一侧与田埂3之间挖有用于养鱼的宽沟4。如图2所示,所述稻田1的田面高度随着与宽沟4的距离增大而增高,所述宽沟4内的水位低于稻田1的最低田面高度,所述宽沟4中设有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5。如图3所示,所述预处理池2包括池体、清水浇灌泵和粪液浇灌泵,所述池体内设有将池体分为清水区和发酵区的隔板21,所述清水区设有用于将清水区分为上下两侧的过滤板22,所述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5的出水口与抽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抽水管的第二端伸入清水区的上侧,所述清水浇灌泵的进水口经一连接管伸入清水区的下侧,所述清水浇灌泵的出水口与清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清水管的第二端伸入稻田1内,所述粪液浇灌泵的进水口经一连接管伸入发酵区,所述粪液浇灌泵的出水口与粪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粪液管的第二端伸入稻田1内。本实施例中,通过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5抽取宽沟4中含鱼粪的水,经抽水管将含鱼粪的水送至预处理池2,含鱼粪的水经过滤板22过滤后,清水进入清水区下侧,鱼粪残留在过滤板22上,定期人工或通过机械设备将过滤板22上的鱼粪送至发酵区进行发酵,形成粪液,然后将清水和粪液按照一定比例排至稻田1中,由于稻田1的田面高度随着与宽沟4的距离增大而增高,清水和粪液经稻田1沉淀和吸附后,水又流回宽沟4中,提高了鱼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稻田(1)和预处理池(2),所述稻田(1)的四周围有田埂(3),所述稻田(1)的第一侧与田埂(3)之间挖有用于养鱼的宽沟(4),所述稻田(1)的田面高度随着与宽沟(4)的距离增大而增高,所述宽沟(4)内的水位低于稻田(1)的最低田面高度,所述宽沟(4)中设有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5),所述预处理池(2)包括池体、清水浇灌泵和粪液浇灌泵,所述池体内设有将池体分为清水区和发酵区的隔板(21),所述清水区设有用于将清水区分为上下两侧的过滤板(22),所述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5)的出水口与抽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抽水管的第二端伸入清水区的上侧,所述清水浇灌泵的进水口经一连接管伸入清水区的下侧,所述清水浇灌泵的出水口与清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清水管的第二端伸入稻田(1)内,所述粪液浇灌泵的进水口经一连接管伸入发酵区,所述粪液浇灌泵的出水口与粪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粪液管的第二端伸入稻田(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稻田(1)和预处理池(2),所述稻田(1)的四周围有田埂(3),所述稻田(1)的第一侧与田埂(3)之间挖有用于养鱼的宽沟(4),所述稻田(1)的田面高度随着与宽沟(4)的距离增大而增高,所述宽沟(4)内的水位低于稻田(1)的最低田面高度,所述宽沟(4)中设有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5),所述预处理池(2)包括池体、清水浇灌泵和粪液浇灌泵,所述池体内设有将池体分为清水区和发酵区的隔板(21),所述清水区设有用于将清水区分为上下两侧的过滤板(22),所述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5)的出水口与抽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抽水管的第二端伸入清水区的上侧,所述清水浇灌泵的进水口经一连接管伸入清水区的下侧,所述清水浇灌泵的出水口与清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清水管的第二端伸入稻田(1)内,所述粪液浇灌泵的进水口经一连接管伸入发酵区,所述粪液浇灌泵的出水口与粪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粪液管的第二端伸入稻田(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管的第二端和粪液管的第二端位于稻田(1)的第二侧,所述稻田(1)的第二侧为其第一侧的对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1)的第二侧设有浇灌槽(6),所述清水管的第二端和粪液管的第二端伸入浇灌槽(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槽(6)的两端与稻田(1)的第二侧的相邻侧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沟(4)的侧壁和底部设有防渗层。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稻鱼养殖系统的微水旱轮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是否到达固定浇灌时间,若到达固定浇灌时间,则通过无堵塞移动式潜水排污泵(5)向预处理池(2)中抽水,抽水量为宽沟(4)中水量的10-20%;同时清水浇灌泵将清水区下侧的全部清水抽至稻田(1)中的浇灌槽(6)内,粪液浇灌泵从发酵区抽取粪液至稻田(1)中的浇灌槽(6)内,清水与粪液在浇灌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壮志陈霞陈健李良玉杨马魏文燕唐洪张小丽刘家星涂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