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原晓玲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634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并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并且两个第一滑轮的顶端均搭接在栽培板下表面的右侧,所述栽培板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杆。该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二滑轮、转棍、翻动齿、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从而使得翻动齿可以水平运动着对土壤基质进行自动的翻匀,由此便实现了在小麦栽培试验研究过程中的土壤基质的自动翻匀和去除,提高了小麦栽培试验研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为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目前在植物栽培领域对粮食作物的栽培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在小麦栽培
,为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实现小麦高产、优质、丰产丰收,根据作物生产规律,结合农时,总结工作技术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人员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研究人员进行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时,为了及时观察小麦各个时期的生长状况,通常采用一些小型栽培设备或辅助组件进行小范围试验研究,小麦生长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小麦的品种、小麦播种所采用土壤中各种成分的不同以及小麦的施肥等等,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进行对比而需要经常改变小麦种植土壤中的成分,而得出不同的土壤成分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往往需要将整个小块区域内的土壤基质进行完全去除更换,再将新的土壤基质翻匀以便利于小麦的生长,在去除和翻匀土壤基质的过程中往往非常的麻烦,不能实现自动化,降低了试验研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解决了目前在小麦栽培试验研究过程中去除和翻匀土壤基质时不能实现自动化,试验研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并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并且两个第一滑轮的顶端均搭接在栽培板下表面的右侧,所述栽培板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背面通过销轴与连接座的正面铰接,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栽培板的上表面通过四个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右侧面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固定板的正面,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侧面,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框架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并且两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轮,并且两个第一滑轮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在运动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运动块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背面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且两个运动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运动杆,并且位于后方的两个运动杆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电机机身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转棍,所述转棍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翻动齿。所述框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杆,并且两个第二固定杆相背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皮带轮,并且位于左方的两个运动杆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的外缘后与位于右方的运动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棍的外表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壁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装置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硬毛刷,所述空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伸缩装置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搭接在横板的下表面,所述挡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和套接在第一伸缩杆外表面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槽内壁的上表面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空槽内壁的上表面,所述壳体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并且两个第二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并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滑杆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顶端通过第二弹簧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卡接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横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壳体和滑杆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杆套接在第二伸缩杆外表面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二伸缩杆和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槽的内壁和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第一伸缩杆的内部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为双轴电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植物栽培组件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进行小麦栽培研究时,将小麦培养土壤基质铺到栽培板上之后,由开关控制第二电动推杆缩短并带动框架向下运动,当翻动齿接触土壤基质并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再由开关控制第二电动推杆停止工作,再由开关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转棍和翻动齿旋转,翻动齿可以对土壤基质进行翻匀,第二电机转动并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皮带运动带动运动杆运动,运动杆通过运动块、第一轴承和第一转轴带动转棍和翻动齿水平运动,在翻动齿水平运动的同时第二滑轮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得翻动齿可以水平运动着对土壤基质进行自动的翻匀,当翻匀完成之后,由开关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停止工作。S2、当需要更换其它成分的土壤基质时,由开关控制第一电动推杆伸长,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并带动第一滑轮向上运动顶动栽培板,栽培板可以处于倾斜状态,再由开关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停止工作,此时可以再次使得翻动齿旋转并水平运动,在翻动齿旋转的同时可以使得旧的土壤基质可以更顺畅的从栽培板上滑下。S3、当栽培板上还有残余土壤基质时,通过拉杆向外侧拉动挡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弹簧处于缩短状态,挡杆不再阻挡横板时,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向下推动横板,横板带动硬毛刷从空槽内伸出并突出在翻动齿的外侧,此时再使得转棍转动,便可以由硬毛刷对栽培板上的残余土壤基质进行扫除,从而使得土壤培养基质的更换更加彻底。(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二滑轮、转棍、翻动齿、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在将小麦培养土壤基质铺到栽培板上之后,使得第二电动推杆缩短从而使得翻动齿接触土壤基质,再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从而使得翻动齿可以水平运动着对土壤基质进行自动的翻匀,当需要更换土壤基质时,使得第一电动推杆伸长,栽培板可以处于倾斜状态,在翻动齿旋转的同时可以使得旧的土壤基质可以更顺畅的从栽培板上滑下,由此便实现了在小麦栽培试验研究过程中的土壤基质的自动翻匀和去除,提高了小麦栽培试验研究的工作效率。2、该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通过设置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和硬毛刷,向外侧拉动挡杆使得挡杆不再阻挡横板,硬毛刷从空槽内伸出并突出在翻动齿的外侧,此时再使得转棍转动,便可以由硬毛刷对栽培板上的残余土壤基质进行扫除,从而使得土壤培养基质的更换更加彻底,更加有利于小麦栽培试验的对比研究。3、该植物栽培组件及栽培方法,通过设置第二滑轮和第一滑槽,当皮带通过运动杆、运动块、第一轴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2),并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3),并且两个第一滑轮(3)的顶端均搭接在栽培板(4)下表面的右侧,所述栽培板(4)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杆(5),所述第一固定杆(5)的背面通过销轴(6)与连接座(9)的正面铰接,所述连接座(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栽培板(4)的上表面通过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0)固定连接有框架(11);所述框架(11)的右侧面通过连接块(24)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两个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5),所述第二转轴(25)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7),所述第二轴承(27)卡接在固定板(26)的正面,所述固定板(26)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框架(11)的侧面,所述第二转轴(25)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皮带轮(29);所述框架(11)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3),并且两个第一滑槽(13)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轮(3),并且两个第一滑轮(3)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在运动块(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运动块(15)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轴承(17),所述第一轴承(17)内套接有第一转轴(18),所述第一转轴(18)背面的一端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且两个运动块(1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运动杆(16),并且位于后方的两个运动杆(16)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电机(22)机身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8)的外表面卡接有转棍(20),所述转棍(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翻动齿(21);所述框架(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杆(32),并且两个第二固定杆(32)相背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33),所述第三转轴(33)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三轴承(34),所述第三轴承(34)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皮带轮(30),并且位于左方的两个运动杆(16)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31),所述皮带(3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皮带轮(30)和第一皮带轮(29)的外缘后与位于右方的运动杆(1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棍(20)的外表面开设有空槽(35),所述空槽(35)内壁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装置(7)固定连接有横板(28),所述横板(2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硬毛刷(19),所述空槽(35)内壁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伸缩装置(8)固定连接有挡杆(37),所述挡杆(37)搭接在横板(28)的下表面,所述挡杆(3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2),并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3),并且两个第一滑轮(3)的顶端均搭接在栽培板(4)下表面的右侧,所述栽培板(4)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杆(5),所述第一固定杆(5)的背面通过销轴(6)与连接座(9)的正面铰接,所述连接座(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栽培板(4)的上表面通过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0)固定连接有框架(11);所述框架(11)的右侧面通过连接块(24)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两个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5),所述第二转轴(25)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7),所述第二轴承(27)卡接在固定板(26)的正面,所述固定板(26)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框架(11)的侧面,所述第二转轴(25)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皮带轮(29);所述框架(11)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3),并且两个第一滑槽(13)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轮(3),并且两个第一滑轮(3)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在运动块(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运动块(15)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轴承(17),所述第一轴承(17)内套接有第一转轴(18),所述第一转轴(18)背面的一端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且两个运动块(1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运动杆(16),并且位于后方的两个运动杆(16)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电机(22)机身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8)的外表面卡接有转棍(20),所述转棍(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翻动齿(21);所述框架(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杆(32),并且两个第二固定杆(32)相背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33),所述第三转轴(33)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三轴承(34),所述第三轴承(34)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皮带轮(30),并且位于左方的两个运动杆(16)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31),所述皮带(3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皮带轮(30)和第一皮带轮(29)的外缘后与位于右方的运动杆(1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棍(20)的外表面开设有空槽(35),所述空槽(35)内壁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装置(7)固定连接有横板(28),所述横板(2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硬毛刷(19),所述空槽(35)内壁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伸缩装置(8)固定连接有挡杆(37),所述挡杆(37)搭接在横板(28)的下表面,所述挡杆(3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7)包括第一伸缩杆(71)和套接在第一伸缩杆(71)外表面的第一弹簧(72),所述第一伸缩杆(71)和第一弹簧(72)的两端分别与空槽(35)内壁的上表面和横板(2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栽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71)包括壳体(712),所述壳体(7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空槽(35)内壁的上表面,所述壳体(71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13),并且两个第二滑槽(713)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晓玲刘海荣姜好胜李淑萍赵全桂钟尚君方敬会孙秀梅杨贝贝杨瑛赵磊温绍莲张同志曹金田杨瑞山
申请(专利权)人:原晓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