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614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它涉及制药灌装技术领域。它包括上阀板、膜片、背阀板、密封圈和下阀板,上阀板与背阀板、下阀板之间设置有膜片,背阀板与下阀板之间的通道设置有密封圈,上阀板、背阀板、下阀板之间采用定位销固定,各阀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阀板、背阀板、下阀板组成的灌装阀体内部形成有阀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防止发生滴液现象,保证灌装精度,实用可靠,易于推广使用。

A Diaphragm Filling Valve with Backdraft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aphragm filling valve with a backdraft func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filling. It includes upper valve plate, diaphragm, back valve plate, sealing ring and lower valve plate, diaphragm is arranged between upper valve plate and back valve plate, and lower valve plate. The passage between back valve plate and lower valv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ealing ring. The positioning pin is used to fix the upper valve plate, back valve plate and lower valve plate. The valve plates are connected by bolts, and the filling valve body composed of upper valve plate, back valve plate and lower valve plate is formed with inner part of the filling valve body. Valve passage.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prevents dropping phenomenon, ensures filling accuracy, is practical and reliable, and is easy to popularize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
本技术涉及的是制药灌装
,具体涉及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液体灌装领域,时间压力灌装法工况情况下普遍采用卫生型电磁阀,一般微量灌装均采用进口卫生型电磁阀,而现有进口电磁阀不能适应121℃、30分钟蒸汽灭菌,这在制药领域是不能选择和使用的,此外在灌装情况下会发生滴液现象,从而影响灌装精度,尤其是在灌装精度要求高的产品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用于采用时间压力灌装法工况下卫生级别要求高和适应耐受121℃蒸汽灭菌环境下同时满足微量灌装的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结构设计合理,有效防止发生滴液现象,保证灌装精度,实用可靠,易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包括上阀板、膜片、背阀板、密封圈和下阀板,上阀板与背阀板、下阀板之间设置有膜片,背阀板与下阀板之间的通道设置有密封圈,上阀板、背阀板、下阀板之间采用定位销固定,各阀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阀板、背阀板、下阀板组成的灌装阀体内部形成有阀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的阀通道包括有第一正负压切换通气口、第二正负压切换通气口、液体入口、液体出口、第一膜片凹区、第二膜片凹区,第一正负压切换通气口、第二正负压切换通气口均设置在上阀板上,液体入口设置在背阀板上,液体出口设置在下阀板上,背阀板和下阀板阀体通道连接由膜片实现连通和切断,第一正负压切换通气口与液体入口连通的通道在膜片处形成有第一膜片凹区,第二正负压切换通气口与液体出口连通的通道在膜片处形成有第二膜片凹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效防止滴液情况的发生,提高灌装精度,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灌装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回吸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包括上阀板1、膜片2、背阀板3、密封圈4和下阀板5,上阀板1与背阀板3、下阀板5之间通过膜片2隔离设置,背阀板3与下阀板5之间的通道设置有密封圈4,上阀板1、背阀板3、下阀板5之间采用定位销6固定,各阀板之间通过螺栓7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是上阀板1、背阀板3、下阀板5组成的灌装阀体内部形成有阀通道,所述阀通道包括有第一正负压切换通气口a、第二正负压切换通气口b、液体入口c、液体出口d、第一膜片凹区A、第二膜片凹区B,上阀板1上同时设置有第一正负压切换通气口a、第二正负压切换通气口b两个通气口,液体入口c设置在背阀板3上,液体出口d设置在下阀板5上,第一正负压切换通气口a与液体入口c连通的通道在膜片2处形成有第一膜片凹区A,第二正负压切换通气口b与液体出口d连通的通道在膜片2处形成有第二膜片凹区B,背阀板3和下阀板5阀体通道连接由膜片2实现连通和切断。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总体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中间由各个零件密封、定位、连接为一个整体,该装置主要应用在灌装过程中利用回吸功能防止灌装针滴液,其工作原理为:①当第一正负压切换通气口a通负压气体时(图3),第一膜片凹区A处的膜片2内吸,上阀板1与背阀板3阀体通道连通,同时第二正负压切换通气口b通正压气体时,第二膜片凹区B的膜片2成贴合状态,但不影响液体从背阀板3的液体入口c流通到下阀板5上的液体出口d。②在设定时间内,第一正负压切换通气口a通正压气体时(图4),第一膜片凹区A处的膜片2成贴合状态,膜片2紧贴,阻断上阀板1与背阀板3阀体通道的连通,同时第二正负压切换通气口b通负压气体,第二膜片凹区B的膜片2成内吸状态,密闭的阀体通道形成负压使液体出口d处液体回吸,一个灌装回吸周期完成。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适应121℃、30分钟蒸汽灭菌的膜片作为阀体开关执行元件,执行动作由正负气压实现其动作,气体的正负压切换由外接的电磁阀控制,膜片的一个位置实现阀体通道开合动作,另一个位置实现液体回吸动作,从而达到防止滴液情况的发生,提高灌装精度,本装置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包装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板(1)、膜片(2)、背阀板(3)、密封圈(4)和下阀板(5),上阀板(1)与背阀板(3)、下阀板(5)之间设置有膜片(2),背阀板(3)与下阀板(5)之间的通道设置有密封圈(4),上阀板(1)、背阀板(3)、下阀板(5)之间采用定位销(6)固定,各阀板之间通过螺栓(7)连接,上阀板(1)、背阀板(3)、下阀板(5)组成的灌装阀体内部形成有阀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板(1)、膜片(2)、背阀板(3)、密封圈(4)和下阀板(5),上阀板(1)与背阀板(3)、下阀板(5)之间设置有膜片(2),背阀板(3)与下阀板(5)之间的通道设置有密封圈(4),上阀板(1)、背阀板(3)、下阀板(5)之间采用定位销(6)固定,各阀板之间通过螺栓(7)连接,上阀板(1)、背阀板(3)、下阀板(5)组成的灌装阀体内部形成有阀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吸功能的膜片式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位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