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85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麻类纤维发酵:将麻类纤维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菌液,自然发酵5‑6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板材,具体是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麻类纤维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诗经“陈风”记载:“东门之池可以沤苎。”现代医学原理证明,麻类纤维具有很强的抗菌性,是生产健康板材的重要原材料。现有的板材强度不足,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容易生长螨虫、滋养细菌,容易危害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如何将一种麻类纤维板材奉献给人类,把人们引向健康的道路是解决目前板材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麻类纤维发酵:将麻类纤维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菌液,自然发酵5-6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2的松棉;c)麻类纤维板材制备:将发酵后的麻类纤维与熔点纤维混合后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在铺网机输送链上加入松棉,和梳理成网的麻类纤维同时铺网,并在表面铺设所需厚度的表皮材料,再经155℃-185℃的烘房加热,冷却成型后制备成多层麻类纤维板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a)中麻类纤维为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罗布麻按重量份1:1:1:1:1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a)中菌液为枯草杆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a)中发酵温度为31-3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b)中熔点纤维为4080低熔点纤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c)中麻类纤维与熔点纤维重量比为7: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c)中松棉添加量为100g/m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c)中表皮材料为两层经过针刺后的含30%4080低熔点纤维的针刺棉,表皮材料添加量为400g/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合适质量的天然麻类纤维加工而成,绿色环保,有益健康;2、解决了目前麻类纤维板材容易变形和生长螨虫、细菌,危害人们健康的问题。3、加强了麻类纤维板材的复合粘结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麻类纤维发酵:将按重量份1:1:1:1:1组成的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罗布麻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枯草杆菌菌液,自然发酵5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2的松棉;c)麻类纤维板材制备:将7份发酵后的麻类纤维与3份熔点纤维混合后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在铺网机输送链上加入4份松棉,和梳理成网的麻类纤维同时铺网,并在表面铺设两层经过针刺的所需厚度的表皮材料,再经155℃的烘房加热,冷却成型后制备成多层麻类纤维板材。实施例2麻类纤维发酵:将按重量份1:1:1:1:1组成的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罗布麻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枯草杆菌菌液,自然发酵5.2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2的松棉;c)麻类纤维板材制备:将7份发酵后的麻类纤维与3份熔点纤维混合后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在铺网机输送链上加入4份松棉,和梳理成网的麻类纤维同时铺网,并在表面铺设两层经过针刺的所需厚度的表皮材料,再经160℃的烘房加热,冷却成型后制备成多层麻类纤维板材。实施例3麻类纤维发酵:将按重量份1:1:1:1:1组成的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罗布麻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枯草杆菌菌液,自然发酵5.5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2的松棉;c)麻类纤维板材制备:将7份发酵后的麻类纤维与3份熔点纤维混合后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在铺网机输送链上加入4份松棉,和梳理成网的麻类纤维同时铺网,并在表面铺设两层经过针刺的所需厚度的表皮材料,再经170℃的烘房加热,冷却成型后制备成多层麻类纤维板材。实施例4麻类纤维发酵:将按重量份1:1:1:1:1组成的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罗布麻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枯草杆菌菌液,自然发酵5.7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2的松棉;c)麻类纤维板材制备:将7份发酵后的麻类纤维与3份熔点纤维混合后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在铺网机输送链上加入4份松棉,和梳理成网的麻类纤维同时铺网,并在表面铺设两层经过针刺的所需厚度的表皮材料,再经180℃的烘房加热,冷却成型后制备成多层麻类纤维板材。实施例5麻类纤维发酵:将按重量份1:1:1:1:1组成的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罗布麻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枯草杆菌菌液,自然发酵6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2的松棉;c)麻类纤维板材制备:将7份发酵后的麻类纤维与3份熔点纤维混合后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在铺网机输送链上加入4份松棉,和梳理成网的麻类纤维同时铺网,并在表面铺设两层经过针刺的所需厚度的表皮材料,再经185℃的烘房加热,冷却成型后制备成多层麻类纤维板材。对比例1以市售纤维板材为对比例1。实验例1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制备的纤维板材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表1纤维板材性能测试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制备的纤维板材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高于市售产品对比例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纤维板材的抑菌率高达90%,明显好于抑菌率为5%的对比例1,而且本专利技术游离甲醛较低,达到E0级环保标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麻类纤维发酵:将麻类纤维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菌液,自然发酵5‑6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2的松棉;c)麻类纤维板材制备:将发酵后的麻类纤维与熔点纤维混合后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在铺网机输送链上加入松棉,和梳理成网的麻类纤维同时铺网,并在表面铺设所需厚度的表皮材料,再经155℃‑185℃的烘房加热,冷却成型后制备成多层麻类纤维板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麻类纤维发酵:将麻类纤维放入密闭发酵室,加入菌液,自然发酵5-6天;b)松棉制备:将重量份为70份的熔点纤维和30份涤纶化纤通过梳理机单独制作成100g/m2的松棉;c)麻类纤维板材制备:将发酵后的麻类纤维与熔点纤维混合后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在铺网机输送链上加入松棉,和梳理成网的麻类纤维同时铺网,并在表面铺设所需厚度的表皮材料,再经155℃-185℃的烘房加热,冷却成型后制备成多层麻类纤维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麻类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麻类纤维为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罗布麻按重量份1:1:1:1:1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麻类纤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