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及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18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及直升机,包括尾桨桨叶组件、用于带动尾桨桨叶组件旋转的尾桨旋翼轴、用于驱动尾桨旋翼轴转动的尾桨电机以及变距机构,所述变距机构包括以可沿尾桨旋翼轴轴向滑动且与尾桨旋翼轴传动配合的方式外套于尾桨旋翼轴的变距盘、外套于变距盘用于带动变距盘滑动的变距套筒以及用于带动变距套筒沿尾桨旋翼轴轴向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变距盘与桨叶组件之间设置有传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变距盘实现尾桨变距,且可通过变距盘实现对尾桨旋翼轴的扭矩传递,延长了轴承及其它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及直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
技术介绍
直升机尾桨是用来平衡反扭矩和对直升机进行航向操纵的部件。旋转着的尾桨相当于一个垂直安定面,能对直升机航向起稳定作用。虽然尾桨的功用与旋翼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旋转而产生空气动力、在前飞时处于不对称气流中工作的状态,因此尾桨结构与旋翼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尾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跷跷板式、万向接头式、铰接式、无轴承式、“涵道尾桨”式。常规尾桨通常由尾桨叶、尾桨毂及变距机构组成,其中尾桨叶连接在尾桨毂上,是产生空气动力的旋转翼面;尾桨毂是连接尾桨叶和尾传动系统、尾操纵系统的中间部件;尾桨变距机构主要由滑筒、三叉拨杆、变距拉杆等组成,用来改变尾桨的桨距角,以改变尾桨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现有技术中直升机尾桨变距多是采用多零件的传动结构将舵机的操纵力传递到变距拉杆上,最终再传递给尾桨。这样的设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它的结构重量增加,并且过多的传动接头会导致传动的可靠性降低;同时现有技术中旋翼轴通过变距拉杆传递扭矩,降低了拉杆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桨桨叶组件、用于带动尾桨桨叶组件旋转的尾桨旋翼轴、用于驱动尾桨旋翼轴转动的尾桨电机以及变距机构,所述变距机构包括以可沿尾桨旋翼轴轴向滑动且与尾桨旋翼轴传动配合的方式外套于尾桨旋翼轴的变距盘、外套于变距盘用于带动变距盘滑动的变距套筒以及用于带动变距套筒沿尾桨旋翼轴轴向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变距盘与桨叶组件之间设置有传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6 CN 20181131503061.一种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桨桨叶组件、用于带动尾桨桨叶组件旋转的尾桨旋翼轴、用于驱动尾桨旋翼轴转动的尾桨电机以及变距机构,所述变距机构包括以可沿尾桨旋翼轴轴向滑动且与尾桨旋翼轴传动配合的方式外套于尾桨旋翼轴的变距盘、外套于变距盘用于带动变距盘滑动的变距套筒以及用于带动变距套筒沿尾桨旋翼轴轴向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变距盘与桨叶组件之间设置有传动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舵机、位于变距套筒外侧与舵机传动连接的拉杆以及设置于拉杆与变距套筒之间的变距摇臂,所述舵机和尾桨电机固定于一尾桨支座上,所述尾桨旋翼轴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于尾桨支座,所述舵机的输出端位于尾桨支座内,所述拉杆一端伸入尾桨支座内与设置于舵机输出端的舵机摇臂铰接,拉杆另一端伸出尾桨支座外与变距摇臂一端铰接,变距摇臂另一端与变距套筒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的轴线与尾桨电机的轴线相垂直,所述尾桨支座上设置有与变距摇臂配合的连杆,所述连杆位于拉杆与变距套筒之间,该连杆一端与变距摇臂铰接,另一端与尾桨支座上设有的连接臂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旋转式电动直驱变距尾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盘通过滑动环与尾桨旋翼轴传动配合,且所述变距盘与尾桨旋翼轴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扭矩的自润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田张伟陈劲舟刘文献谢泽锋杨海生高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隆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