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105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包括壳体、导轨、供电装置、行走装置、对接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壳体包括下底板以及罩设于下底板上的上罩壳,供电装置、行走装置、对接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均设置于下底板上,下底板通过行走装置与导轨滑动连接,并通过行走装置带动壳体沿着导轨运动,通过本结构,可以有效的轨道移动装置进行补充电,因其包含行走装置,可以沿着导轨运动,在充电的同时,可以随着轨道移动装置协同运动,保证了轨道移动装置的工作电量与工作时间,使其可以达到全天候的工作效率,保证了隧道的稳定与安全,同时配合对接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能够完成充电时的有效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伴随着的是高速公路越来越多,且车流量日益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与日俱增,而高速公路上的执法痛点,隧道应属其一。同时,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城市市政工程项目中,城市交通隧道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攀升,其隧道运营安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隧道内建设先进、稳定、可靠、可以24小时对隧道进行全方位监控的隧道监控预警系统,成为运营管理部门、养护部门和交通执法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因隧道为全时间段通车,因此隧道预警巡逻系统也对应其时间,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保证隧道的稳定与安全,如何保证隧道预警巡逻系统保证24小时的持续工作成为了现阶段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时可持续进行工作,并且可远距离充电的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包括壳体、导轨、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轨(2)、供电装置、行走装置、对接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底板(11)以及罩设于所述下底板(11)上的上罩壳(12),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所述的对接装置、以及所述的控制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的下底板(11)上,所述的下底板(11)通过所述的行走装置与所述的导轨(2)滑动连接,并通过所述的行走装置带动所述的壳体沿着所述的导轨(2)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轨(2)、供电装置、行走装置、对接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底板(11)以及罩设于所述下底板(11)上的上罩壳(12),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所述的对接装置、以及所述的控制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的下底板(11)上,所述的下底板(11)通过所述的行走装置与所述的导轨(2)滑动连接,并通过所述的行走装置带动所述的壳体沿着所述的导轨(2)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底板(11)的上表面,包括开关组以及电源组,所述的开关组包括电源开关(311)以及电源遥控开关(312),所述的电源开关(311)设置在所述下底板(11)上表面的中部,所述的电源组设置有两组,包括第一锂电池(321)、第二锂电池(322)以及第一开关电源(323)、第二开关电源(324),所述的第一锂电池(321)、所述的第一开关电源(323)以及所述的第二锂电池(322)、所述的第二开关电源(324)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源开关(31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电机驱动机构(41)、电机(42)、行走轮组以及同步带(44),所述的电机(42)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底板(11)的上表面,所述的行走轮组设置于所述下底板(11)的下表面,所述电机(42)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归兵柴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诠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