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10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充电装置,在实现电动汽车行驶中充电的同时,车辆不会受到限制,可以与普通车辆一样自由变道,超车行驶。本装置通过在地面上间次铺设多组正极线及负极线,并在电动汽车底部安装充电装置,通过充电装置的取电杆两端与电动汽车充电电路两极相连,从而实现充电的目的;当汽车变道行驶时,通过摄像头识别,自动控制取电杆组的方向与地面的正、负极线相同,并通过取电杆长度及地面极线间距配合,保证在变道的任意时刻至少有一根取电杆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保证变道时充电的连续性,实现充电过程中不受限的变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充电装置,尤其是电动汽车不受限制、可自由变道行驶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在这些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市场占有量越来越高,车辆的纯电化作为国家的战略部署,正在稳步推进中。但是电动汽车由于现阶段电池技术的限制,续航里程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续航里程短、充电装置少、等待时间长成为电动汽车推广的首要难题。为了解决充电及续航里程短的难题,已经涌现出不少电动汽车行驶中充电的技术方案,中国专利(CN106945565A)公开了一种汽车行驶中的无线充电装置,采用不接触的无线充电方式,但是无线充电方式充电效率低、速度慢、成本高昂;中国专利(CN104859463A)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采用类似电车的接触线式充电方式,但是需要像电车一样在车顶竖起一根取点杆,由于家用车高度较低,就会导致需要较高的取电杆,不仅行驶时影响稳定性,还需要沿着接触线行驶,在复杂的路况下是难以实现的;中国专利(CN102275513A)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地面取电的用电及充电方法,在车底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装置以及地面装置,所述取电装置包括取电杆组、底部支座(6)、旋转盘架(7)、连接杆(4)、电机B(11)、电机A(5)、摄像头和处理器(8),所述取电杆组通过连接杆(4)套接在转轴A(12)上,转轴A(12)固定在旋转盘架(7)上,旋转盘架(7)安装在底部支座(6)上,且旋转盘架(7)可以绕其底部的转轴B(13)旋转,底部支座(6)上安装有电机B(11),电机B(1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与旋转盘架(7)的周向齿啮合;连接杆(4)套接在转轴(12)的一端加工有齿状,该齿状与电机A(5)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电机A(5)安装在旋转盘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装置以及地面装置,所述取电装置包括取电杆组、底部支座(6)、旋转盘架(7)、连接杆(4)、电机B(11)、电机A(5)、摄像头和处理器(8),所述取电杆组通过连接杆(4)套接在转轴A(12)上,转轴A(12)固定在旋转盘架(7)上,旋转盘架(7)安装在底部支座(6)上,且旋转盘架(7)可以绕其底部的转轴B(13)旋转,底部支座(6)上安装有电机B(11),电机B(1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与旋转盘架(7)的周向齿啮合;连接杆(4)套接在转轴(12)的一端加工有齿状,该齿状与电机A(5)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电机A(5)安装在旋转盘架(7)上;旋转盘架(7)上还安装有摄像头和处理器(8),取电杆组与连接杆(4)铰接,且铰接处安装有压紧弹簧(14);所述地面装置包括交直流转换器(19)以及平行间隔排布的正极线(17)与负极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杆组包括前取电杆(1)及后取电杆(10),前取电杆(1)、后取电杆(10)的一端均与绝缘连接杆(3)连接,两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两取电杆相互平行,绝缘连接杆(3)与连接杆(4)铰接,前、后取电杆中部均设有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见涛蔡英凤陈龙袁朝春盘朝奉何友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