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504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印刷干燥箱,印刷干燥箱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机架上设有供废热气流通的换热筒,换热筒内设有搅拌机构,换热筒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连通有废气处理机构;换热筒上套接有套筒,套筒与换热筒之间形成供冷气流通的空腔,套筒上设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第三进气口连通有风机,第三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加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换热筒和套筒实现了余热回收,通过设置废气处理机构对废热气进行除杂净化,降低排出的废热气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了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印刷机就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不同的印刷工艺,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干燥系统对承印物进行油墨等物质的烘干,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在印刷烘干过程中,印刷机通过加热装置对冷气升温,由风机把热气输送到烘箱内对承印物进行烘干,再经过排风机将废气排出至烘箱外,之间不断循环。在此过程中,烘箱内的大量热量随着排风排出,造成大量的热能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印刷机因产生的大量余热未利用而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印刷干燥箱,印刷干燥箱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机架上设有供废热气流通的换热筒,换热筒内设有搅拌机构,换热筒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连通有废气处理机构;换热筒上套接有套筒,套筒与换热筒之间形成供冷气流通的空腔,套筒上设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第三进气口连通有风机,第三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有益效果:1、设置换热筒与套筒,从印刷干燥箱的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废热气将进入到换热筒中,而风机将向空腔内供冷气,由于套筒套接在换热筒上,空腔包覆在换热筒外壁上,废热气与冷气将通过流动进行热交换,即废热气将热量传递给冷气,对冷气进行加热,使冷气温度升高,再通过加热器对冷气加热至干燥温度时,所消耗的能量将降低,实现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此外,换热过程中废热气不与冷气接触,可避免废热气中的杂质对冷气造成污染而影响后续印刷干燥的效果。2、设置搅拌机构,利用搅拌机构对换热筒内进行搅拌,由于换热筒中间部分的废热气距离空腔最远,其与冷气热交换最慢,而搅拌能够打破废热气的稳定流动,使全部的废热气都能够快速地与冷气进行热交换,提高热交换率,达到最大余热回收的效果。3、设置废气处理机构,由于干燥后的废热气中通常含有乙酸乙酯、醋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易燃易爆易腐蚀气体,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利用废气处理机构对从换热筒上第二出气口排出的废热气进行处理,达到除杂净化的效果,提高环境友好程度。进一步,所述套筒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限制冷气流动的阻隔板。设置阻隔板,可限制冷气在空腔中的流动,由于组隔板的阻挡,增加了冷气在空腔中的流动路程,从而延长了冷气在空腔中停留的时间,进而使冷气与废热气能够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提高了热交换率,从而达到最大余热回收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包括装有有机溶剂的反应桶和装有吸附剂的吸附箱,第二出气口与反应桶之间连通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伸入至有机溶剂中,反应桶与吸附箱之间连通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位于有机溶剂液面的上方。从第二出气口排出的废热气进入到反应桶内,由于第一导管伸入至有机溶剂中,因此废热气将从第一导管排出后充分地与有机溶剂接触,又由于废热气中含有乙酸乙酯、醋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易燃易爆易腐蚀气体,且这些气体均为有机物,因此通过相似相溶原理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空气与有机溶剂不溶,将通过第二导管进入到吸附箱中,通过吸附剂作用,进一步除去杂质和可能残留的乙酸乙酯、醋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气体;通过溶解和吸附的双重作用,提高废热气中杂质的处理能力,从而有效除杂,减少废热气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换热筒内的转轴,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机架上设有与吸附箱连通的箱体,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同轴连接的涡轮,箱体上设有排气孔。经吸附箱除杂后的废热气经进入到箱体内,然后从排气孔排出,过程中废热气在箱体中形成持续的气流,该气流将作为驱动力驱动涡轮转动,涡轮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换热筒内进行搅拌。设置箱体,对排出的废热气进行利用,使其作为驱动力驱动搅拌,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源,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而且该废热气是经废气处理机构净化后的,除去了杂质和乙酸乙酯、醋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易燃易爆易腐蚀性气体,在作为驱动力进行使用时,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此外,由于搅拌叶片具有一定体积和面积,因此在搅拌过程中会对换热筒内废热气的流动产生阻挡作用,使废热气在换热筒内停留的时间增长,从而使废热气能够充分地与冷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热交换率,即将废热气的热量最大程度地传递给冷气。进一步,所述吸附箱中设有弯曲的通道。设置通道,使废热气进入吸附箱后,进入到通道中,不直接与吸附剂接触,避免吸附剂中的杂质对废热气造成二次污染;而弯曲设置的通道,可增加废热气在吸附箱中的行程,使其能够充分地与吸附剂停留,从而使吸附剂能够更加彻底地将废热气中残留的有害气体除掉。进一步,所述套筒上包覆有保温层。设置保温层,减小热交换过程中热量的散失,最大程度地提高余热的回收效率,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面图;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印刷干燥箱1、第一进气口2、第一出气口3、换热筒4、转轴5、搅拌叶片6、第二进气口7、第二出气口8、反应桶9、吸附箱10、第一导管11、第二导管12、箱体13、涡轮14、排气孔15、通道16、套筒17、保温层18、空腔19、第三进气口20、第三出气口21、风机22、加热器23、阻隔板24。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印刷干燥箱1,印刷干燥箱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和第一出气口3。机架上设有供废热气流通的换热筒4,换热筒4内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上设有呈螺旋状的搅拌叶片6。换热筒4上设有第二进气口7和第二出气口8,第一出气口3与第二进气口7连通,第二出气口8连通有废气处理机构;废气处理机构包括装有有机溶剂的反应桶9和装有吸附剂的吸附箱10,本实施例中,有机溶剂为乙醇,吸附剂为活性炭;第二出气口8与反应桶9之间连通有第一导管11,第一导管11伸入至有机溶剂中,并靠近反应桶9底部,以便从第一导管11中流入反应桶9的废热气能够充分地与有机溶剂接触;反应桶9与吸附箱10之间连通有第二导管12,第二导管12位于有机溶剂液面的上方,废热气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空气将从第二导管12流出反应桶9;机架上固接有与吸附箱10连通的箱体13,箱体13内转动连接有与转轴5同轴连接的涡轮14,箱体13上设有排气孔15;吸附箱10中设有弯曲的通道16,第二导管12与通道16连通,废热气从反应桶9中流出后进入通道16流动时,吸附箱10中的活性炭将废热气中的杂质和残留的有害气体吸附掉。换热筒4上套接有套筒17,套筒17上包覆有保温层18,套筒17与换热筒4之间形成供冷气流通的空腔19,换热筒4与空腔19接触的部分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该材料为不锈钢,既能够起到很好的导热作用,又能够防止被废热气中的腐蚀性气体腐蚀;套筒17上设有第三进气口20和第三出气口21,第三进气口20靠近第二出气口8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印刷干燥箱,其特征在于:印刷干燥箱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机架上设有供废热气流通的换热筒,换热筒内设有搅拌机构,换热筒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连通有废气处理机构;换热筒上套接有套筒,套筒与换热筒之间形成供冷气流通的空腔,套筒上设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第三进气口连通有风机,第三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印刷干燥箱,其特征在于:印刷干燥箱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机架上设有供废热气流通的换热筒,换热筒内设有搅拌机构,换热筒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连通有废气处理机构;换热筒上套接有套筒,套筒与换热筒之间形成供冷气流通的空腔,套筒上设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第三进气口连通有风机,第三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加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限制冷气流动的阻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富美包装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