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4343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50
一种套筒成形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落料拉深,将坯料经第一次冲压成型,使坯料预成形,步骤B,进行第二次拉深,对步骤A冲压成型的坯料进行第二次冲压成型。步骤C,提供一个模具,对步骤B成型的坯料利用一次冲压行程完成所述法兰部成型,底面切除以及所述直筒部整形。步骤D,对步骤C成型的坯件进行铣削,成型直壁口部圆弧,完成所述套筒的最终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套筒成型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减少了成形工序及车底工序,也就减少了多工序成形对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同时提高了零件材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
,特别涉及一种套筒零件的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图1为一种发动机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该套筒所采用的材料为1Cr21Ni5Ti,材料厚度2mm。所述套筒1包括直筒部11和法兰部12,所述直筒部11和所述法兰部12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为2mm,所示直筒部11外径为40mm,所述法兰部12外径为50mm,所述直筒部11的底面为半径为233mm的圆弧面,圆弧面底部至所述法兰部12端面的高度为17.5mm,由于所述直筒部和所述法兰部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仅为2mm,因此目前采用多工序拉深、整形后冲切法兰边,再车削底部的加工工艺。图2为现有的制造图1的发动机套筒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现有的生产工艺顺序包括如下步骤:1、落料拉深:先冲裁出直径77mm的坯料,然后进行第一次冲压操作,使坯料预成形;2、冲切法兰:对第一次拉深后的坯料的法兰部份进行冲切修整;3、第二次拉深:使坯料的筒部的直径等于所述套筒1的所述直筒部11的直径,之后退火消除应力、恢复塑性;4、整形冲切法兰:整形到需要的圆角并冲切修整成型所述法兰部125、车底:车工去除底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壁厚为2mm,包括直筒部和法兰部,所述直筒部和所述法兰部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为2mm,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落料拉深,将坯料经第一次冲压成型,使坯料预成形,步骤B,进行第二次拉深,对步骤A冲压成型的坯料进行第二次冲压成型,保障有足够尺寸的翻边用于后继成型所述法兰部,且使整个坯料的高度达到待铣削阶段的坯料的高度;之后退火消除应力。步骤C,提供一个模具,对步骤B成型的坯料利用一次冲压行程完成所述法兰部成型,底面切除以及所述直筒部整形,所述模具包括同轴设置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的同轴设置的第一凸模和第一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壁厚为2mm,包括直筒部和法兰部,所述直筒部和所述法兰部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为2mm,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落料拉深,将坯料经第一次冲压成型,使坯料预成形,步骤B,进行第二次拉深,对步骤A冲压成型的坯料进行第二次冲压成型,保障有足够尺寸的翻边用于后继成型所述法兰部,且使整个坯料的高度达到待铣削阶段的坯料的高度;之后退火消除应力。步骤C,提供一个模具,对步骤B成型的坯料利用一次冲压行程完成所述法兰部成型,底面切除以及所述直筒部整形,所述模具包括同轴设置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的同轴设置的第一凸模和第一凹凸模,所述第一凹凸模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切边刃,第一凸模与第一凹凸模端面高度差H1比所述坯料高度H2小1mm,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以及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的同轴设置的第一凸凹模和第一凹模,所述第一凸凹模和所述第一凹模之间设置有可滑动的顶环,所述顶环下方设置有至少三个穿过所述下模板的顶杆。步骤D,对步骤C成型的坯件进行铣削,成型直壁口部圆弧,完成所述套筒的最终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使坯料的筒部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套筒的所述直筒部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第一凸模为杆状结构,所述第一凹凸模为环状结构,环绕所述第一凸模设置,所述第一凹凸模底部的内侧边缘具有半径为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又春姜嫄嫄郑学著马鑫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