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8409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利用共沉淀法制得了超顺磁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接着采用过硫酸钾进行改性后在其表面修饰一层聚丙烯酰胺,再通过聚丙烯酰胺中两个相邻的酰胺基团与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层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载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自1975年Porath首次提出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技术以来,亲和层析在蛋白质纯化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大多数原核生物表达的重组蛋白质末端都带有六聚组氨酸(也称为组氨酸标签,His-tag),科研人员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分离的原理为:利用蛋白质表面的氨基酸与金属离子亲和力的差异实现分离纯化。具体来看,过渡态金属离子能与氮、氧、硫等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当金属离子上有剩余的空轨道即可与蛋白质表面亲和力强的氨基酸(如组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等)的残基配位,从而使蛋白质结合在载体表面。与传统的亲和配体(如抗原-抗体)相比,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更稳定、更经济,且吸附效率更高,并且磁性金属螯合亲和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亲和分离带组氨酸标签的蛋白质或多肽,操作更加简便,层析材料可重复使用,可以一步实现蛋白质的纯化和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材料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载体、连接臂、螯合配体、金属离子。理想的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b)将纳米四氧化三铁加入到过硫酸钾水溶液中,接着将其与丙烯酰胺混合交联体系混合,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洗涤得到聚丙烯酰胺磁珠;(c)将聚丙烯酰胺磁珠与金属离子溶液混合,洗涤后分离得到载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磁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b)将纳米四氧化三铁加入到过硫酸钾水溶液中,接着将其与丙烯酰胺混合交联体系混合,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洗涤得到聚丙烯酰胺磁珠;(c)将聚丙烯酰胺磁珠与金属离子溶液混合,洗涤后分离得到载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磁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共沉淀法具体步骤如下:将铁盐和亚铁盐加入到水中,加热至50-80℃并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得到铁盐-亚铁盐溶液,调节铁盐-亚铁盐溶液的pH至碱性,反应0.5-1.5h后升温至70-85℃,接着陈化0.5-1.5h,最后过滤、洗涤;所述铁盐具体为氯化铁,所述亚铁盐具体为硫酸亚铁铵,铁盐-亚铁盐溶液中Fe3+与Fe2+的摩尔比为2:1,利用氨水调节铁盐-亚铁盐溶液的pH至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丙烯酰胺混合交联体系中丙烯酰胺、过硫酸钾、纳米四氧化三铁三者的质量比为3-10:0.2-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丙烯酰胺混合交联体系具体为含丙烯酰胺和交联剂的醇溶液,其中丙烯酰胺和交联剂的浓度分别为20-40g/L和2-10g/L,所述交联剂具体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恩杰曾凯刘泽文谢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