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的压缩机吸排气阀片优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321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的压缩机的吸排气阀片的优化方法,包括:第一步:测量待优化吸排气阀片头部的最大长度L1和最大宽度L2的值,分析压缩机吸排气阀片抗压能力与纵横比ε=L1/L2之间的关系,按照最佳纵横比的尺寸,对吸排气阀片的尺寸进行初步优化;第二步:测量最佳纵横比下待优化压缩机吸排气阀片的原始面积S,保证第一步确定的最佳纵横比不变的基础上,改变面积S,总结出压缩机吸排气阀片类面积比η=S/(L1*L2)之间的关系;抗压能力数值最大的值对应的类面积比η为最优类面积比,以最优类面积比对应的面积S及最佳纵横比的比例关系,设计阀片完成第二步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了实验验证;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压缩机的指导设计及寿命预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的压缩机吸排气阀片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的压缩机机吸排气阀片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气阀是活塞式压缩机的核心部件。因为在工作中,阀片会持续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破坏作用,外加上气阀本身的制作材料也不是完美无缺,因此气阀非常容易损坏,这将极大降低压缩机使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压缩机的阀片在压缩机的运转过程受流体力的作用不断的开启与关闭,持续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应力。阀片在压缩机的运转过程中,应力过分集中或冲击力响应时间过快都将导致阀片寿命缩短,而阀片的寿命直接影响着压缩机的可靠性,影响着系统维修成本和维修周期。因此,研究压缩机阀片受力与排气压力、电机转速、阀片结构及阀片行程等因素的关系,有利于寻找阀片的使用最佳条件和极限条件;同样地,可根据特定工况设计阀片结构从而使得应力分布更均匀,这对压缩机可靠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阀片的运动方式的基本数学模型已经被建立过,同时阀片的推力系数、流量系数等影响气阀效率的关键参数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对舌簧阀的结构设计和工作的计算机模拟以及动、静态测试等方面的研究也为后来的气阀的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的压缩机的吸排气阀片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测量待优化吸排气阀片头部的最大长度L1和最大宽度L2的值,通过应力试验分析压缩机吸排气阀片抗压能力与纵横比ε=L1/L2之间的关系,按照最佳纵横比的尺寸,对吸排气阀片的尺寸进行初步优化;第二步:测量最佳纵横比下待优化压缩机吸排气阀片的原始面积S,保证第一步确定的最佳纵横比不变的基础上,改变面积S,进而改变类面积比η=S/(L1*L2)的数值,面积S等梯度减小,每改变一次,通过应力实验分析并且总结出压缩机吸排气阀片类面积比η=S/(L1*L2)之间的关系;抗压能力数值最大的值对应的类面积比η为最优类面积比,以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的压缩机的吸排气阀片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测量待优化吸排气阀片头部的最大长度L1和最大宽度L2的值,通过应力试验分析压缩机吸排气阀片抗压能力与纵横比ε=L1/L2之间的关系,按照最佳纵横比的尺寸,对吸排气阀片的尺寸进行初步优化;第二步:测量最佳纵横比下待优化压缩机吸排气阀片的原始面积S,保证第一步确定的最佳纵横比不变的基础上,改变面积S,进而改变类面积比η=S/(L1*L2)的数值,面积S等梯度减小,每改变一次,通过应力实验分析并且总结出压缩机吸排气阀片类面积比η=S/(L1*L2)之间的关系;抗压能力数值最大的值对应的类面积比η为最优类面积比,以最优类面积比对应的面积S及最佳纵横比的比例关系,设计阀片完成第二步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的压缩机的吸排气阀片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测量待优化吸排气阀片的最大长度L1和最大宽度L2的初始值,然后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改变吸排气阀片头部的最大长度L1和最大宽度L2这两个尺寸,使纵横比从1开始,以0.01为单位,等梯度减小,每改变一次,就通过仿真记录一次该尺寸下的抗压能力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锋王静殷翔李明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