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316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以新鲜的茭白肉质茎为食料,在特制的培养盒中饲养二化螟幼虫,诱导幼虫化蛹和羽化后交配产卵。用该方法进行特定二化螟品系的周年保存和扩繁,品系保存时的幼虫饲养温度为26℃,世代历期为41.5天,仅需少量人工便可以维持1200头幼虫的群体规模;品系扩繁时的幼虫饲养温度为29℃,世代历期为32.4天,经过一代可以使群体规模扩大约40倍。上述的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操作简单,食料和器具取材容易,能够稳定地保存特定二化螟品系,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大量扩繁,快速为相关的试验研究提供状态一致的虫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繁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严重危害我国水稻的害虫之一。二化螟主要蛀食水稻的茎部和穗部,造成枯鞘、枯心以及白穗,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近些年来随着水稻品种和耕作制度的变化,二化螟的发生数量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除水稻外,二化螟还危害玉米、油菜、麦类和茭白等作物,成为农业的重要防治目标。为了提高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相应的基础研究和毒性试验必不可少,需要大量生长状态一致的二化螟个体作为实验材料。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存在遗传和生理的差异,会对部分试验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须要保存特定的二化螟品系并进行周年繁殖。对品系保存而言,要让世代历期相对较长,使周年的世代数减少,从而减轻工作量,并避免种群的快速退化。对品系扩繁而言,须要世代历期相对较短,才能快速获得大量个体以满足试验研究的需求。无论品系保存还是扩繁,都要求个体生长发育状态一致,并且保持较高的繁殖力。二化螟人工繁殖技术可以保存并扩繁大量状态一致的虫源,很早就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二化螟人工繁殖以食料和饲养环境为基础,不同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所用的食料上。二化螟的食料可以分为人工合成(或半合成)饲料和天然食料,其中人工饲料具有固定的配方,成分可以人为控制,有利于二化螟的周年饲养。天然食料是二化螟自然取食的植物,其中水稻稻苗应用最普遍,也有个别研究采用了茭白和荸荠。天然食料取材简单,但是在饲养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目前很少用于二化螟的大规模繁殖。除了食料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光周期等也会对二化螟的繁殖效果产生影响。在这些因素中,合适的温度对二化螟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相关的研究也较多。二化螟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7℃~29℃,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加快生长发育进程,但是温度过高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罗举等(罗举,张孝羲,翟保平,郭玉人,朱建华.高温对二化螟实验种群生长、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生态学报,2005,25(4):931-936)2005年的研究表明,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3℃时,二化螟的存活率和繁殖力下降;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6℃时,幼虫的历期明显延长。二化螟的人工繁殖方法有多种,都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在保证存活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个体质量和发育一致性,是此类技术优化改进的方向。茭白的肉质茎营养丰富,质地柔软,是繁殖二化螟的优良食料。孟凤霞(孟凤霞,吴孔明,高希武.利用茭白、荸荠及水稻饲养二化螟的技术研究.应用昆虫学报,2003,40(5):469-472)2003年的研究表明,用茭白饲养的二化螟幼虫历期和蛹历期比水稻和荸荠饲养的短。由于茭白被二化螟蛀食后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须要频繁更换食料和转移幼虫,会增加人工消耗和幼虫死亡,限制了茭白在二化螟大规模繁殖中的应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的繁殖方法以新鲜的茭白肉质茎为食料,在特制的培养盒中饲养二化螟幼虫,诱导幼虫化蛹和羽化后交配产卵。用该方法进行特定二化螟品系的周年保存和扩繁,品系保存时的幼虫饲养温度为26℃,世代历期为41.5天,仅需少量人工便可以维持1200头幼虫的群体规模;品系扩繁时的幼虫饲养温度为29℃,世代历期为32.4天,经过一代可以使群体规模扩大约40倍。上述的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操作简单,食料和器具取材容易,能够稳定地保存特定二化螟品系,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大量扩繁,快速为相关的试验研究提供状态一致的虫源。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新鲜的茭白肉质茎为食料饲养二化螟幼虫,诱导幼虫化蛹后放置到产卵箱中,羽化的成虫在水稻植株上配对产卵,并采集卵块。优选的,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温度为26~29℃。优选的,品系保存时,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温度为26~27℃。优选的,品系扩繁时,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温度为28~29℃。优选的,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化螟的卵块消毒后放入容器中,保持容器内的湿度,将所述容器放置在装有新鲜茭白的培养盒中孵化出一龄幼虫。更优选的,使用酒精进行所述消毒。更优选的,所述容器为离心管。(2)当茭白被幼虫蛀食导致腐烂变质后,在培养盒中放入新鲜的茭白吸引幼虫自动转移取食,然后将新鲜的茭白连同幼虫一起转移到新的培养盒中,并补充新鲜茭白,重复该步骤直至幼虫发育至6~7龄。优选的,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的湿度为70%~80%,光照周期14-16L:8-10D。优选的,所述诱导幼虫化蛹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培养盒中铺至少五层的吸水纸作为化蛹的场所,将停止进食的6~7龄幼虫吸引到吸水纸上化蛹。优选的,所述采集卵块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产卵箱中放置蛹和水稻植株,羽化的成虫在水稻上配对产卵,将附着卵块的水稻组织剪下获得卵块。优选的,所述羽化和所述产卵的条件为:温度27~28℃,湿度80%~90%,光照周期14-16L:8-10D。优选的,所述培养盒为带盖密封容器,所述培养盒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覆盖有金属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以新鲜的茭白肉质茎为食料,茭白肉质茎营养丰富,并且一年四季都能稳定供应,为二化螟的周年繁殖提供了保障。(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培养盒的盒盖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幼虫逃逸,开口的金属网发挥了透气和维持适宜湿度的作用。培养盒的容积超过1.2L,可以容纳较大规模的幼虫群体。(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在原有的茭白腐烂变质后,加入新鲜的茭白吸引幼虫取食,然后将幼虫连同新鲜茭白一起转移。这种食料更换方法可以转移绝大部分幼虫,简化了操作步骤,还能避免人工转移引起的幼虫非正常死亡。另外,这个方法可以将相同批次的幼虫一起转移,有利于提高个体生长发育的一致性。(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在培养盒中铺多层吸水纸为幼虫提供了充足的化蛹场所,吸水纸的透气性好,湿度较低,可以吸引高龄幼虫钻入夹层中化蛹。虫蛹在吸水纸中与食料隔离,可以避免病菌感染和被未化蛹的幼虫啃食,获得更高的存活率。吸水纸质地柔软,透光性好,因此对虫蛹的观察和收集都很简便。(5)一般最适二化螟繁殖的温度是27℃~2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在保存二化螟品系时采用26℃的条件饲养幼虫,延长了幼虫历期和世代历期,减少了周年的世代数和工作量,并且能避免种群的快速退化。温度的适当降低没有引起幼虫的滞育和休眠,在后续步骤中也表现出正常的化蛹、羽化以及产卵能力。本方法在扩繁二化螟品系时采用29℃的条件饲养幼虫,加快了发育进程,世代历期仅为32.4天,比大部分研究报导的历期要短。扩繁一代后昆虫群体规模可以扩大约40倍,能快速繁殖大量个体以满足试验研究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新鲜的茭白肉质茎为食料饲养二化螟幼虫,诱导幼虫化蛹后放置到产卵箱中,羽化的成虫在水稻植株上配对产卵,并采集卵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新鲜的茭白肉质茎为食料饲养二化螟幼虫,诱导幼虫化蛹后放置到产卵箱中,羽化的成虫在水稻植株上配对产卵,并采集卵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温度为26~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品系保存时,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温度为26~2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品系扩繁时,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温度为28~2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化螟品系的周年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化螟幼虫的饲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化螟的卵块消毒后放入容器中,保持容器内的湿度,将所述容器放置在装有新鲜茭白的培养盒中孵化出一龄幼虫;优选的,使用酒精进行所述消毒;优选的,所述容器为离心管;(2)当茭白被幼虫蛀食导致腐烂变质后,在培养盒中放入新鲜的茭白吸引幼虫自动转移取食,然后将新鲜的茭白连同幼虫一起转移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宙黄仁良毛毳曹丰生束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