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卓桐专利>正文

一种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316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通过除气后真空封装的方式直接阻断了自然发酵的反应源头,然后通过采用无铅低温玻璃粉和甲壳素粉烧结的特制玻璃基容器进行保藏来抗菌和灭毒;再通过严格的环境、蜂群筛选后,选择抗菌消毒的碳化杨木作为蜂群常居场所,再通过人工控温控制蜜蜂的活动周期,以达到每一周期的蜜组成均等的技术目的,同时通过真空无菌搅拌除气,极大地降低天然活性蜜内的氧气含量,抑制氧化酶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过多糖份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过氧化氢而导致仍含有高水含量的活性蜜失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纯天然的、抗发酵、纯净保藏、质量均一、活性良好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蜂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市面上销售的均是各种品目的浓缩蜂蜜,这种蜂蜜是经过加热浓缩后,其结晶核被破坏,所以浓缩蜜不结晶或很少结晶,看着更有卖相;浓缩蜜标的超高浓度,也吸引了不少人去买,觉得很浓的是好蜜,殊不知这种蜂蜜活性物质都被破坏了,作用大打折扣。浓缩蜜经高温浓缩后,活性物质都被破坏了,连最起码的润肠通便的作用都会很差,其他保健作用更是大打折扣,保健价值所剩无几。但如果不采用高温浓缩,一则天然蜂蜜易自然发酵后损坏,二则目前还没有一种阻止自然发酵、保藏纯净的现有技术。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纯天然的、抗发酵、纯净保藏、质量均一、活性良好的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纯天然的、抗发酵、纯净保藏、质量均一、活性良好的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蜂前准备①环境匹配:在河南省长葛市寻找木本花卉植株密度0.1株/m2-2株/m2、年均风速0.5m/s-0.8m/s的枣树林,作为养蜂场地;②蜂群匹配:从3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以地域对应中华蜜蜂蜂群为样本对象,寻找始终保持强群的天然蜂群,作为目标群落;③蜂巢匹配:以经碳化处理的、直径20cm-40cm、每段长50cm-70cm的枯死枣树主杆为蜂巢根基,将树皮去除、中部掏空、保留3cm-5cm的壁厚,然后将每段沿轴线切成两半,各作为一个蜂巢根基;④蜂房准备;准备四周均设置有推开式玻璃窗的、内置有温控装置、侧面靠近底部设置有通气孔的透明玻璃蜂房;⑤设备准备:准备以玻璃制作搅拌头的真空机械搅拌装置、准备真空烧结装置;⑥保藏容器原料准备:准备足量粒径5μm-8μm的D250玻璃粉与粒径10μm-20μm的甲壳素微粉按质量比19:1配比均匀的混合固体粉末,准备足量铅箔;2)保藏容器准备①以阶段1)步骤⑤准备的真空烧结装置为设备,以阶段1)步骤⑥准备的混合固体粉末为原料,以650℃-750℃的烧结温度,根据容器设计尺寸烧结成顶端开口的容器;3)育蜂①摘取阶段1)步骤②择取的目标群落中已发现有王台的天然蜂巢;②按每平方千米设置一个蜂房,每个天然蜂巢对应一个蜂房,每个蜂房内设置3个-5个蜂巢根基的配比,将步骤①获得的天然蜂巢人工移植到四面开窗的蜂房中,将所有蜂巢根基都靠近天然蜂巢设置,然后囚禁原蜂后,进行待原初始王台外端变为褐色后进行分台操作,将原初王台移至一个蜂巢根基中空鄣的中心位置,然后待天然蜂巢继续造出王台后重复操作,直至所有蜂巢根基中都有新王台孕育出蜂后且蜂群自然分群后,将天然蜂巢放回原位,然后将蜂巢根基分设在蜂房内靠窗位置并互相远离,静待蜂群自然发育;③待所有蜂群发育至原天然蜂巢族群数量的1/2-2/3后,取出所有人工蜂脾内的2/3初酿水蜜并丢弃,然后开启蜂房的温控装置、关闭窗户、保持通气孔畅通,控制蜂房内温度18℃-22℃,持续1天时间,然后关闭温控装置、打开窗户,进入第一个收获周期;④以每5-7天开放1天封闭为一个周期,高流蜜期以每次封闭日结束后次日清晨7:00-8:00,以2/3-3/4的取蜜量取蜜,高流蜜期每个封闭日均重复步骤③的温控操作,在缺蜜期不取蜜并酌情人工饲养,获得高均等原蜜;4)后处理①将阶段3)步骤④获得的高均等原蜜置于阶段1)步骤⑤准备的真空机械搅拌装置中,以20rpm/min-25rpm/min的搅拌速率、0.5Pa-2Pa的真空度下持续搅拌2h-2.5h,在该真空环境下灌入阶段2)步骤①准备的顶端开口的容器中,然后同样在0.5Pa-2Pa的真空环境下采用阶段1)步骤⑥准备的铝箔密封,即获得所需纯净保藏的活性蜂蜜。与现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选择在河南选择植株密度0.1株/m2-2株/m2、年均风速0.5m/s-0.8m/s的枣树林,其一是由于该处的枣花质量较高、干湿适度,另外也是由于这样的植株密度、风速对应的环境相对恶劣,在其中生存的蜂群必然为较强群,适宜长久地驯养,尤其是天然蜂。(2)选择枣树干作为筑巢之地,能更好地契合所处的自然环境,利于蜂群自然存在。(3)本专利技术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利用蜂蜜中的氧化酶会然后产生过氧化氢而不会腐坏变质的原理进行简单保藏(即直接采用容器封装),一则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仍会不断缓慢侵蚀蜂蜜以致其实际活性效果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二则真正天然的活性蜜其自然发酵的速度也会很快,现有技术虽然保证了一定的保质期及不会自然发酵,但同样其活性也大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通过除气后真空封装的方式直接阻断了自然发酵的反应源头,然后通过采用无铅低温玻璃粉和甲壳素粉烧结的特制玻璃基容器进行保藏来抗菌和灭毒,从另一个技术角度防止了本专利技术活性蜜的变质。(4)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创意为温控控质,现有技术中,无论什么技术都不会这样做,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采蜜量,但事实上,为保证蜂蜜的品质及后期加工的可实现性,为使成品蜜处理后仍在长时间内具有相当的活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严格控制蜂群的活动周期,使得每一周期内获取的蜜成分相对一致(每一个周期的第一天产和蜜都经过长时间酿造水含量最后,而最后一天的都是水含量50%左右的水蜜,经过一天的纯酿造期,然后搅拌均匀后本专利技术最终获得的是水含量18%左右的熟蜜,只有经过真空除气后立即灌封,利用酿蜜过程中产生的浮于蜜质表面的过氧化氢杀菌并自然保质,才能使具有较高水含量的蜜质保持充分的活性,又不会因为水含量过高而影响口感和加快发酵变质),这是本专利技术作为一个成熟工业化食品生产所必须的品控基础。(5)选择封闭日后次日清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唯一取蜜期并不是随意选择的时间,通过申请人长期采蜜的经验,对于中华蜜蜂而言,在高流蜜期,清晨取蜜不但不会影响蜜蜂族群的生存,反而会促使蜂群更具活性,也更不易闹分蜂,同时封闭日的一天并不是仅仅用于分割周期以获得质量更均等的蜂蜜,而是为使已产出的蜜更加成熟、波美度更高,更难得的是这样做不同于现有技术通过高温浓缩造假获得的高波美度,而是人工操作下通过蜜蜂的天然特性自然获得的波美度,其原理在于申请人的一个偶然发现:秋季中期蜜蜂仍有少量产蜜,虽然产量很低但蜜品质很高,经长期观察发现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18℃-22℃温度期间,蜜蜂会减少外出,但又不至于像温度过低时要抱团取暖,大部分蜜蜂都是在蜂脾内静伏并酿蜜,虽然原蜜消耗更大,但蜜的成熟度大大增加,是以本专利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高流蜜期同样获得高品质的高蜜酶活性蜜。(6)选用原产地的中华蜜蜂而不是产蜜量更大、生存能力更强的意蜂(意大利进口蜜蜂,目前国内人工蜂种的主选),主要是由于根据研究发现,中华蜜蜂本身的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共所产蜜量虽少,但活性更高、保健效果更加明显,更何况对于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来说,如无中华蜜蜂授粉,必然影响生存,中国许多植物繁衍下来,中华蜜蜂功不可没,中华蜜蜂为苹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是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区域实现长久连续生产作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育蜂前准备①环境匹配:在河南省长葛市寻找木本花卉植株密度0.1株/m2‑2株/m2、年均风速0.5m/s‑0.8m/s的枣树林,作为养蜂场地;②蜂群匹配:从3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以地域对应中华蜜蜂蜂群为样本对象,寻找始终保持强群的天然蜂群,作为目标群落;③蜂巢匹配:以经碳化处理的、直径20cm‑40cm、每段长50cm‑70cm的枯死枣树主杆为蜂巢根基,将树皮去除、中部掏空、保留3cm‑5cm的壁厚,然后将每段沿轴线切成两半,各作为一个蜂巢根基;④蜂房准备;准备四周均设置有推开式玻璃窗的、内置有温控装置、侧面靠近底部设置有通气孔的透明玻璃蜂房;⑤设备准备:准备以玻璃制作搅拌头的真空机械搅拌装置、准备真空烧结装置;⑥保藏容器原料准备:准备足量粒径5μm‑8μm的D250玻璃粉与粒径10μm‑20μm的甲壳素微粉按质量比19:1配比均匀的混合固体粉末,准备足量铅箔;2)保藏容器准备①以阶段1)步骤⑤准备的真空烧结装置为设备,以阶段1)步骤⑥准备的混合固体粉末为原料,以650℃‑750℃的烧结温度,根据容器设计尺寸烧结成顶端开口的容器;3)育蜂①摘取阶段1)步骤②择取的目标群落中已发现有王台的天然蜂巢;②按每平方千米设置一个蜂房,每个天然蜂巢对应一个蜂房,每个蜂房内设置3个‑5个蜂巢根基的配比,将步骤①获得的天然蜂巢人工移植到四面开窗的蜂房中,将所有蜂巢根基都靠近天然蜂巢设置,然后囚禁原蜂后,进行待原初始王台外端变为褐色后进行分台操作,将原初王台移至一个蜂巢根基中空鄣的中心位置,然后待天然蜂巢继续造出王台后重复操作,直至所有蜂巢根基中都有新王台孕育出蜂后且蜂群自然分群后,将天然蜂巢放回原位,然后将蜂巢根基分设在蜂房内靠窗位置并互相远离,静待蜂群自然发育;③待所有蜂群发育至原天然蜂巢族群数量的1/2‑2/3后,取出所有人工蜂脾内的2/3初酿水蜜并丢弃,然后开启蜂房的温控装置、关闭窗户、保持通气孔畅通,控制蜂房内温度18℃‑22℃,持续1天时间,然后关闭温控装置、打开窗户,进入第一个收获周期;④以每5‑7天开放1天封闭为一个周期,高流蜜期以每次封闭日结束后次日清晨7:00‑8:00,以2/3‑3/4的取蜜量取蜜,高流蜜期每个封闭日均重复步骤③的温控操作,在缺蜜期不取蜜并酌情人工饲养,获得高均等原蜜;4)后处理①将阶段3)步骤④获得的高均等原蜜置于阶段1)步骤⑤准备的真空机械搅拌装置中,以20rpm/min‑25rpm/min的搅拌速率、0.5Pa‑2Pa的真空度下持续搅拌2h‑2.5h,在该真空环境下灌入阶段2)步骤①准备的顶端开口的容器中,然后同样在0.5Pa‑2Pa的真空环境下采用阶段1)步骤⑥准备的铝箔密封,即获得所需纯净保藏的活性蜂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蜂蜜的获取和纯净保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育蜂前准备①环境匹配:在河南省长葛市寻找木本花卉植株密度0.1株/m2-2株/m2、年均风速0.5m/s-0.8m/s的枣树林,作为养蜂场地;②蜂群匹配:从3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以地域对应中华蜜蜂蜂群为样本对象,寻找始终保持强群的天然蜂群,作为目标群落;③蜂巢匹配:以经碳化处理的、直径20cm-40cm、每段长50cm-70cm的枯死枣树主杆为蜂巢根基,将树皮去除、中部掏空、保留3cm-5cm的壁厚,然后将每段沿轴线切成两半,各作为一个蜂巢根基;④蜂房准备;准备四周均设置有推开式玻璃窗的、内置有温控装置、侧面靠近底部设置有通气孔的透明玻璃蜂房;⑤设备准备:准备以玻璃制作搅拌头的真空机械搅拌装置、准备真空烧结装置;⑥保藏容器原料准备:准备足量粒径5μm-8μm的D250玻璃粉与粒径10μm-20μm的甲壳素微粉按质量比19:1配比均匀的混合固体粉末,准备足量铅箔;2)保藏容器准备①以阶段1)步骤⑤准备的真空烧结装置为设备,以阶段1)步骤⑥准备的混合固体粉末为原料,以650℃-750℃的烧结温度,根据容器设计尺寸烧结成顶端开口的容器;3)育蜂①摘取阶段1)步骤②择取的目标群落中已发现有王台的天然蜂巢;②按每平方千米设置一个蜂房,每个天然蜂巢对应一个蜂房,每个蜂房内设置3个-5个蜂巢根基的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桐
申请(专利权)人:李卓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