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溶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79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溶样装置包括储液室,用于盛放清洗液;环形储液池,环形储液池位于储液室的下方;离心导管,离心导管的第一端与储液室相连通,离心导管的第二端与环形储液池相连通,环形储液池用于收集从离心导管内流出的液体;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与储液室相连接,动力系统可驱动储液室转动以带动环形储液池和离心导管同步转动。有效地加快了清洗液的流速,从而缩短了对样品的清洗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起来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溶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心溶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沉积岩总有机碳的测定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测定过程中,采用稀盐酸提取出样品中的无机盐,再将样品在高温氧气流中燃烧,使总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经红外检测器检测并给出总有机碳的含量。而在进行这项实验对储层岩石的总有机碳的评价过程中,需要将岩样粉末装入碳硫分析专用瓷坩埚内,并置于60℃~80℃的电热板上不断缓慢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至少反应2小时以上。在上述反应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将稀盐酸加入洗瓶,不断的向瓷坩埚中加入稀盐酸以完成溶样过程。然后再向瓷坩埚中不断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至少清洗24小时,完成洗酸过程。现有技术中的溶样过程极其繁琐,碳硫分析专用瓷坩埚会不断渗漏反应液或水,每隔十分钟左右就需要人工添加一次,过程繁琐。并且,在加酸过程中,需要保证岩样中的无机碳与盐酸充分反应,来使有机碳含量测试结果准确。该过程需要充分发生反应,耗时较长,并且人为操作过程中将岩样样品冲出坩埚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导致岩样总有机碳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溶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溶样过程繁琐、溶样时间长、测量结果不可靠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离心溶样装置,包括:储液室,用于盛放清洗液;环形储液池,环形储液池位于储液室的下方;离心导管,离心导管的第一端与储液室相连通,离心导管的第二端与环形储液池相连通,环形储液池用于收集从离心导管内流出的液体;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与储液室相连接,动力系统可驱动储液室转动以带动环形储液池和离心导管同步转动。进一步地,储液室位于环形储液池的中部位置处,离心导管为多个,多个离心导管沿环形储液池的周向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离心导管为四个。进一步地,离心导管内设置有瓷坩埚。进一步地,离心导管倾斜地设置于储液室和环形储液池之间,离心导管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瓷坩埚的台阶。进一步地,瓷坩埚为多个,多个瓷坩埚沿离心导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动力系统包括:底座;驱动部,设置于底座上;转轴,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座上,转轴的第一端与驱动部的输出轴相连通,转轴的第二端与储液室相连接以支撑储液室,驱动部可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储液室做圆周运动,以加速清洗液进入离心导管内进行清洗作业。进一步地,驱动部为驱动电机。进一步地,底座为圆形结构,转轴设置于底座的圆心处。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离心导管的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夹角为直角。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环形储液池的上方设置用于盛放清洗液的储液室,通过动力系统驱动储液室转动以带动环形储液池和离心导管同步转动实现离心。这样设置有效地加快了清洗液的流速,从而缩短了对样品的清洗时间。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起来安全可靠。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离心溶样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离心溶样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离心导管;2、环形储液池;3、瓷坩埚;4、台阶;5、储液室;6、转轴;7、底座。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溶样装置。具体地,该离心溶样装置包括储液室5、环形储液池2、离心导管1和动力系统。储液室5用于盛放清洗液。环形储液池2位于储液室5的下方。离心导管1的第一端与储液室5相连通,离心导管1的第二端与环形储液池2相连通,环形储液池2用于收集从离心导管1内流出的液体。动力系统与储液室5相连接,动力系统可驱动储液室5转动以带动环形储液池2和离心导管1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在环形储液池的上方设置用于盛放清洗液的储液室,通过动力系统驱动储液室转动以带动环形储液池和离心导管同步转动实现离心。这样设置有效地加快了清洗液的流速,从而缩短了对样品的清洗时间。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起来安全可靠。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液刚开始时可以是稀盐酸,当溶样过程已经把样品中的无机盐提取出时,可以将储液室中的稀盐酸换成蒸馏水或是离子水对实验样品进行清洗。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室5位于环形储液池2的中部位置处,离心导管1为多个,多个离心导管1沿环形储液池2的周向间隔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离心溶样装置的离心效率。优选地,离心导管1为四个。相邻两个离心导管1的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夹角为直角。其中,离心导管1内设置有瓷坩埚3。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对样品的离心效果。当然,在保证样品很好的放置于离心导管1内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在离心导管1内进行离心作业。离心导管1倾斜地设置于储液室5和环形储液池2之间,离心导管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瓷坩埚3的台阶4。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瓷坩埚3的安装可靠性。优选地,瓷坩埚3为多个,多个瓷坩埚3沿离心导管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动力系统包括底座7、驱动部和转轴6。驱动部设置于底座7上。转轴6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座7上,转轴6的第一端与驱动部的输出轴相连通,转轴6的第二端与储液室5相连接以支撑储液室5,驱动部可驱动转轴6转动以带动储液室5做圆周运动,以加速清洗液进入离心导管1内进行清洗作业。其中,驱动部为驱动电机。底座7为圆形结构,转轴6设置于底座7的圆心处。这样设置能够通过离心的方法加速与岩样反应的酸液循环,并且保证与岩样反应的酸液浓度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可以同时放置多个装有样品的坩埚,达到增加溶样效率的目的。具体地,离心溶样装置结构包括离心导管1,环形储液池2,瓷坩埚3,台阶4,储液室5,转轴6,底座,的储液室5内部可以盛放清洗液或酸,底部与离心导管1连通,酸或者清洗液可以以一定速率向离心导管中漏出,的瓷坩埚3盛放在离心导管1内部,离心导管1内壁设有台阶4,能够固定瓷坩埚3,的离心导管外端连接环形储液池2,从坩埚渗滤过的液体被临时储存在环形储液池2内。的储液室5底部与转轴6连接,的底座和动力系统能够驱动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储液室5旋转。通过旋转离心,加速酸液渗滤过瓷坩埚3的过程,进而加速溶样。这样设置保证试验样品例如沉积岩的碎末不会随着酸液或蒸馏水的溜走而流失,从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室(5),用于盛放清洗液;环形储液池(2),所述环形储液池(2)位于所述储液室(5)的下方;离心导管(1),所述离心导管(1)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液室(5)相连通,所述离心导管(1)的第二端与所述环形储液池(2)相连通,所述环形储液池(2)用于收集从所述离心导管(1)内流出的液体;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储液室(5)相连接,所述动力系统可驱动所述储液室(5)转动以带动所述环形储液池(2)和所述离心导管(1)同步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室(5),用于盛放清洗液;环形储液池(2),所述环形储液池(2)位于所述储液室(5)的下方;离心导管(1),所述离心导管(1)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液室(5)相连通,所述离心导管(1)的第二端与所述环形储液池(2)相连通,所述环形储液池(2)用于收集从所述离心导管(1)内流出的液体;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储液室(5)相连接,所述动力系统可驱动所述储液室(5)转动以带动所述环形储液池(2)和所述离心导管(1)同步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室(5)位于所述环形储液池(2)的中部位置处,所述离心导管(1)为多个,多个所述离心导管(1)沿所述环形储液池(2)的周向间隔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导管(1)为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导管(1)内设置有瓷坩埚(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导管(1)倾斜地设置于所述储液室(5)和所述环形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忠林中月马俯波符超于鹏宋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