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凝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73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冷凝汽器,包括散热管束和空冷风机,空冷风机用于吹出冷却风以对散热管束降温,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导风装置,导风装置位于空冷风机的出风口,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结构,导风结构用于对冷却风进行导向以使冷却风朝向散热管束流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冷凝汽器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冷凝汽器
本技术涉及空冷凝汽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冷凝汽器。
技术介绍
直接空冷机组的空冷凝汽器的冷却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盛夏时节,空冷凝汽器冷却效率低已经成为机组接带负荷的瓶颈。经研究发现,空冷凝汽器冷却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的风场分布不均匀。即,在空冷凝汽器内,大直径空冷风机送入的冷却风的风场不均匀,风机叶片边缘出风速度最快,出风量最大,风机中心部位几乎不出风。这样造成冷却风不是垂直流向空冷凝汽器的散热管束的表面,而是切向流过其表面。这造成流经空冷凝汽器的散热管束的下部的冷却风很少,大部分冷却风从空冷凝汽器上部经散热管束进入大气,所以空冷凝汽器上部的冷却风的量远大于下部的冷却风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冷凝汽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冷凝汽器冷却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冷凝汽器,包括散热管束和空冷风机,空冷风机用于吹出冷却风以对散热管束降温,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导风装置,导风装置位于空冷风机的出风口,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结构,导风结构用于对冷却风进行导向以使冷却风朝向散热管束流动。进一步地,导风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导风结构具有对冷却风进行导向的导风位置以及封闭出风口的封闭位置。进一步地,导风结构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排列设置,多个导风板配合移动,以封闭出风口或对冷却风进行导向。进一步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组和第二导风组,第一导风组和第二导风组间隔设置在空冷风机的转轴的两侧,第一导风组和第二导风组均包括导风板,第一导风组中的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与第二导风组中的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不同。进一步地,导风结构还包括:第三导风组和第四导风组,第三导风组和第四导风组位于第一导风组和第二导风组之间,第三导风组和第四导风组均包括导风板,第三导风组中的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与第四导风组中的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不同。进一步地,第三导风组为两个,第四导风组为两个,两个第三导风组间隔设置以避让转轴,两个第四导风组间隔设置以避让转轴。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组和第二导风组相对于通过转轴的轴线的预定平面对称设置,第三导风组和第四导风组相对于预定平面对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组中的导风板的长度大于第三导风组中的导风板的长度。进一步地,导风装置还包括:驱动结构;支架,多个导风板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其中,第三导风组和第四导风组中的导风板通过自身重力以及冷却风的吹动实现转动,第一导风组和第二导风组中的导风板通过驱动结构的驱动实现转动。进一步地,导风板的导风面为弧形面。进一步地,导风装置还包括:支架,多个导风板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多个导风板中的至少部分导风板转动。进一步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多个导风板中的至少部分导风板分别与第一板体铰接;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铰接的多个导风板均与第二板体铰接;驱动部,驱动部用于带动第二板体移动。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电动推杆,设置在支架上;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板体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电动推杆铰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板体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铰接。进一步地,导风装置还包括:限位结构,设置在支架上,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板体的移动距离。进一步地,散热管束中的多个管体划分为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一管组中的多个管体排列设置,第二管组中的多个管体排列设置,第一管组中的多个管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管组中的多个管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空冷风机与导风装置均位于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之间。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空冷凝汽器中的空冷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导风装置,这样可通过导风装置中的导风结构对空冷风机吹出的冷却风进行导向,以使冷却风朝向散热管束,这样使得冷却风在空冷凝汽器内的分布更加均匀,增加了垂直吹向散热管束的风量,从而可以提高空冷凝汽器的冷却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空冷凝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在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散热管束;11、第一管组;12、第二管组;20、空冷风机;30、导风结构;31、导风板;32、第一导风组;33、第二导风组;34、第三导风组;35、第四导风组;40、支架;51、第一板体;52、第二板体;53、电动推杆;54、第一连杆;55、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冷凝汽器,包括散热管束10和空冷风机20,空冷风机20用于吹出冷却风以对散热管束10降温,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导风装置,导风装置位于空冷风机20的出风口,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结构30,导风结构30用于对冷却风进行导向以使冷却风朝向散热管束10流动。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空冷凝汽器中的空冷风机20的出风口处设置导风装置,这样可通过导风装置中的导风结构30对空冷风机20吹出的冷却风进行导向,以使冷却风朝向散热管束10流动,这样使得冷却风在空冷凝汽器内的分布更加均匀,增加了垂直吹向散热管束10的风量,从而可以提高空冷凝汽器的冷却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30可活动地设置,导风结构30具有对冷却风进行导向的导风位置以及封闭出风口的封闭位置。这样在空冷风机20运行时导风结构30移动到导风位置可对冷却风进行导向;当空冷凝汽器发生冻结时,导风结构30移动到封闭位置可将出风口封闭,从而可以加快散热管束10解冻。在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30包括多个导风板31,多个导风板31排列设置,多个导风板31配合移动,以封闭出风口或对冷却风进行导向。如图2所示,导风结构30包括:第一导风组32和第二导风组33,第一导风组32和第二导风组33间隔设置在空冷风机20的转轴的两侧,第一导风组32和第二导风组33均包括导风板31,第一导风组32中的导风板31的导风方向与第二导风组33中的导风板31的导风方向不同。这样可分别通过第一导风组32中的导风板31和第二导风组33中的导风板31将风引导到不同位置,从而提高冷却风与散热管束10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进一步地,导风结构30还包括:第三导风组34和第四导风组35,第三导风组34和第四导风组35位于第一导风组32和第二导风组33之间,第三导风组34和第四导风组35均包括导风板31,第三导风组34中的导风板31的导风方向与第四导风组35中的导风板31的导风方向不同。这样可通过第三导风组34中的导风板31以及与第四导风组35中的导风板31对冷却风进行导向。其中,第三导风组34的导风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冷凝汽器,包括散热管束(10)和空冷风机(20),所述空冷风机(20)用于吹出冷却风以对所述散热管束(10)降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位于所述空冷风机(20)的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结构(30),所述导风结构(30)用于对所述冷却风进行导向以使所述冷却风朝向所述散热管束(10)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冷凝汽器,包括散热管束(10)和空冷风机(20),所述空冷风机(20)用于吹出冷却风以对所述散热管束(10)降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位于所述空冷风机(20)的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结构(30),所述导风结构(30)用于对所述冷却风进行导向以使所述冷却风朝向所述散热管束(10)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30)可活动地设置,所述导风结构(30)具有对所述冷却风进行导向的导风位置以及封闭所述出风口的封闭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30)包括多个导风板(31),多个所述导风板(31)排列设置,多个所述导风板(31)配合移动,以封闭所述出风口或对所述冷却风进行导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冷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30)包括:第一导风组(32)和第二导风组(33),所述第一导风组(32)和所述第二导风组(33)间隔设置在所述空冷风机(20)的转轴的两侧,所述第一导风组(32)和所述第二导风组(33)均包括所述导风板(31),所述第一导风组(32)中的所述导风板(31)的导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导风组(33)中的所述导风板(31)的导风方向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冷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30)还包括:第三导风组(34)和第四导风组(35),所述第三导风组(34)和所述第四导风组(35)位于所述第一导风组(32)和所述第二导风组(33)之间,所述第三导风组(34)和所述第四导风组(35)均包括所述导风板(31),所述第三导风组(34)中的所述导风板(31)的导风方向与所述第四导风组(35)中的所述导风板(31)的导风方向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冷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风组(34)为两个,所述第四导风组(35)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导风组(34)间隔设置以避让所述转轴,两个所述第四导风组(35)间隔设置以避让所述转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冷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32)和所述第二导风组(33)相对于通过所述转轴的轴线的预定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导风组(34)和所述第四导风组(35)相对于所述预定平面对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冷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32)中的所述导风板(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导风组(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逢张渊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