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61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包括工作台、脚垫、蓄电池、电源接头、控制面板、机架、第一电机、第一丝杆、滑动架、第二电机、钻头、皮带、双向调节装置、转动机构、转盘和装夹机构,通过在工作台内侧夹层前端安装了转动机构,第五电机工作后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啮合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由传动轴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再通过其外侧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由从动轮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其转动轴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其上端的装夹机构进行转动,使电路板工件的位置进行转动调节,配合钻头转动进行打孔工作,增加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简称为PCB、FPC线路板,它是作为电路传导的一种媒介,用于不同电子元件之间电路的传递,其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而电路板在生产加工时,需要用到打孔设备对板体上进行打孔,才能方便电子元件的安装,而打孔设备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尤为重要,才能保证电路板打孔的精确度,减少电路板生产时的报废率。然而,现有的打孔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打孔设备,打孔用的钻头只能单一的进行升降调节,灵活性较差。2、现有的打孔设备,电路板工件装夹的稳定性较差,且无法根据情况调节,无法适应不用大小尺寸的电路板工件。3、现有的打孔设备,电路板工件在装夹好后,无法进行转动调节位置,使打孔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该装置包括工作台、脚垫、蓄电池、电源接头、控制面板、机架、第一电机、第一丝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包括工作台(1)、脚垫(2)、蓄电池(3)、电源接头(4)、控制面板(5)、机架(7)、第一电机(8)、第一丝杆(9)、滑动架(10)、第二电机(11)、钻头(12)和皮带(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调节装置(6)、转动机构(14)、转盘(15)和装夹机构(16),所述脚垫(2)设置有四个,在工作台(1)底部四角对称分布,所述蓄电池(3)通过螺丝安装在工作台(1)内侧夹层右部,所述电源接头(4)插接在蓄电池(3)后端,所述控制面板(5)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1)前端右侧,所述双向调节装置(6)底部通过铆钉安装在工作台(1)顶端右部,所述机架(7)底部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包括工作台(1)、脚垫(2)、蓄电池(3)、电源接头(4)、控制面板(5)、机架(7)、第一电机(8)、第一丝杆(9)、滑动架(10)、第二电机(11)、钻头(12)和皮带(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调节装置(6)、转动机构(14)、转盘(15)和装夹机构(16),所述脚垫(2)设置有四个,在工作台(1)底部四角对称分布,所述蓄电池(3)通过螺丝安装在工作台(1)内侧夹层右部,所述电源接头(4)插接在蓄电池(3)后端,所述控制面板(5)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1)前端右侧,所述双向调节装置(6)底部通过铆钉安装在工作台(1)顶端右部,所述机架(7)底部通过铆钉垂直安装在双向调节装置(6)上端,所述第一电机(8)底侧四角通过铆钉垂直安装在机架(7)顶部,所述第一丝杆(9)竖直设置在机架(7)内侧,且该第一丝杆(9)顶部与第一电机(8)底部输出轴进行焊接,所述滑动架(10)设置在机架(7)前端,且该滑动架(10)后端的螺套与第一丝杆(9)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底侧四角通过铆钉安装在滑动架(10)顶端右侧,所述钻头(12)呈麻花状,且该钻头(12)顶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滑动架(10)前端,所述第二电机(11)底部输出轴外侧的转轮通过皮带(13)与钻头(12)顶部转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14)四角通过螺栓安装在工作台(1)内侧夹层左部,所述转盘(15)上端呈圆形且设置在工作台(1)顶端左侧,所述装夹机构(16)底部四周通过铆钉安装在转盘(15)表面横向中部,所述双向调节装置(6)由纵向调节机构(61)和横向调节机构(62)组成,所述纵向调节机构(61)底端通过铆钉安装在工作台(1)顶端右侧,所述横向调节机构(62)底部通过铆钉安装在纵向调节机构(61)上端,且该横向调节机构(62)上端与机架(7)底部通过铆钉进行垂直固定,所述电源接头(4)与控制面板(5)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1)均通过控制面板(5)内部微处理器与控制面板(5)进行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机构(61)由第三电机(611)、第二丝杆(612)、第一滑动块(613)、移动板(614)和第一滑轨(615)组成,所述第三电机(611)底侧嵌入在工作台(1)顶端右侧凹槽内侧且连接处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第二丝杆(612)后端与第三电机(611)前端输出轴进行螺纹连接,且该第二丝杆(612)前端通过轴座固定在工作台(1)上端,所述第一滑动块(613)内侧与第二丝杆(612)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614)设置在第二丝杆(612)上端,且第一滑动块(613)顶部通过螺钉安装在移动板(614)底端右侧,所述第一滑轨(615)通过螺钉安装在工作台(1)上端,所述移动板(614)底部前后两侧通过滑块与第一滑轨(615)上端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611)通过控制面板(5)内部微处理器与控制面板(5)进行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路板加工用高效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机构(62)由底板(621)、定位板(622)、第四电机(623)、第三丝杆(624)、第二滑动块(625)、第二滑轨(626)和连接板(627)组成,所述底板(621)底部通过螺钉安装在移动板(614)顶端中部,所述定位板(622)后端通过螺钉垂直与底板(621)前端垂直固定,所述第四电机(623)前端底侧通过铆钉安装在底板(621)后端,所述第三丝杆(624)后端与第四电机(623)前端输出轴进行螺纹连接,且该第三丝杆(624)前端通过轴承与定位板(622)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625)内侧与第三丝杆(624)外侧进行螺纹连接,且该第二滑动块(625)顶部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板(627)底端中部,所述第二滑轨(626)设置与两条,且该第二滑轨(626)顶端从前往后通过三根螺钉安装在移动板(614)上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627)底侧左右两端均通过两块滑块与第二滑轨(626)上端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623)通过控制面板(5)内部微处理器与控制面板(5)进行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宝顿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