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421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包括缸体本体、冷却环;缸体本体内设置有沿缸体本体轴向运动的活塞;在缸体本体的侧壁内设置有中空的冷却腔;冷却腔呈圆筒形结构;冷却环呈圆环形,为多个,沿冷却腔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在冷却环内部沿水冷环长度方向设置有冷却水道;在冷却环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冷却水道的两端连接;在冷却环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凸出冷却环的表面;在冷却环的下表面设置有与O形密封圈配合的环形槽;在环形槽与缸体本体的内侧壁的缝隙间填充有导热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水循环效率高,冷却散热效果好,结构强度好,不易变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缸体的散热主要通过风冷或水冷等实现其温度的降低。这种结构的散热系统,散热性能较差,无法将缸体产生的热量快速散热至环境中,易造成爆缸现象,严重影响驾驶安全。现有的汽车发动机活塞缸体主要通过水冷进行散热,在缸体侧壁内开设中空腔体,通过填充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形成水套,也有部分缸体采用螺旋结构的水套。通过水套进行冷却的话,水循环效率低,散热效果差,同时缸体强度差,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采用多个排列设置冷却环,实现缸体本体的水冷,水循环效率高,结构强度好,解决了通过现有水套结构进行冷却,存在水循环效率低,散热效果差,同时缸体强度差,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包括缸体本体、冷却环;所述缸体本体内设置有沿所述缸体本体轴向运动的活塞;在所述缸体本体的侧壁内设置有中空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呈圆筒形结构;所述冷却环呈圆环形,为多个,沿所述冷却腔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本体、冷却环;所述缸体本体内设置有沿所述缸体本体轴向运动的活塞;在所述缸体本体的侧壁内设置有中空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呈圆筒形结构;所述冷却环呈圆环形,为多个,沿所述冷却腔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冷却环内部沿所述冷却环长度方向设置有冷却水道;在所述冷却环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水道的两端连接;在所述冷却环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O形密封圈,所述O形密封圈凸出所述冷却环的表面;在所述冷却环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O形密封圈配合的环形槽;在所述冷却环与所述缸体本体的内侧壁的缝隙间填充有导热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本体、冷却环;所述缸体本体内设置有沿所述缸体本体轴向运动的活塞;在所述缸体本体的侧壁内设置有中空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呈圆筒形结构;所述冷却环呈圆环形,为多个,沿所述冷却腔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冷却环内部沿所述冷却环长度方向设置有冷却水道;在所述冷却环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水道的两端连接;在所述冷却环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O形密封圈,所述O形密封圈凸出所述冷却环的表面;在所述冷却环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O形密封圈配合的环形槽;在所述冷却环与所述缸体本体的内侧壁的缝隙间填充有导热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王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优佩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