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21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于桥墩表面的碳纤维布,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布远离桥墩一侧的不锈钢网和粘接于所述不锈钢网远离桥墩一侧的油毡,所述碳纤维布、所述不锈钢网和所述油毡的长宽尺寸相同,所述装置的边缘通过粘接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封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装置具有耐腐蚀、强度高、抗疲劳、质量轻、防水、抗剪、抗震等优点,并且本装置还具有施工周期短、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维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是保证公路全线通车的关键,是交通运输的咽喉,因而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及美观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铁路桥梁负荷日趋严重,并且由于原设计等级偏低、结构老化、环境恶劣、施工不当等原因,使得在役桥梁出现裂缝扩展、刚度降低、挠度增大等病害和缺陷,承载能力降低,严重的已经影响到桥梁的正常使用,急需对其进行加固补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桥梁的维修、养护、加固的技术已成为交通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其使用年限,以使其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外包混凝土的方式来加固桥墩,此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缺点:1.外包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最后造成桥梁墩柱体积过大,影响结构的美观性;2.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对结构的正常使用有一定的影响;3.截面面积的增加减少了结构的使用空间,增大了结构的自重,对墩基础造成一定的损害;4.外包混凝土的加固方式在耐久性方面的性能较差,会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因盐渍腐蚀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钢筋裸露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于桥墩表面的碳纤维布,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布远离桥墩一侧的不锈钢网和粘接于所述不锈钢网远离桥墩一侧的油毡;所述碳纤维布、所述不锈钢网和所述油毡的长宽尺寸相同,所述装置的边缘通过粘接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封边。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通过WN胶粘接在打磨、除污后的桥墩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WN胶的甲乙两组分按1:1配制。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所述不锈钢网、所述油毡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5cm。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网通过WN胶粘接在所述碳纤维布远离桥墩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油毡通过WN胶粘接在所述不锈钢网远离桥墩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通过WN胶粘接在所述碳纤维布、所述不锈钢网和所述油毡的边缘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碳纤维具有耐腐蚀、高强、弹性模量与钢相近和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2.碳纤维由于其质量较轻,故对桥墩基础形成的负荷几乎为零,很好保护墩基础。3.碳纤维布加固法由于碳纤维布轻质高强,便于施工操做,可以有效提高外包混凝土带来的不便。并且粘贴碳纤维布的施工需要在五个小时之内完成,施工周期短。4.碳纤维布耐腐蚀性能极好,相对于钢筋混凝土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能。5.碳纤维布加固桥墩的施工可在一年四季进行,对温度,湿度要求不高。6.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在2400MPa及以上,对桥墩进行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可以有效提高桥墩的整体性;此外,由于碳纤维布有极好的抗拉力,沿桥墩横向包裹碳纤维布可以起到与箍筋相似的作用,可以对核心混凝土形成有效约束,这种环箍作用可以提高桥墩的延性,从而实现对桥墩的抗震加固。而且碳纤维布约束圆周截面时,沿着圆周对混凝土提供了均布的侧向约束力,约束效果较好,强度和延性都有很大的提高。7.采用碳纤维布补强可以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及混凝土块脱落,还能提高梁柱的承载力,并可起到防止钢筋锈蚀的作用,防止后续出现相同的破坏。8.使用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时需要在外侧包裹不锈钢网,不锈钢网有一定的硬度,可以有效减轻流水中的颗粒物对桥墩的撞击,保护内部的碳纤维布不受损害。9.包裹碳纤维布加固该技术的优点是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适用而广、施工速度快、维护费用低等优点,施工过程中不需大型机具,用于补强加固时对原结构几乎没有影响,加固修补效果及耐久性好,适用于曲面和任意形状的混凝土桥墩的抗剪、抗震、耐腐蚀加固、耐冲击加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实施例的安装侧视图。其中:1-碳纤维布;2-不锈钢网;3-油毡;4-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实施例1现有一施工实例,兰州铁路局中卫工务段管段内宝中线安迎段DK253+390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茹和桥11#桥墩墩身由于墩身后侧常有雨水聚集冲刷桥墩,造成桥墩处于频繁的干湿交替中,而土壤中的盐分在毛细作用下逐渐在混凝土表面孔隙中聚集,在干湿交替作用下结晶,经年累月使桥墩表面混凝土剥落,粗骨料外漏,严重影响行车通行安全。使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加固桥墩后,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于桥墩表面的碳纤维布1,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布1远离桥墩一侧的不锈钢网2和粘接于所述不锈钢网2远离桥墩一侧的油毡3;所述碳纤维布1、所述不锈钢网2和所述油毡3的长宽尺寸相同,所述装置的边缘通过粘接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4封边。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1、所述不锈钢网2和所述油毡3具有矩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网2用于支撑、定型装置。进一步地,选用所述碳纤维布1的规格为200g/m2。进一步地,选用所述不锈钢网2的规格为200目。所述碳纤维布1通过WN胶粘接在打磨、除污后的桥墩表面上。进一步地,粘接前,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劣质层,如浮浆风化层、凸突、错位等,用角磨机进行打磨,先打磨掉浮灰层,有油污的地方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去污,去除表面浮尘和油垢物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更进一步地,待混凝土表面干燥后,在病害区涂刷WZ胶,使胶液渗透到混凝土基层中。更进一步地,将甲乙两组分按1:1配制的WN胶搅拌均匀后用刮刀修补坑洼凹凸不平处。更进一步地,在修补凹凸不平的WN胶快达到初凝状态时,在混凝土加固区自上而下涂刷WZ胶,使胶液渗透到混凝土基层中。进一步地,所述WN胶刮涂2mm厚。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1粘接后保持表面平整。进一步地,加固桥墩同一位置处所有的施工工序须在5小时之内施工完成。所述WN胶的甲乙两组分按1:1配制。所述碳纤维布1、所述不锈钢网2、所述油毡3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5cm。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1、所述不锈钢网2、所述油毡3的长度和宽度均50cm。所述不锈钢网2通过WN胶粘接在所述碳纤维布1远离桥墩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WN胶刮涂2mm厚。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网2粘接后保持表面平整。所述油毡3通过WN胶粘接在所述不锈钢网2远离桥墩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与桥墩粘固后,使用WN胶整体刮涂桥墩加固区,刮涂效果达到表面看不到油毡3为止。所述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4通过WN胶粘接在所述碳纤维布1、所述不锈钢网2和所述油毡3的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4具有矩形结构,粘接在所述装置的侧部。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碳纤维具有耐腐蚀、高强、弹性模量与钢相近和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2.碳纤维由于其质量较轻,故对桥墩基础形成的负荷几乎为零,很好保护墩基础。3.碳纤维布加固法由于碳纤维布轻质高强,便于施工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于桥墩表面的碳纤维布(1),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布(1)远离桥墩一侧的不锈钢网(2)和粘接于所述不锈钢网(2)远离桥墩一侧的油毡(3);所述碳纤维布(1)、所述不锈钢网(2)和所述油毡(3)的长宽尺寸相同,所述装置的边缘通过粘接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4)封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于桥墩表面的碳纤维布(1),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布(1)远离桥墩一侧的不锈钢网(2)和粘接于所述不锈钢网(2)远离桥墩一侧的油毡(3);所述碳纤维布(1)、所述不锈钢网(2)和所述油毡(3)的长宽尺寸相同,所述装置的边缘通过粘接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4)封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1)通过WN胶粘接在打磨、除污后的桥墩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墩干湿循环区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金鹏王起才朱兴永王兴东吴玉哲王孟轩谢超谢智刚张鹏田祥富娄许煜郭海贞魏亚鹏王万里张智举苏朝晖吴家遥王之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兰州铁路局中卫工务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