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06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包括浮台和引流翅片,所述浮台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和控制器,且电池组位于控制器的左侧,所述浮台的上方安装有气泵,所述通气板的下方设置有喷孔,且通气板的下表面分别与纤维网的上端和防护筛网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沉箱的后表面安装有排水口,且沉箱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引流翅片位于沉箱的外侧。该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进水网罩设置为半球形结构,便于对杂质进行初步过滤,两个对称分布的引流翅片便于对整体进行方向的调整,使得进水网罩始终位于水流的上游,从而防护筛网对污水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湖泊作为水生态系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河道里的污水越发严重,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逐渐减弱,在对河道进行净化时,需要用到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与水体中丰富的有机物进行反应,从而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在投放到水体之后,受到水流的作用而转向,导致进水口不在水流的上游,导致净化效果差,此外现有的降解装置氧气较少,导致微生物反应效率低,并且不能对泥沙进行过滤,使得泥沙附着在微生物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微生物降解装置受到水流的作用而转向,导致净化效果差,此外现有的降解装置供氧量较少,并且不能对泥沙进行过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包括浮台和引流翅片,所述浮台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和控制器,且电池组位于控制器的左侧,所述浮台的上方安装有气泵,且气泵前方安装的输气管从浮台的上表面插入,所述浮台的下方安装有沉箱,且沉箱的前表面设置有进水网罩,所述沉箱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筛网和纤维网,且防护筛网位于纤维网的前方,所述沉箱的内部安装有通气板,且通气板的左侧与输气管的下端贯通连接,所述通气板的下方设置有喷孔,且通气板的下表面分别与纤维网的上端和防护筛网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沉箱的后表面安装有排水口,且沉箱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引流翅片位于沉箱的外侧,且引流翅片的前表面设置有凸条。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为倾斜的结构,且其在支撑架的上方对称设置有2个,并且太阳能板与电池组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水网罩设置为半球型结构,且其的中心点与沉箱前表面的中心点位于同一垂直线。优选的,所述喷孔在通气板的下方等间距排列,且喷孔在纤维网的两侧呈对称排列。优选的,所述纤维网在防护筛网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有8个,且8个纤维网呈上下交叉排列,并且纤维网的内部填充有微生物填料。优选的,所述引流翅片在沉箱的两侧对称分布,且引流翅片的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凸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1.设置有2个朝向相反的太阳能板,便于从不同的方向吸收光能,提高光能的吸收率,从而电能在电池组进行储存,便于对该设备进行独立供能,从而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2.进水网罩设置为半球形结构,提高了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并且便于对杂质进行初步过滤,避免大体积杂物进入沉箱的内部,此外防护筛网对杂质进行二次拦截过滤,并且在防护筛网表面沉淀的泥沙从出料口掉落;3.交叉分布的纤维网减小水流穿过的阻力,提高水流穿过的速度,同时由于限位网呈等间距分布,从而使得内部的微生物填料与污水进行多次生物反应,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4.电池组对气泵进行供能,通过气泵便于对沉箱的内部注入空气,从而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生物反应,此外喷孔为等间距排列,便于每个纤维网与空气均匀接触;5.两个对称分布的引流翅片便于对整体进行方向的调整,使得进水网罩始终位于水流的上游,从而防护筛网对污水进行过滤,提高了纤维网中的生物填料与污水的反应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沉箱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沉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台;2、支撑架;3、太阳能板;4、电池组;5、控制器;6、气泵;7、输气管;8、沉箱;9、进水网罩;10、防护筛网;11、出料口;12、通气板;13、喷孔;14、纤维网;15、凸条;16、排水口;17、引流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包括浮台1、支撑架2、太阳能板3、电池组4、控制器5、气泵6、输气管7、沉箱8、进水网罩9、防护筛网10、出料口11、通气板12、喷孔13、纤维网14、凸条15、排水口16和引流翅片17,浮台1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3,支撑架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组4和控制器5,且电池组4位于控制器5的左侧,太阳能板3设置为倾斜的结构,且其在支撑架2的上方对称设置有2个,并且太阳能板3与电池组4电性连接,太阳能板3采用型号为GHGN-50W38AHK的单晶硅太阳能板3,其中电池组4采用GHGN-12V200AH的硅能蓄电池,利用导线将电池组4与太阳能板3连接,并且控制器5采用型号为TW-L12的电子计时器,将水泵与控制器5连接,并且控制器5与电池组4连接接通,从而控制器5可定时打开气泵6,对沉箱8的内部注入空气;浮台1的上方安装有气泵6,且气泵6前方安装的输气管7从浮台1的上表面插入,浮台1的下方安装有沉箱8,且沉箱8的前表面设置有进水网罩9,进水网罩9设置为半球型结构,且其的中心点与沉箱8前表面的中心点位于同一垂直线,便于水流进入沉箱8中,并且进水网罩9对杂质进行初步的过滤;沉箱8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筛网10和纤维网14,且防护筛网10位于纤维网14的前方,沉箱8的内部安装有通气板12,且通气板12的左侧与输气管7的下端贯通连接,通气板12的下方设置有喷孔13,且通气板12的下表面分别与纤维网14的上端和防护筛网10的上端相互连接,喷孔13在通气板12的下方等间距排列,且喷孔13在纤维网14的两侧呈对称排列,使得空气均匀进入沉箱8的内部,提高微生物的反应,纤维网14在防护筛网10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有8个,且8个纤维网14呈上下交叉排列,并且纤维网14的内部填充有微生物填料,便于污水与纤维网14进行多次反应,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沉箱8的后表面安装有排水口16,且沉箱8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11,引流翅片17位于沉箱8的外侧,且引流翅片17的前表面设置有凸条15,引流翅片17在沉箱8的两侧对称分布,且引流翅片17的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凸条15,2个引流翅片17便于对平衡水流的方向,凸条15提高了引流翅片17的重量,从而提高引流翅片17在水中的稳定性。工作原理:首先将该装置投放到水域中,并且将进水网罩9对准上游,投放使用之后,根据图1-2所示,太阳能板3将光照转化为电流并且存储在电池组4中,从而电池组4对气泵6和控制器5进行电源供能,控制器5启动气泵6,从而气泵6将空气通过输气管7传输到通气板12中,之后空气通过喷孔13传输到沉箱8的内部,使得纤维网14中的微生物填料与空气进行有氧反应,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之后水流通过进水网罩9进入沉箱8的内部,进水网罩9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初步过滤,随后水流穿过防护筛网10,防护筛网10将水中的泥沙进一步的进行拦截过滤,并且泥沙在防护筛网10的表面沉淀,泥沙受到水流的波动而从出料口11中掉落,之后水流依次从纤维网14中穿过,纤维网14中的微生物填料与污水进行反应,对污水进行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包括浮台(1)和引流翅片(17),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1)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3),所述支撑架(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组(4)和控制器(5),且电池组(4)位于控制器(5)的左侧,所述浮台(1)的上方安装有气泵(6),且气泵(6)前方安装的输气管(7)从浮台(1)的上表面插入,所述浮台(1)的下方安装有沉箱(8),且沉箱(8)的前表面设置有进水网罩(9),所述沉箱(8)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筛网(10)和纤维网(14),且防护筛网(10)位于纤维网(14)的前方,所述沉箱(8)的内部安装有通气板(12),且通气板(12)的左侧与输气管(7)的下端贯通连接,所述通气板(12)的下方设置有喷孔(13),且通气板(12)的下表面分别与纤维网(14)的上端和防护筛网(10)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沉箱(8)的后表面安装有排水口(16),且沉箱(8)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11),所述引流翅片(17)位于沉箱(8)的外侧,且引流翅片(17)的前表面设置有凸条(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降解水体净化保护装置,包括浮台(1)和引流翅片(17),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1)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3),所述支撑架(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组(4)和控制器(5),且电池组(4)位于控制器(5)的左侧,所述浮台(1)的上方安装有气泵(6),且气泵(6)前方安装的输气管(7)从浮台(1)的上表面插入,所述浮台(1)的下方安装有沉箱(8),且沉箱(8)的前表面设置有进水网罩(9),所述沉箱(8)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筛网(10)和纤维网(14),且防护筛网(10)位于纤维网(14)的前方,所述沉箱(8)的内部安装有通气板(12),且通气板(12)的左侧与输气管(7)的下端贯通连接,所述通气板(12)的下方设置有喷孔(13),且通气板(12)的下表面分别与纤维网(14)的上端和防护筛网(10)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沉箱(8)的后表面安装有排水口(16),且沉箱(8)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11),所述引流翅片(17)位于沉箱(8)的外侧,且引流翅片(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