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05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蒸发器,包括:蒸发罐、支腿、安装座、排污管、观察窗、入水管、加热丝、除沫器、排气口、支架、防雨帽;所述蒸发罐的底部焊接有三处呈环形阵列的支腿,且支腿的底部焊接有安装座;所述蒸发罐底部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圆管状的排污管,且排污管与蒸发罐内部相贯通;所述蒸发罐的下部的前侧镶嵌有弧形状的观察窗,且蒸发罐左侧的腰部焊接有圆管状的入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毛细管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蒸发器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安装方便,制作简单,支出成本小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细管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蒸发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毛细管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蒸发器。
技术介绍
毛细管,通常指的是内径等于或小于1毫米的细管。不锈钢毛细管在生产加工时,需要对不锈钢毛细管进行水洗,水洗会使不锈钢毛细管表面沾有的少量石油类、不锈钢中的微量铬、镍等重金属进入清洗水中,因此毛细管生产车间的污水在排放时需要净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传统的毛细管生产车间内的污水处理方式是:先将毛细管生产车间的污水导入均化池进行均质均量,经提升泵提升至组合沉淀池,在组合沉淀池对水质进行调理后,沉淀,上清液进入电絮凝处理系统,去除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处理后出水进入沉淀池,少量杂质沉淀后,上清液通过排放管道排出。污泥则通过污泥泵抽至储泥池,最后由螺杆泵压入厢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干化处理,但是沉淀池内的上清液依然存在有杂质颗粒,仅通过沉淀不能有效的去除,因此直接排放上清液依然存在污染环境的危险,且上清液的排放需要安装排放管道或土建排放渠,施工难度较大,占用空间较多,而且传统的污水蒸发器结构复杂,造价高,用于处理上清液大材小用,支出成本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细管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蒸发器,包括:蒸发罐(1)、支腿(2)、安装座(3)、排污管(4)、观察窗(5)、入水管(6)、加热丝(7)、除沫器(8)、排气口(9)、支架(10)、防雨帽(1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1)的底部焊接有三处呈环形阵列的支腿(2),且支腿(2)的底部焊接有安装座(3);所述蒸发罐(1)底部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圆管状的排污管(4),且排污管(4)与蒸发罐(1)内部相贯通;所述蒸发罐(1)的下部的前侧镶嵌有弧形状的观察窗(5),且蒸发罐(1)左侧的腰部焊接有圆管状的入水管(6),并且入水管(6)与蒸发罐(1)内部相贯通;所述蒸发罐(1)内部的底部镶嵌有加热丝(7),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管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蒸发器,包括:蒸发罐(1)、支腿(2)、安装座(3)、排污管(4)、观察窗(5)、入水管(6)、加热丝(7)、除沫器(8)、排气口(9)、支架(10)、防雨帽(1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1)的底部焊接有三处呈环形阵列的支腿(2),且支腿(2)的底部焊接有安装座(3);所述蒸发罐(1)底部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圆管状的排污管(4),且排污管(4)与蒸发罐(1)内部相贯通;所述蒸发罐(1)的下部的前侧镶嵌有弧形状的观察窗(5),且蒸发罐(1)左侧的腰部焊接有圆管状的入水管(6),并且入水管(6)与蒸发罐(1)内部相贯通;所述蒸发罐(1)内部的底部镶嵌有加热丝(7),且蒸发罐(1)内部的上部焊接有除沫器(8),并且除沫器(8)与蒸发罐(1)呈过渡配合;所述蒸发罐(1)的顶部设置有圆管状的排气口(9),且排气口(9)的顶端焊接有三处呈环形阵列的支架(10),并且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端康尚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菲利达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