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眉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71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眉总成及汽车,轮眉总成包括本体、装配组件、支撑组件和卡合组件,装配组件包括承载板和装配件,装配件包括装配柱、装配板和装配盘,装配盘背向承载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装配槽,且装配板与装配盘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装配槽,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与装配件设于本体的同一侧,卡合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第一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卡合柱,第二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卡合槽,卡合槽朝向卡合板的内部凹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装配柱、装配板和装配盘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承载板、本体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了由于汽车振动导致的本体的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眉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轮眉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不再是初始的只供乘员乘坐的一种物品,而是要求它外形美观。目前,大多数SUV都有轮眉总成装饰件,汽车轮眉总成为白车身外观零件,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等零部件之间均有装配关系,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车质量,因此,汽车生产商对汽车轮眉总成的结构越来越重视。现有的轮眉总成使用过程中,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等零部件之间结构稳定性差,当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较大时,容易导致轮眉总成与汽车保险杠或翼子板之间脱落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等零部件之间结构稳定性高的轮眉总成及汽车。一种轮眉总成,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本体上的装配组件及支撑组件和设于所述本体顶端的卡合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承载板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上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用于与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之间的装配固定,所述装配件包括装配柱和分别与所述装配柱连接的多个装配板及装配盘,所述装配盘背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装配槽,且所述装配板与所述装配盘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装配槽,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依序设于所述本体内壁侧边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装配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对立侧壁上的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所述第一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卡合柱,所述第二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朝向卡合板的内部凹陷。上述轮眉总成,通过所述装配柱、所述装配板和所述装配盘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承载板、所述本体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了由于汽车振动导致的所述本体的脱落,通过所述第一装配槽和所述第二装配槽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配组件的装配效率,防止了所述本体的脱落,通过所述支撑柱的设计,以使在所述本体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之间形成一抵触力,由于杠杆原理,以使对装配插合在汽车保险杠或翼子板内的所述装配件起到拉扯力,使得所述本体受力平衡从而上端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与所述装配盘之间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限位盘用于防止所述装配盘与所述汽车保险杠或所述翼子板之间的脱落。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外壁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汽车保险杠和所述翼子板之间的限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侧壁连接的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卡合槽的内部延伸。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板采用直角梯形板状结构,且所述装配板的高度从与所述装配柱的接触端背向所述装配柱依序减小。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柱采用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装配盘采用半椭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盘的直径,且所述限位盘的直径大于所述装配盘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贴合设于所述本体的下端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采用圆弧形结构,且所述本体的侧边均设有翻边挡板。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车架、动力总成和上述轮眉总成,所述轮眉总成与所述车身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轮眉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轮眉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轮眉总成100,100a本体10补强板11卡合槽12卡合组件20固定板21第一卡合板22卡合柱221第二卡合板23固定槽231装配组件30承载板31限位盘32装配件33装配柱331装配板332装配盘333第一装配槽334支撑组件40支撑柱401限位组件41支撑板411限位板4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轮眉总成100,包括本体10、分别设于所述本体10上的装配组件30及支撑组件40和设于所述本体10顶端的卡合组件20,所述本体10采用圆弧形结构,且所述本体10的侧边均设有翻边挡板,所述本体10用于对所述装配组件30、所述支撑组件40和所述卡合组件20起到承载固定的作用,以提高所述轮眉总成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本体10的下端设有补强板11,所述补强板11贴合设于所述本体10的下端内壁上,通过所述补强板11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本体1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由于外力作用下导致的所述本体10的变形。请参阅图2至图3,所述装配组件30包括承载板31和设于所述承载板31上装配件33,所述承载板31采用凸板形结构,所述承载板31背向所述本体10凸起,所述承载板31用于对所述装配件33起到承载固定的作用,所述装配件33用于与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之间的装配固定,以提高所述轮眉总成100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之间结构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装配件33包括装配柱331和分别与所述装配柱331连接的多个装配板332及装配盘333,所述装配盘333背向所述承载板31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装配槽334,且所述装配板332与所述装配盘333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装配槽,所述支撑组件40包括多个依序设于所述本体10内壁侧边的支撑柱401,所述支撑柱401与所述装配件33设于所述本体10的同一侧,优选的,该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上均设有与所述装配件33相匹配的装配孔,且所述装配件33用过该装配孔有效的与汽车保险杠、翼子板之间限位装配,通过所述支撑柱401的设计,以使在所述本体10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之间形成一抵触力,由于杠杆原理,以使对装配插合在汽车保险杠或翼子板内的所述装配件33起到拉扯力,使得所述本体10受力平衡从而上端与汽车保险杠及翼子板紧密贴合。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31与所述装配盘333之间设有限位盘32,所述限位盘32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限位盘32用于防止所述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眉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本体上的装配组件及支撑组件和设于所述本体顶端的卡合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承载板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上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用于与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之间的装配固定,所述装配件包括装配柱和分别与所述装配柱连接的多个装配板及装配盘,所述装配盘背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装配槽,且所述装配板与所述装配盘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装配槽,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依序设于所述本体内壁侧边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装配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对立侧壁上的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所述第一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卡合柱,所述第二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朝向卡合板的内部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眉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本体上的装配组件及支撑组件和设于所述本体顶端的卡合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承载板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上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用于与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之间的装配固定,所述装配件包括装配柱和分别与所述装配柱连接的多个装配板及装配盘,所述装配盘背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装配槽,且所述装配板与所述装配盘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装配槽,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依序设于所述本体内壁侧边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装配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对立侧壁上的第一卡合板和第二卡合板,所述第一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卡合柱,所述第二卡合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朝向卡合板的内部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眉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装配盘之间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限位盘用于防止所述装配盘与所述汽车保险杠或所述翼子板之间的脱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眉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外壁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钦建尹伟何伟力谌林张杰魏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