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可自动进出的锅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64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把手可自动进出的锅盖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前模座、后模座;在前模座上设置有把手自动进出装置,把手自动进出装置包括设置在前模座背部的气缸、连杆组件、把手组件;气缸固定设置在前模座的背部,气缸的活动端与连杆组件连接;连杆组件包括顺次收尾连接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首端与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把手组件包括设置在前模座背部的安装座及转动设置在安装座内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尾端固定连接;在前模座的成型面上设置有供把手伸缩的孔,把手在气缸、连杆组件的作用下沿孔伸缩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效率高、质量好,大大加快了生产工序,节约了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把手可自动进出的锅盖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搪瓷炊具制造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把手可自动进出的锅盖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铸造行业普遍采用热芯盒来制造砂芯。其制作过程大致如下:将铸造用砂、热固性树脂和催化剂混合成的砂料通过射芯机射入到具有加热装置的芯盒中,加热到250至320摄氏度,使贴近芯盒表面的砂料受热,砂料中的粘结剂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缩聚硬化,进而形成型芯。铸造用砂一般通过射砂嘴射入热芯盒模具的型腔内。现有对锅盖把手的加工方法,需进行开料、成形压扁、冲前孔、冲后孔、轧R位等5道工序,均采用单冲模,那是要使用5套模具,才能实现整个生产过程。而且半成品在各工序的机械设备之间传送,难免会造成产品的磕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生产不安全的隐患。并且,锅盖与把手分开制造,需要再后续增加锅盖与把手连接的工序,效率低,消耗能源和人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手可自动进出的锅盖模具,以解决现有的锅盖把手制造效率低、耗能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把手可自动进出的锅盖模具,模具设置在造型机上,其中,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前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可自动进出的锅盖模具,模具设置在造型机上,其特征是,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前模座、后模座,所述前模座与所述后模座之间扣合形成锅盖型腔;在所述前模座上设置有把手自动进出装置,所述把手自动进出装置包括设置在前模座背部的气缸、连杆组件、把手组件;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模座的背部,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顺次收尾连接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首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把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模座背部的安装座及转动设置在安装座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尾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模座的成型面上设置有供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可自动进出的锅盖模具,模具设置在造型机上,其特征是,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前模座、后模座,所述前模座与所述后模座之间扣合形成锅盖型腔;在所述前模座上设置有把手自动进出装置,所述把手自动进出装置包括设置在前模座背部的气缸、连杆组件、把手组件;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模座的背部,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顺次收尾连接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首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把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模座背部的安装座及转动设置在安装座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尾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模座的成型面上设置有供把手伸缩的孔,所述把手在所述气缸、所述连杆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孔伸缩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扬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三厦铸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