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除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51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除臭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将来自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尾气经旋风分离器(10)分离后,不凝气体进入布有温度、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的废气监控缓冲室(11),根据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自控电磁阀及鼓风机将不凝气选择性通过热交换系统(2)、一级喷淋塔系统(4)、二级喷淋塔系统(5)、三级喷淋塔系统(6)、四级喷淋塔系统(7),在线检测达标后的尾气经复档除沫器(8)除去雾沫后通过烟筒(9)排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除臭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除臭方法。技术背景:冬虫夏草Chinesecordyceps,Ophiocordycepssinensis(Berk.)G.H.Sungetal.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形成的菌核与子座的干燥体,是我国的名贵强壮滋补类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用量日益增大,然而,冬虫夏草仅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的高寒草甸中,其生境特殊,自然资源极其有限。加上人为过度采挖,野生冬虫夏草资源逐年减少。本公司生产的发酵虫草菌粉系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天然虫草中分离的菌株经发酵生产而得,经毒理、药理、化学研究,均与原分离株天然虫草化学组成、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可替代天然虫草生产虫草制品,以弥补自然资源的短缺。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发酵废气、提取岗位空间废气及干燥废气具有化学组分复杂、风量大、含有固体颗粒物、特征性异味等特征,符合医药行业VOCs的整治范围,需要进行治理后达标排放。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为空气、CO2及水蒸汽,并含有发酵中产生的少量H2S、NH3、有机酸等臭气成分。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标准的进一步严格,公司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零排放势在必行。目前,公司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采用二级喷淋吸收塔吸收,虽能将大部分酸碱废气吸收,但仍存在尾气臭味较重,处理能力难以达到国家医药行业VOCs新排放标准。为此,专利技术人对现有尾气吸收工艺进行调整,以提高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处理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处理的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臭味偏重、处理能力难以达到国家医药行业VOCs新排放标准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除臭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处理效率,使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排放达到国家医药行业VOCs新排放标准。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除臭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将来自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尾气经旋风分离器(10)分离后,不凝气体进入布有温度、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的废气监控缓冲室(11),根据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自控电磁阀及鼓风机将不凝气选择性通过热交换系统(2)、一级喷淋塔系统(4)、二级喷淋塔系统(5)、三级喷淋塔系统(6)、四级喷淋塔系统(7),在线检测达标后的尾气经复档除沫器(8)除去雾沫后通过烟筒(9)排空。所述的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尾气系指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发酵废气、提取岗位空间废气及干燥废气,主要成分为空气、CO2及水蒸汽,并含有发酵中产生的少量H2S、NH3、有机酸等臭气成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尾气处理系统由在线自动监测控制系统(1)、热交换系统(2)、空气吹扫系统(3)、一级喷淋塔系统(4)、二级喷淋塔系统(5)、三级喷淋塔系统(6)、四级喷淋塔系统(7)、复档除沫器(8)、烟筒(9)组成。所述的在线自动监测控制系统(1)由布设于气、液流管路上的用于在线监测温度、压力、风速、风量、质控气体浓度、喷淋剂浓度的智能传感器,控制气、液体流向及流量的电磁阀,控制鼓风机及输料泵运行的变频器及用于记录、显示、控制操作过程的工控机组成。配备的同步传输子系统可将所有在线监测信息及配属环境监测信息自动上传至公司信息中心远程监控平台,由平台完成所有信息的分析、统计、存储和业务支撑工作。必要时,可由平台远程控制尾气处理系统。所述的热交换系统(2)是用于回收热能的水冷换热系统。回收的热水交公司动力部门利用。热交换系统仅当尾气温度偏高时自控启动,常温或温度未达换热需求指标时,系统不启用。所述的空气吹扫系统(3)是用于系统空气吹扫,降低在检修等工况下系统中残留气体对环境及人体的影响。所述的一级喷淋塔系统(4)、二级喷淋塔系统(5)、三级喷淋塔系统(6)、四级喷淋塔系统(7)均为形制相同的喷淋塔系统,唯一区别是喷淋塔喷淋试剂不同。其中:各级喷淋塔的喷淋液依次是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水、氢氧化钠;喷淋液浓度范围依次是为2%~7%、2%、100%、2%~10%;喷淋速度由自控系统依据在线监控情况自控调节;为维持喷淋塔系统的喷淋液浓度平衡,需要向喷淋塔系统补充喷淋液,补充喷淋液的部位是喷淋塔的补料仓;吸收尾气后的喷淋液浓度低于设定浓度范围且喷淋液体积大于喷淋塔允许最大体积90%时,自控电磁阀开启,将低浓度喷淋液排送至公司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所述的复档除沫器(8)用于除去雾沫。所述的烟筒(9)用于将处理后的尾气排空。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尾气由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尾气系指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发酵废气、提取岗位空间废气及干燥废气,具有化学组分复杂、风量大、含有固体颗粒物、特征性异味等特征。其主要成分为空气、CO2及水蒸汽,并含有发酵中产生的少量H2S、NH3、有机酸等臭气成分。步骤(1)所述达标尾气为达到国家医药行业VOCs新排放标准的气体。本专利技术的尾气处理系统是本专利技术人根据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制造并安装的。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原有尾气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级喷淋塔系统(5)、三级喷淋塔系统(6),并相应调整喷淋剂初始浓度,有效的提升了生产尾气中的H2S、NH3、有机酸等臭气成分处理能力,使尾气排放达到国家医药行业VOCs新排放标准;2、在线自动监测控制系统(1)引进及废气监控缓冲室(11)设置,有效的提升了在线监控水平,既有利于尾气处理过程控制,也有利于污水排放多中心远程监督;3、控制性回路设计既提高了喷淋效率,也有效的控制了排空气体质量;4、喷淋剂的循环利用和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既提高了喷淋剂的利用率,又减少喷淋剂的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现有尾气处理方法相比具有优越性,具体技术指标数据比较如下:表1:技术指标数据指标标准现有尾气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水蒸汽余热回收率≥80%≥80%≥85%H2S≤2.3ppm≤0.01ppm≤0.001ppmNH3≤13ppm≤0.01ppm≤0.001ppmPH6.5~8.56.5-8.56.5-7.5臭气浓度≤20≤10≤4颗粒物≤10ppm≤10ppm≤3ppm气温≤35℃≤35℃≤35℃附图说明图1尾气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作为限制。实施例11)设定热交换系统启动温度40℃,各级喷淋塔的喷淋液依次是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水、氢氧化钠;喷淋液浓度范围依次是为4%、2%、100%、6%;喷淋初始速度均设为0。2)来自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发酵罐消罐废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不凝气体进入布有温度、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的废气监控缓冲室,根据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自控电磁阀及鼓风机将不凝气选择性通过热交换系统、一级喷淋塔系统、二级喷淋塔系统、三级喷淋塔系统、四级喷淋塔系统,在线检测达标后的尾气经复档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除臭方法,采用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将来自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尾气经旋风分离器(10)分离后,不凝气体进入布有温度、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的废气监控缓冲室(11),根据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自控电磁阀及鼓风机将不凝气选择性通过热交换系统(2)、一级喷淋塔系统(4)、二级喷淋塔系统(5)、三级喷淋塔系统(6)、四级喷淋塔系统(7),在线检测达标后的尾气经复档除沫器(8)除去雾沫后通过烟筒(9)排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除臭方法,采用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将来自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尾气经旋风分离器(10)分离后,不凝气体进入布有温度、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的废气监控缓冲室(11),根据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自控电磁阀及鼓风机将不凝气选择性通过热交换系统(2)、一级喷淋塔系统(4)、二级喷淋塔系统(5)、三级喷淋塔系统(6)、四级喷淋塔系统(7),在线检测达标后的尾气经复档除沫器(8)除去雾沫后通过烟筒(9)排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尾气系指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愍民万义斌葛友群左飞鸿杨明李进进何琳吴彪匡萃标周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药明扬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