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30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包括鲜叶清洗机、十七台均匀布叶给料机、十五台提升机、脱水机、鲜叶分级机、四台摊凉机、滚筒杀青机、水平式输送机、连续式揉捻机、解块机、滚筒炒干机、连续式初次做形机、连续式二次做形机、输送带式烘干机、双层抖筛机和色选机。所述摊凉机为三层振动槽式结构。所述连续式初次做形机由四台双锅炒茶机组成,所述连续式二次做形机由两台双锅炒茶机组成,所述双锅炒茶机包括两口电热锅,且电热锅内设有弧形炒板,弧形炒板在电热锅内往复摆动,对茶叶翻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涌溪火青名优茶的规模化生产,且所产茶叶具有香气清高、卷曲如发髻和品质均一的特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制茶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涌溪火青茶属安徽名优绿茶,为珠形茶,外形为腰圆形,圆紧卷曲如发髻,品质优良。传统的珠茶加工工艺,采用三锅人工炒制的方法完成杀青、做形、烘焙等工序,整个加工过程耗时近20h,劳动强度大,产量较低,其成茶品质依赖于茶工技术经验,并不适合规模化生产。近年来也有茶农利用小型杀青机,揉捻机,炒茶机等单机完成以上工序,虽然减轻了劳动强度,生产率有所提高,并不能连续化生产,总体规模较小,各家设备配备不一,其成茶品质良莠不齐,无法标准化生产,造成机制珠茶品质下降,特别是要求成茶品质均一的市场大宗订单,用以上装备难以满足客户要求,严重影响珠茶的产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目前珠形茶不能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包括鲜叶清洗机1、十七台均匀布叶给料机2、十五台提升机3、脱水机4、鲜叶分级机5、四台摊凉机6、滚筒杀青机7、水平式输送机8、连续式揉捻机9、解块机10、滚筒炒干机12、连续式初次做形机14、连续式二次做形机16、输送带式烘干机17、双层抖筛机18和色选机19。上述相邻的各台设备呈S形连贯布置,且在相邻两台之间分别连接一台均匀布叶给料机2和提升机3,提升机3安装在均匀布叶给料机2的出口与后一序设备的进料口之间,在生产线的拐弯处连接水平式输送机8,上述的各台设备配备的电机均为变频电机,鲜叶进入生产线的第一台鲜叶清洗机1通过中间各台设备的加工,再从最后一台色选机19输出成品珠茶。所述摊凉机6为三层振动槽式结构,茶叶从上层振动槽进入并从下层输出;所述连续式初次做形机14由四台双锅炒茶机13组成,连续式二次做形机16由两台双锅炒茶机13组成,所述双锅炒茶机13包括两口电热锅132,且电热锅132内设有弧形炒板134,弧形炒板134在电热锅132内往复摆动,对茶叶翻炒。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摊凉机6包括机架61、振动式进料器600、上层振动摊凉槽610、上层挡板611、中层振动摊凉槽620、中层挡板621、下层振动摊凉槽630、振动式出料器631、六台排气风扇640和六台吸气风扇650。所述机架61为上、中、下三层框架结构,机架61的顶部设有顶板,在顶板的上侧连接一字形排列的六台排气风扇640,机架61的上层框架连接上层振动摊凉槽610,所述上层振动摊凉槽610的一端上侧布置振动式进料器600,所述上层振动摊凉槽610的另一端的机架61上连接倾斜的上层挡板611。机架61的中层框架连接中层振动摊凉槽620,上层挡板611下侧位于中层振动摊凉槽620的一端端部上侧,中层振动摊凉槽620的另一端端部的机架61上连接倾斜的中层挡板621。机架61的下层框架连接下层振动摊凉槽630,中层挡板621下侧位于下层振动摊凉槽630的一端端部上侧,下层振动摊凉槽630的另一端端部下侧布置振动式出料器631。机架61的底部设有底板,在底板的下侧连接一字形排列的六台吸气风扇650。所述双锅炒茶机13包括锅架130、两个电热锅132、弧形炒板支架133、弧形炒板134、电机1307和两套驱动机构,两套驱动机构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共用的从动带轮1309。所述锅架130上方对呈布置两个电热锅132,电热锅132口上连接弧形炒板支架133,弧形炒板支架133上连接弧形炒板134,两个电热锅132的中间位置布置结构相同的两套驱动机构,锅架130的下侧位置连接电机1307,电机1307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1308,主动带轮1308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1309,从动带轮1309带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弧形炒板134往复摆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曲柄135、低幅连杆136、低幅摇杆137、高幅连杆138、高幅摇杆139和轴套1310。所述从动带轮1309共轴安装的曲柄135,所述低幅连杆136和高幅连杆138的一端与曲柄145共轴安装,所述低幅连杆136和高幅连杆138的另一端分别与低幅摇杆137、高幅摇杆139一端连接。低幅摇杆137、高幅摇杆139的另一端连接空套在弧形炒板支架133的内侧轴头,低幅摇杆137、高幅摇杆139的端部凸肩的外圆周侧面加工有外花键,轴套1310中部通过导向平键与弧形炒板支架133的内侧轴头的中部联接,轴套1310两侧内圆周加工有内花键,并与低幅摇杆137、高幅摇杆139的端部凸肩的外圆周外花键啮合。轴套1310中部凹槽位置设有拨叉,当拨叉处于中间空挡位置时,低幅摇杆137、高幅摇杆139的端部凸肩的外圆周侧面的外花键不啮合,弧形炒板支架133炒板不运动。当拨叉向左拨动时,轴套1310内花键与低幅摇杆137凸肩的外圆周外花键啮合,低幅摇杆137动力通过内外花键传递到弧形炒板支架133,从而带动固定于其上的一锅弧形炒板134作低幅摆动。当拨叉向右拨动时,轴套1310内花键与高幅摇杆1309凸肩的外圆周外花键啮合,高幅摇杆1309的动力通过内外花键传递到一锅弧形炒板支架133,从而带动固定于其上的一锅弧形炒板134作高幅摆动。所述电热锅132为双层结构中间安装有电热丝1321,所述电热丝1321的电热功率为5Kw。所述电机1307为减速电机,额定功率为0.5KW,输出转速为15~30rpm。所述弧形炒板134为圆板上切去一段劣弧的结构,圆板的直径小于电热锅132的直径,弧形炒板134的外圆与电热锅132的内壁的间隙为2~3mm。所述电热锅132的锅口直径为700mm。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双锅炒茶机内的弧形炒板通过低幅连杆和高幅摇杆的转换,在制茶时先用低幅摇杆减小弧形炒板的摆动角度,后用高幅摇杆加大弧形炒板的摆动角度,使得茶叶受热均匀,提高制茶质量。(2)摊凉机为三层振动槽式结构,且配有排气风扇和吸气风扇,加快了茶叶的摊凉效果。(3)本技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所加工的涌溪火青色泽墨绿,油润乌亮,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圆紧卷曲如发髻,品质均一;所选配的通用设备或设计专用设备适宜于机械化加工、连续化生产,符合涌溪火青产业化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设备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摊凉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双锅炒茶机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是本技术的双锅炒茶机弧形炒板支架传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热锅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热锅与弧形炒板结构图。图中序号:鲜叶清洗机1、均匀布叶给料机2、提升机3、脱水机4、鲜叶分级机5、摊凉机6、机架61、振动式进料器600、上层振动摊凉槽610、上层挡板611、中层振动摊凉槽620、中层挡板621、下层振动摊凉槽630、振动式出料器631、排气风扇640、吸气风扇650。滚筒杀青机7、水平式输送机8、连续式揉捻机9、解块机10、滚筒炒干机12、双锅炒茶机13、锅架130、电机1307、主动带轮1308、从动带轮1309、电热锅132、电热丝1321、弧形炒板支架133、弧形炒板134、曲柄135、低幅连杆136、低幅摇杆137、高幅连杆138、高幅摇杆139、轴套1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包括鲜叶清洗机(1)、十七台均匀布叶给料机(2)、十五台提升机(3)、脱水机(4)、鲜叶分级机(5)、四台摊凉机(6)、滚筒杀青机(7)、水平式输送机(8)、连续式揉捻机(9)、解块机(10)、滚筒炒干机(12)、连续式初次做形机(14)、连续式二次做形机(16)、输送带式烘干机(17)、双层抖筛机(18)和色选机(19);上述相邻的各台设备呈S形连贯布置,且在相邻两台之间分别连接一台均匀布叶给料机(2)和提升机(3),提升机(3)安装在均匀布叶给料机(2)的出口与后一序设备的进料口之间,在生产线的拐弯处连接水平式输送机(8),上述的各台设备配备的电机均为变频电机,鲜叶进入生产线的第一台鲜叶清洗机(1)通过中间各台设备的加工,再从最后一台色选机(19)输出成品珠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凉机(6)为三层振动槽式结构,茶叶从上层振动槽进入并从下层输出;所述连续式初次做形机(14)由四台双锅炒茶机(13)组成,连续式二次做形机(16)由两台双锅炒茶机(13)组成,所述双锅炒茶机(13)包括两口电热锅(132),且电热锅(132)内设有弧形炒板(134),弧形炒板(134)在电热锅(132)内往复摆动,对茶叶翻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包括鲜叶清洗机(1)、十七台均匀布叶给料机(2)、十五台提升机(3)、脱水机(4)、鲜叶分级机(5)、四台摊凉机(6)、滚筒杀青机(7)、水平式输送机(8)、连续式揉捻机(9)、解块机(10)、滚筒炒干机(12)、连续式初次做形机(14)、连续式二次做形机(16)、输送带式烘干机(17)、双层抖筛机(18)和色选机(19);上述相邻的各台设备呈S形连贯布置,且在相邻两台之间分别连接一台均匀布叶给料机(2)和提升机(3),提升机(3)安装在均匀布叶给料机(2)的出口与后一序设备的进料口之间,在生产线的拐弯处连接水平式输送机(8),上述的各台设备配备的电机均为变频电机,鲜叶进入生产线的第一台鲜叶清洗机(1)通过中间各台设备的加工,再从最后一台色选机(19)输出成品珠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凉机(6)为三层振动槽式结构,茶叶从上层振动槽进入并从下层输出;所述连续式初次做形机(14)由四台双锅炒茶机(13)组成,连续式二次做形机(16)由两台双锅炒茶机(13)组成,所述双锅炒茶机(13)包括两口电热锅(132),且电热锅(132)内设有弧形炒板(134),弧形炒板(134)在电热锅(132)内往复摆动,对茶叶翻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凉机(6)包括机架(61)、振动式进料器(600)、上层振动摊凉槽(610)、上层挡板(611)、中层振动摊凉槽(620)、中层挡板(621)、下层振动摊凉槽(630)、振动式出料器(631)、六台排气风扇(640)和六台吸气风扇(650);所述机架(61)为上、中、下三层框架结构,机架(61)的顶部设有顶板,在顶板的上侧连接一字形排列的六台排气风扇(640),机架(61)的上层框架连接上层振动摊凉槽(610),所述上层振动摊凉槽(610)的一端上侧布置振动式进料器(600),所述上层振动摊凉槽(610)的另一端的机架(61)上连接倾斜的上层挡板(611);机架(61)的中层框架连接中层振动摊凉槽(620),上层挡板(611)下侧位于中层振动摊凉槽(620)的一端端部上侧,中层振动摊凉槽(620)的另一端端部的机架(61)上连接倾斜的中层挡板(621);机架(61)的下层框架连接下层振动摊凉槽(630),中层挡板(621)下侧位于下层振动摊凉槽(630)的一端端部上侧,下层振动摊凉槽(630)的另一端端部下侧布置振动式出料器(631);机架(61)的底部设有底板,在底板的下侧连接一字形排列的六台吸气风扇(6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锅炒茶机的珠茶机械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锅炒茶机(13)包括锅架(130)、两个电热锅(132)、弧形炒板支架(133)、弧形炒板(134)、电机(1307)和两套驱动机构,两套驱动机构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共用的从动带轮(1309);所述锅架(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张正竹夏涛宛晓春宁井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