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蛙养殖用远程控制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282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蛙养殖用远程控制下料装置,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储料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右侧面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源控制器,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底端贯穿电机箱的底部并延伸至储料箱的内部。该石蛙养殖用远程控制下料装置通过在电机箱的外壁设置电源控制器,能够在石蛙养殖过程中通过远程遥控电源控制器,使伺服电机带动饲料盒转动,当出料口与下料口连通时使饲料盒中的饲料由下料口排出,能够远程控制下料装置定量对石蛙进行投喂,避免浪费,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蛙养殖用远程控制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蛙养殖
,具体为一种石蛙养殖用远程控制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十至十三厘米,个别达十五厘米,它的体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有的石蛙背面呈黑色,黑色背部有白色中线,此外,还有棕黄,暗红、花色等不同的类型,其身体都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颈部不明显,生活于中国南方的山溪水坑内或石洞岩隙中,习性昼伏夜出,主要食物为昆虫及其幼体,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冬眠,石蛙在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夜深时,便逐渐返回洞穴,天亮后很少在洞外发现其踪迹;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潜伏在草丛、砂砾和石片空隙间,伺机捕捉附近的食物,一旦遇到水蛇、老鼠等敌害,或是人走近洞口时,迅速退到洞内,或沉入水底,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中医认为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由于石蛙的经济价值较大,现在多采用人工养殖的方式饲养,现有的多数石蛙饲养投喂时往往采用人工投喂,费时费力,增加生产成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蛙养殖用远程控制下料装置,包括储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所述储料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4),所述电机箱(4)右侧面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源控制器(5),所述电机箱(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输出轴的底端贯穿电机箱(4)的底部并延伸至储料箱(1)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6)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杆(7),所述储料箱(1)内壁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固定槽(8)和下料口(9),所述转杆(7)的底端与固定槽(8)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7)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蛙养殖用远程控制下料装置,包括储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所述储料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4),所述电机箱(4)右侧面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源控制器(5),所述电机箱(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输出轴的底端贯穿电机箱(4)的底部并延伸至储料箱(1)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6)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杆(7),所述储料箱(1)内壁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固定槽(8)和下料口(9),所述转杆(7)的底端与固定槽(8)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7)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0)和饲料盒(11),所述饲料盒(11)的外壁与储料箱(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储料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形状为半圆形,且隔板(12)的外壁与储料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2)的上表面与搅拌杆(10)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隔板(12)的下表面与饲料盒(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饲料盒(1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口(13)的底端与下料口(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下料口(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一端与下料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群珍穆轶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溪市富群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