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种植栽培
,特别是涉及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羊肚菌是我国近几年来创新研发较为成功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我国的羊肚菌大规模栽培开始于2012年,先后从当年的3000亩发展到2015年的2.4万亩,到2017年度全国羊肚菌栽培面积激增至7万亩。羊肚菌与担子菌纲类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不同,它是一种利用大田土壤作为栽培基质,在适宜的低温(20℃以下)气候条件下,将菌种撒播(或沟播)在整理好的湿润畦面上,然后覆盖湿土2~3cm厚,待菌丝长满畦面,产生分生孢子(俗称菌霜)时,再在畦面上按一定的距离(1600~2000袋/亩),均匀摆放上两行灭过菌且又刺了孔(有孔一面向下)的外源营养袋,进行栽培管理的一种子囊菌纲类食用菌。期间需通过温度和水分(湿度)管理,刺激菇蕾的形成,保护幼菇生长直至采收。目前,国内栽培羊肚菌有两种栽培方法,一种是无基料土壤栽培法;另一种是有基料土壤栽培法。无基料土壤栽培法即纯土壤栽培,没有在土壤中添加任何其他物质;有基料土壤栽培法是在播种前,将粉碎的有机材料如农作物秸秆、木屑、牛粪等堆积发酵或是经高温灭菌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做畦:清除大田中的废弃物,灌水增湿,撒生石灰,然后深耕土壤,耙平做畦;(2)基质的熟化:使用前要提前将谷物用水浸泡24~36小时,或者蒸煮至熟,然后沥干待用。(3)添加基料:当基料为熟化的谷物时,将熟化的谷物按照干重200~400kg/亩的标准,直接均匀撒施在已整理好的畦面上;当基料为谷物皮屑时,将谷物皮屑按干重200~600kg/亩的标准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翻入土中,整好畦面;(4)播种:菌种预处理后,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时播种,播种方法为均匀撒播在添加基料后的畦面上,然后及时覆盖2~3cm厚的湿润土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7 CN 20181154191961.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做畦:清除大田中的废弃物,灌水增湿,撒生石灰,然后深耕土壤,耙平做畦;(2)基质的熟化:使用前要提前将谷物用水浸泡24~36小时,或者蒸煮至熟,然后沥干待用。(3)添加基料:当基料为熟化的谷物时,将熟化的谷物按照干重200~400kg/亩的标准,直接均匀撒施在已整理好的畦面上;当基料为谷物皮屑时,将谷物皮屑按干重200~600kg/亩的标准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翻入土中,整好畦面;(4)播种:菌种预处理后,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时播种,播种方法为均匀撒播在添加基料后的畦面上,然后及时覆盖2~3cm厚的湿润土壤;播种后3~4天,当畦面出现白色菌丝时喷一次透水,并保持土壤湿度适宜;(5)摆袋:将外源营养袋扎孔,然后将扎有小孔一面紧贴在畦面上,沿畦面走向平行摆放两行,行间距为50~60cm,外源营养袋的纵向间距为50cm;出菇前10~20天撤去外源营养袋;(6)出菇管理:羊肚菌出菇阶段要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温度管理、空气管理、光照管理,避免空气干燥和温度骤升骤降,促进菇体成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石灰的用量为50~75kg/亩,深耕土壤的深度为25~30cm,畦宽1m,畦间沟宽30~50cm,深20~3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播种时间为11月中旬~12月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江程,崔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