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648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包括搭设大棚和摆放层架、在栽培筐内依次放置基土层、食用菌菌包、覆土层,将栽培框连同食用菌放置在层架上进行栽培,对大棚环境进行调控管理,经过适当时间后进行采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筐栽模式栽培食用菌,方便进行移植,而不必在层架上放置腐殖土,并且栽培筐可进行叠放,有利于在有限的土地面积条件下,增大栽培产量,并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此外,在栽培的过程中,注重对大棚内环境温度、湿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管理,促进了食用菌的健康生长,在采收时,将带裙菌柄与菌帽等分开方式,为后续进行烘干加工等操作奠定了基础,使栽培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A Method of Cultivating Edible Fungi in Baske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edible fungi in baskets, which includes erecting greenhouses and laying shelves, placing base soil layer, edible fungi bag and covering soil layer in turn in cultivation baskets, placing cultivation frames and edible fungi on the shelves for cultivation, regulating and managing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and harvesting after appropriate time.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ultivating edible fungi in basket mode is convenient for transplantation without putting humus soil on the shelf, and the cultivation basket can be superimpos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ing the cultivation yiel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land area and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farmers. In addi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soil moisture in the greenhouse.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degree, promotes the healthy growth of edible fungi. When harvesting, the petiole and cap with skirt are separated,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drying and processing operations, and makes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order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为贵州最具特色的食用菌之一,在全国都处于重要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驯化栽培成功以来,食用菌栽培模式已逐渐从传统的地面栽培模式发展到层架栽培模式,采用层架的栽培模式一般是在温度、湿度适宜的室内环境中放置多层菌床,而后在每层菌床中栽培食用菌,并使用腐殖土覆盖,而后在进行栽培的过程中注意管理即可,采用这种层架栽培模式,层架可设置多层,从根本上节省了耕地,使每平方米土地上食用菌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每层层架上均需要对栽培的食用菌进行覆土操作,操作者工作量很大,劳动强度大,并且进行采收作业时十分不便,大棚内环境的清洁和整理也不便,严重制约着层架栽培模式的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地面上搭设大棚,平整所述大棚以内地面,再在所述大棚以内搭设若干层架;步骤二:提供栽培筐、腐殖土和食用菌菌包,食用菌菌包以内容纳有食用菌,食用菌菌包外表面包覆有菌包袋,向所述栽培筐内底部撒入适量腐殖土,并将撒入的腐殖土刮平,在栽培筐内底部获得基土层,取所述食用菌菌包,将其外表面菌包袋撕除之后放置于所述基土层之上,再向所述栽培筐以内覆土,待撒入腐殖土将栽培筐以内的食用菌菌包完全淹没之后,将撒入的腐殖土刮平,在食用菌菌包上表面获得覆土层;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栽培有食用菌的栽培筐放置于步骤一中所述层架之上栽培60~70天,待食用菌在所述栽培筐内生长出竹蛋之后,从所述栽培筐中采收获得食用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筐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层架宽度不小于1.2m。步骤一中所述大棚以内还设置有宽度不小于1m过道。步骤二中所述在基土层之上放置食用菌菌包,其中每个栽培筐内放置食用菌菌包的数量为2~4个。步骤二中所述在基土层之上放置食用菌菌包,所述食用菌菌包与所述栽培筐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cm至8cm。步骤二中所述基土层厚度不小于3cm。步骤四所述覆土层厚度不小于3cm。步骤三中所述将栽培有食用菌的栽培筐放置于层架之上,每4~6个栽培筐可叠放在一起。步骤三中所述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还包括对所述大棚以内环境进行调控,使所述大棚以内环境温度为18~28℃,使所述大棚以内土壤湿度为60~65%,使所述大棚以内空气湿度为80~85%,使所述大棚以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00PPM。步骤三中所述从栽培筐中采收获得食用菌的过程中,还包括:在采收时使用采菇筐,切断所述食用菌底部菌索,剥除所述食用菌之上的菌帽和菌托,将余下的带裙菌柄整齐排列放置于采菇筐内,使用清水将菌帽洗净之后放置于带裙菌柄之上并使用竹签将其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摒弃了过去传统思维模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食用菌栽培的筐栽模式,即首先需要在栽培筐底部覆盖一层腐殖土,然后放入食用菌,然后再覆盖一层腐殖土,这种栽培模式可称之为筐栽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栽培食用菌,有利于便于进行移植,而不必在层架上放置腐殖土,并且栽培筐可进行叠放,有利于在有限的土地面积条件下,增大栽培产量,并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此外,在栽培的过程中,注重对大棚内环境温度、湿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管理,促进了食用菌的健康生长,在采收时,将带裙菌柄与菌帽等分开方式,为后续进行烘干加工等操作奠定了基础,使栽培管理工作井然有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栽培筐在大棚内的摆放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食用菌菌包在栽培筐内的摆放示意图。图中:1-大棚,2-层架,3-栽培筐,4-食用菌菌包,301-基土层,302-覆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包括1、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地面上搭设大棚1,平整大棚1以内地面,再在大棚1以内搭设若干层架2;进一步地,优选层架2宽度不小于1.2m。大棚1以内还设置有宽度不小于1m过道。步骤二:提供栽培筐3、腐殖土和食用菌菌包4,食用菌菌包4以内容纳有食用菌,食用菌菌包4外表面包覆有菌包袋,向栽培筐3内底部撒入适量腐殖土,并将撒入的腐殖土刮平,在栽培筐3内底部获得基土层301,取食用菌菌包4,将其外表面菌包袋撕除之后放置于基土层301之上,再向栽培筐3以内覆土,待撒入腐殖土将栽培筐3以内的食用菌菌包4完全淹没之后,将撒入的腐殖土刮平,在食用菌菌包4上表面获得覆土层302;进一步地,优选在基土层301之上放置食用菌菌包4,其中每个栽培筐3内放置食用菌菌包4的数量为2~4个。在基土层301之上放置食用菌菌包4,食用菌菌包4与栽培筐3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cm至8cm。基土层301厚度不小于3cm。覆土层302厚度不小于3cm。将栽培有食用菌的栽培筐3放置于层架2之上,每4~6个栽培筐3可叠放在一起。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栽培有食用菌的栽培筐3放置于步骤一中层架2之上栽培60~70天,待食用菌在栽培筐3内生长出竹蛋之后,从栽培筐3中采收获得食用菌。一般而言,竹蛋的生长时间是从食用菌栽培之后的60~70天开始的,竹蛋的生长一般需要40天时间才能完全成形,进一步地,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还包括对大棚1以内环境进行调控,使大棚1以内环境温度为18~28℃,使大棚1以内土壤湿度为60~65%,使大棚1以内空气湿度为80~85%,使大棚1以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00PPM。此外,从栽培筐3中采收获得食用菌的过程中,还包括:在采收时使用采菇筐,切断食用菌底部菌索,剥除食用菌之上的菌帽和菌托,将余下的带裙菌柄整齐排列放置于采菇筐内,使用清水将菌帽洗净之后放置于带裙菌柄之上并使用竹签将其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摒弃了过去传统思维模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食用菌栽培的筐栽模式,即首先需要在栽培筐底部覆盖一层腐殖土,然后放入食用菌,然后再覆盖一层腐殖土,这种栽培模式可称之为筐栽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栽培食用菌,有利于便于进行移植,而不必在层架上放置腐殖土,并且栽培筐可进行叠放,有利于在有限的土地面积条件下,增大栽培产量,并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此外,在栽培的过程中,注重对大棚内环境温度、湿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管理,促进了食用菌的健康生长,在采收时,将带裙菌柄与菌帽等分开方式,为后续进行烘干加工等操作奠定了基础,使栽培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地面上搭设大棚(1),平整所述大棚(1)以内地面,再在所述大棚(1)以内搭设若干层架(2);步骤二:提供栽培筐(3)、腐殖土和食用菌菌包(4),食用菌菌包(4)以内容纳有食用菌,食用菌菌包(4)外表面包覆有菌包袋,向所述栽培筐(3)内底部撒入适量腐殖土,并将撒入的腐殖土刮平,在栽培筐(3)内底部获得基土层(301),取所述食用菌菌包(4),将其外表面菌包袋撕除之后放置于所述基土层(301)之上,再向所述栽培筐(3)以内覆土,待撒入腐殖土将栽培筐(3)以内的食用菌菌包(4)完全淹没之后,将撒入的腐殖土刮平,在食用菌菌包(4)上表面获得覆土层(302);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栽培有食用菌的栽培筐(3)放置于步骤一中所述层架(2)之上栽培60~70天,待食用菌在所述栽培筐(3)内生长出竹蛋之后,从所述栽培筐(3)中采收获得食用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筐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地面上搭设大棚(1),平整所述大棚(1)以内地面,再在所述大棚(1)以内搭设若干层架(2);步骤二:提供栽培筐(3)、腐殖土和食用菌菌包(4),食用菌菌包(4)以内容纳有食用菌,食用菌菌包(4)外表面包覆有菌包袋,向所述栽培筐(3)内底部撒入适量腐殖土,并将撒入的腐殖土刮平,在栽培筐(3)内底部获得基土层(301),取所述食用菌菌包(4),将其外表面菌包袋撕除之后放置于所述基土层(301)之上,再向所述栽培筐(3)以内覆土,待撒入腐殖土将栽培筐(3)以内的食用菌菌包(4)完全淹没之后,将撒入的腐殖土刮平,在食用菌菌包(4)上表面获得覆土层(302);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栽培有食用菌的栽培筐(3)放置于步骤一中所述层架(2)之上栽培60~70天,待食用菌在所述栽培筐(3)内生长出竹蛋之后,从所述栽培筐(3)中采收获得食用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筐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层架(2)宽度不小于1.2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筐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大棚(1)以内还设置有宽度不小于1m过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筐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在基土层(301)之上放置食用菌菌包(4),其中每个栽培筐(3)内放置食用菌菌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继文方晔罗坤巩玉辉肖忠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