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蒸发器回路热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变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回路热管换热原理的换热元件设计。
技术介绍
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卫星系统对集成度和轻量化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针对较大规模红外遥感探测器、宽视场射线望远镜等应用领域,星上载荷的元件集成化程度不断的升高,载荷的功率也不断的加大,为满足更高的探测要求,大面积阵列的制冷需求逐步提高,为星上的载荷的热控制与热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同时解决多热源控制、高热流密度散热和轻量化均温等难题。传统的多热源热控技术一般采用槽道热管一对一式传热,即槽道热管外贴外热源表面,热管冷端与辐射板相连。该方法由于存在弯折局限,极大地影响载荷系统集成布置,同时蒸发器形状较单一,不满足复杂热源耦合等要求。而新兴的回路热管技术将气体管路与液体管路完全分离,蒸发器和冷凝器结构灵活多变,传输管路更具有柔性,受重力影响较小,更适用于应用于空间飞行器多热源热控、低温大面阵光学系统集成等领域。通过将多个蒸发器并联的方式,实现单个冷凝器就能够完成与多个蒸发器热传递过程,同时气耦合形式串联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不仅能够完成冷凝器至蒸发器方向的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包括冷凝器(1)、气液管线(2)、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中的冷凝器(1)位于正中心,四个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气耦合连接布置于冷凝器(1)四周,冷凝器(1)与四个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通过上下分层布置的气液管线(2)相连,气液管线(2)分别焊接于冷凝器(1)外壳的引管以及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两侧的开口端盖上,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呈旋转对称分布,并置于每条管线的下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包括冷凝器(1)、气液管线(2)、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中的冷凝器(1)位于正中心,四个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气耦合连接布置于冷凝器(1)四周,冷凝器(1)与四个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通过上下分层布置的气液管线(2)相连,气液管线(2)分别焊接于冷凝器(1)外壳的引管以及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两侧的开口端盖上,蒸发器补偿器单元(3)呈旋转对称分布,并置于每条管线的下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1)包括蒸汽腔(1-1),汇流孔盖板(1-2)和冷凝分流板(1-3),蒸汽腔(1-1)沿侧壁四个方向旋转对称开孔,开孔处焊接小段气体引管,其腔壁下端与汇流孔盖板(1-2)上表面焊接、密封;汇流孔盖板(1-2)四周壁面旋转对称开孔,开孔处焊接小段液体引管;汇流孔盖板(1-2)下端与冷凝分流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亦农,鲁得浦,谢荣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