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除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933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除霜方法,属于制冷、空调和热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或明显影响制热效果、或能耗较大、或系统结构复杂影响系统紧凑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霜方法为将第一支路电子膨胀阀调整为除霜模式,第二支路电子膨胀阀维持制热模式,进行第一支路除霜。第一支路除霜完成后,调整两个支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第二支路除霜。通过控制各支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实现支路制热和除霜功能的切换。除霜时,单一支路除霜,另一支路制热,制热支路可吸收除霜支路的余热,实现了在不增加系统体积和重量、不额外消耗电能的前提下进行除霜,同时减弱除霜过程对制热效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除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空调和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的家具和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推广以及低温热泵技术的发展,空气源热泵在冬季取暖及生活热水供应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为从外界空气吸取热量,热泵系统的外侧换热器表面温度会低于0℃,此时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霜覆盖在外侧换热器表面,霜层若不及时消除,会越积越厚,降低外侧换热器换热效果,从而降低热泵系统制热量,严重时会导致系统低压保护或排气温度过高等故障,甚至造成系统部件损坏。目前常用的比较成熟的热泵除霜技术有制冷剂逆向除霜、热气旁通除霜和电热除霜,还提出了双蒸发器交替除霜的方式。制冷剂逆向除霜需将高温制冷剂排向外侧换热器,将低温制冷剂排向内侧换热器,会导致内侧温度剧烈下降,影响内侧舒适性,而且制冷剂换向涉及到多个部件的启停,不但耗时较多,制冷剂换向导致高低压变化剧烈,对系统元件造成很大的冲击,同时也是能耗最大的除霜方式。热气旁通除霜时无需改变制冷剂流向,在压缩机排气口引一旁路至外侧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热源泵系统的除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支路电子膨胀阀(2)调整为除霜模式,第二支路电子膨胀阀(3)维持制热模式,进行第一支路除霜;S2、第一支路除霜完成后,调整两个支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第二支路除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热源泵系统的除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支路电子膨胀阀(2)调整为除霜模式,第二支路电子膨胀阀(3)维持制热模式,进行第一支路除霜;S2、第一支路除霜完成后,调整两个支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第二支路除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热源泵系统的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电子膨胀阀,分至少三个支路进行除霜;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单一支路除霜,其他支路进行制热;依次进行其他支路除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热源泵系统的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进行第一支路除霜时,第一支路电子膨胀阀(2)全开,第二支路电子膨胀阀(3)节流;内侧换热器(5)排出的高温液体直接进入第一支路进行除霜,同时,第二支路继续完成制热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热源泵系统的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进行第二支路除霜时,第二支路电子膨胀阀(3)全开,第一支路电子膨胀阀(2)节流;内侧换热器(5)排出的高温液体直接进入第二支路进行除霜,同时,第一支路继续完成制热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热源泵系统的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管路相互交错,且均匀分布,任意两两相邻的四个管道,两个为第一支路,另外两个为第二支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彦军王江任楠徐捷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