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损电动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24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损电动充电装置,包括授电器总成、母车箱体、子车充电电极和子车车体;所述授电器总成位于母车箱体中;所述子车充电电极位于子车车体底部;所述授电器总成为伸缩式授电总成,处于伸长状态的伸缩式授电总成与子车充电电极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母车装载的授电器总成利用电气实时控制授电器片的上升和下降,减少了授电器片的磨损,实现子车运行中的即时充电,增加子母车库智能化。齿轮与齿条的传动可靠、平稳、迅速,斜面接触转换作用力方向,弹簧复位提供反向作用力和抵紧力,保证授电器片与子车电极的充分接触,充电实时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损电动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仓储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损电动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仓储行业采用子母车自动化库时,母车对子车充电的供电系统结构设计对自动化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企业一般采用机械弹簧式授电器,该产品在子车频繁是工作状态下,磨损严重,现场重新调整工序复杂,且调整后使用效果较差,需要经常更换,容易造成子车充电接触不良,磨损的金属屑也会堵塞授电器触头的周边间隙,严重时卡死授电器触头。此结构极大地限制了仓储设备的自动化能力。但是,原有的供电系统结构为机械弹簧式,在子车驶入母车指定位置后,利用子车自重,压紧授电器弹簧,使授电器触头抵住子车充电器电极,达到子车充电效果。此结构中授电器触头和子车充电器电极滑动接触,磨损严重,造成子车充电不良;磨损的铜屑会堵塞授电器触头的周边间隙,造成触头运动不畅,严重时卡死授电器触头;受此供电系统结构设计局限,授电器触头的更换操作困难,无法实现设备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无损电动充电装置,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损电动充电装置,包括授电器总成、母车箱体、子车充电电极和子车车体;所述授电器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损电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授电器总成(1)、母车箱体(2)、子车充电电极(3)和子车车体(4);所述授电器总成(1)位于母车箱体(2)中;所述子车充电电极(3)位于子车车体(4)底部;所述授电器总成(1)为伸缩式授电总成,处于伸长状态的伸缩式授电总成与子车充电电极(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损电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授电器总成(1)、母车箱体(2)、子车充电电极(3)和子车车体(4);所述授电器总成(1)位于母车箱体(2)中;所述子车充电电极(3)位于子车车体(4)底部;所述授电器总成(1)为伸缩式授电总成,处于伸长状态的伸缩式授电总成与子车充电电极(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电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授电器总成(1)包括授电器电机(5),授电器齿轮(6),授电器齿条(7),底板组焊件(8),授电器片(9),授电器片固定块(10),授电器导杆(11),第一授电器弹簧(12),第二授电器弹簧(13),授电器顶杆(14),授电器导向块(15),接近开关组件(16)和授电器支架(17);所述授电器电机(5)固定在底板组焊件(8)侧面开设的定位槽中;所述电器电机的一端从底板组焊件(8)侧面开设的定位槽穿出连接授电器齿轮(6);固定有授电器电机(5)的底板组焊件(8)侧面相连的一组侧面上卡设有一组相对孔洞,所述授电器齿条(7)从该组侧面的一个侧面的空洞插入,从另一个侧面的孔洞中穿出;所述授电器齿轮(6)与授电器齿条(7)带有齿条的一侧连接;所述接近开关组件(16)位于底板组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欣周义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德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