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3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包括上盖、面板、充电座主体、插孔、压板、尾盖,所述上盖的下方连接有上盖底座,上盖和上盖底座的侧边连接有卡扣,上盖底座安装于面板的上方,面板的下方连接有充电座主体,充电座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柱,插孔柱安装于上盖底座和面板的内部,插孔柱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口,插孔的下方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压板的下方连接有尾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使用方便,独特的充电插座内排积水设计方案,保证插孔根部的积水可以随重力自然流出,具有结构合理紧凑,充电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座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新能源多样化的提高,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融入汽车市场,电动汽车在汽车领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电动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充电完成动力的供给,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充电是电动汽车的必备功能,在车身上设计出合理的充电结构是实现充电功能的必要条件。就车身而言,设计出合理的充电座结构,保证充电座的安装,是开发电动车考虑的必要环节之一。当充电插座的插孔内有少量积水时,市面上一般产品要么积水排不出靠插孔充电过程中自身发热蒸发;要么通过打通插孔的底部让水排向后部线束内。以上方案都不能彻底规避插孔根部积水带来的充电线路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具备使用方便,独特的充电插座内排积水设计方案,保证插孔根部的积水可以随重力自然流出,具有结构合理紧凑,充电安全可靠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包括上盖、面板、充电座主体、插孔、压板、尾盖、上盖底座、卡扣、排水口、通孔、插孔柱,所述上盖的下方连接有上盖底座,上盖和上盖底座的侧边连接有卡扣,上盖底座安装于面板的上方,面板的下方连接有充电座主体,充电座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柱,插孔柱安装于上盖底座和面板的内部,插孔柱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口,插孔的下方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压板的下方连接有尾盖,插孔的底端贯穿压板内部的通孔与尾盖连接。优选的,所述上盖通过卡扣与上盖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插孔设置有七个,且每个插孔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设置与插孔一样,且通孔均设置于压板内部。优选的,所述插孔通过通孔与压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座主体内部设置有七条插孔柱,且插孔贯穿整个充电座主体,与插孔柱之间为贯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上盖的下方连接有上盖底座,上盖和上盖底座的侧边连接有卡扣,上盖通过卡扣与上盖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这样通过卡扣上盖可以打开或者扣合,使用简单,更方便了维修和清理,增加了实用性。2、本技术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上盖底座安装于面板的上方,面板的下方连接有充电座主体,充电座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柱,插孔柱安装于上盖底座和面板的内部,插孔柱的内部设置有插孔,充电座主体内部设置有七条插孔柱,且插孔贯穿整个充电座主体,与插孔柱之间为贯穿结构,贯穿结构避免积水困在充电座主体的柱子里。3、本技术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插孔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口,插孔设置有不少于三个,且每个插孔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保证插孔根部的积水可以随重力自然流出。4、本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插孔的下方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的数量设置与插孔一样,且通孔均设置于压板内部,插孔通过通孔与压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插孔与压板之间为定位结构,且定位结构避免因插孔转动影响泄水孔垂直向下排水。5、本技术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压板的下方连接有尾盖,插孔的底端贯穿压板内部的通孔与尾盖连接,独特的充电插座内排积水设计方案,保证插孔根部的积水可以随重力自然流出,具有结构合理紧凑,充电安全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插孔与插孔柱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插孔内部结构半剖图。图中:1、上盖;2、面板;3、充电座主体;4、插孔;5、压板;6、尾盖;7、上盖底座;8、卡扣;9、排水口;10、通孔;11、插孔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包括上盖1、面板2、充电座主体3、插孔4、压板5、尾盖6、上盖底座7、卡扣8、排水口9、通孔10、插孔柱11,上盖1的下方连接有上盖底座7,上盖1和上盖底座7的侧边连接有卡扣8,上盖1通过卡扣8与上盖底座7之间为活动连接,这样通过卡扣8上盖1可以打开或者扣合,使用简单,更方便了维修和清理,增加了实用性;上盖底座7安装于面板2的上方,面板2的下方连接有充电座主体3,充电座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柱11,插孔柱11安装于上盖底座7和面板2的内部,插孔柱11的内部设置有插孔4,充电座主体3内部设置有七条插孔柱11,且插孔4贯穿整个充电座主体3,与插孔柱11之间为贯穿结构,贯穿结构避免积水困在充电座主体3的柱子里;插孔4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口9,插孔4设置有不少于三个,且每个插孔4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9,排水口9保证插孔4根部的积水可以随重力自然流出;插孔4的下方连接有压板5,压板5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通孔10的数量设置与插孔4一样,且通孔10均设置于压板5内部,插孔4通过通孔10与压板5之间为固定连接,插孔4与压板5之间为定位结构,且定位结构避免因插孔4转动影响泄水孔垂直向下排水;压板5的下方连接有尾盖6,插孔4的底端贯穿压板5内部的通孔10与尾盖6连接,独特的充电插座内排积水设计方案,保证插孔4根部的积水可以随重力自然流出,具有结构合理紧凑,充电安全可靠的特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上盖1的下方连接有上盖底座7,上盖1和上盖底座7的侧边连接有卡扣8,上盖1通过卡扣8与上盖底座7之间为活动连接,这样通过卡扣8上盖1可以打开或者扣合,使用简单,更方便了维修和清理,增加了实用性;上盖底座7安装于面板2的上方,面板2的下方连接有充电座主体3,充电座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柱11,插孔柱11安装于上盖底座7和面板2的内部,插孔柱11的内部设置有插孔4,充电座主体3内部设置有七条插孔柱11,且插孔4贯穿整个充电座主体3,与插孔柱11之间为贯穿结构,贯穿结构避免积水困在充电座主体3的柱子里;插孔4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口9,插孔4设置有不少于三个,且每个插孔4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9,排水口9保证插孔4根部的积水可以随重力自然流出;插孔4的下方连接有压板5,压板5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通孔10的数量设置与插孔4一样,且通孔10均设置于压板5内部,插孔4通过通孔10与压板5之间为固定连接,插孔4与压板5之间为定位结构,且定位结构避免因插孔4转动影响泄水孔垂直向下排水;压板5的下方连接有尾盖6,插孔4的底端贯穿压板5内部的通孔10与尾盖6连接,独特的充电插座内排积水设计方案,保证插孔4根部的积水可以随重力自然流出,具有结构合理紧凑,充电安全可靠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包括上盖(1)、面板(2)、充电座主体(3)、插孔(4)、压板(5)、尾盖(6)、上盖底座(7)、卡扣(8)、排水口(9)、通孔(10)、插孔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下方连接有上盖底座(7),上盖(1)和上盖底座(7)的侧边连接有卡扣(8),上盖底座(7)安装于面板(2)的上方,面板(2)的下方连接有充电座主体(3),充电座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柱(11),插孔柱(11)安装于上盖底座(7)和面板(2)的内部,插孔柱(11)的内部设置有插孔(4),所述插孔(4)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口(9),插孔(4)的下方连接有压板(5),压板(5)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压板(5)的下方连接有尾盖(6),插孔(4)的底端贯穿压板(5)内部的通孔(10)与尾盖(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排积水功能的汽车充电座,包括上盖(1)、面板(2)、充电座主体(3)、插孔(4)、压板(5)、尾盖(6)、上盖底座(7)、卡扣(8)、排水口(9)、通孔(10)、插孔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下方连接有上盖底座(7),上盖(1)和上盖底座(7)的侧边连接有卡扣(8),上盖底座(7)安装于面板(2)的上方,面板(2)的下方连接有充电座主体(3),充电座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柱(11),插孔柱(11)安装于上盖底座(7)和面板(2)的内部,插孔柱(11)的内部设置有插孔(4),所述插孔(4)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口(9),插孔(4)的下方连接有压板(5),压板(5)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压板(5)的下方连接有尾盖(6),插孔(4)的底端贯穿压板(5)内部的通孔(10)与尾盖(6)连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佳王凡凡曹懂林韦良意谢秉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