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凝露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3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凝露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防凝露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座和连接组件,绝缘座具有顶部平面和正面平面,绝缘座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正面平面分别对应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开设第一正面开口和第二正面开口,第一正面开口的边缘沿垂直于正面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正面凸围,正面凸围的内部空间与第一容置空间贯通,正面凸围远离正面平面的一端与第二正面开口之间形成高度差;连接组件包括由第一容置空间内向外引出的第一引脚和由第二空间内向外引出的第二引脚,导线可通过正面凸围伸入第一容置空间内与第一引脚连接,导线可通过第二正面开口伸入第二容置空间内与第二引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凝露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用于线路板的接线端子,具体涉及一种防凝露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线路板的接线端子由绝缘座、导体以及紧固件组合而成,其用于焊接在线路板上,将线路板上的功能点通过导线引入或引出。在简化导线连接工艺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导线连接点更加牢固。现有的接线端子在表面干燥时,两个相邻的接线端子之间的绝缘耐压可以满足标准要求,但是,当接线端子表面凝露时,容易引发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在凝露环境下有效防止误动的防凝露接线端子。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凝露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所述防凝露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座和连接组件,所述绝缘座具有顶部平面和正面平面,所述绝缘座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正面平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开设第一正面开口和第二正面开口,所述第一正面开口的边缘沿垂直于所述正面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正面凸围,所述正面凸围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贯通,所述正面凸围远离所述正面平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正面开口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由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向外引出的第一引脚和由所述第二空间内向外引出的第二引脚,所述导线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凝露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所述防凝露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座和连接组件,所述绝缘座具有顶部平面和正面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正面平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开设第一正面开口和第二正面开口,所述第一正面开口的边缘沿垂直于所述正面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正面凸围,所述正面凸围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贯通,所述正面凸围远离所述正面平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正面开口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由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向外引出的第一引脚和由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向外引出的第二引脚,所述导线可通过所述正面凸围伸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凝露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所述防凝露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座和连接组件,所述绝缘座具有顶部平面和正面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正面平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开设第一正面开口和第二正面开口,所述第一正面开口的边缘沿垂直于所述正面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正面凸围,所述正面凸围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贯通,所述正面凸围远离所述正面平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正面开口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由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向外引出的第一引脚和由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向外引出的第二引脚,所述导线可通过所述正面凸围伸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导线可通过所述第二正面开口伸入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平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的位置开设第一顶部开口和第二顶部开口,所述第一顶部开口的边缘沿垂直于所述顶部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顶部凸围,所述顶部凸围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贯通,所述顶部凸围远离所述顶部平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部开口之间形成高度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第一压紧螺钉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第二压紧螺钉,可通过所述顶部凸围拧紧所述第一压紧螺钉,使得伸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导线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可通过所述第二顶部开口拧紧所述第二压紧螺钉,使得伸入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导线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华吴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为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