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连接器组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270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连接器组件的车辆。连接器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体上的座体端子,座体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供线缆端子穿过的限位孔,限位块与座体端子的间距不大于线缆端子的长度以在线缆端子安装过程中使限位孔与线缆端子限位配合使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正接。由于限位块与座体端子的间距不大于线缆端子的长度,线缆端子反接时在限位孔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到达座体端子,防止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反接情况的发生,进而解决了由于线缆端子毛刺面与座体端子的反接产生的接线端接触面积小,接触电阻增大,接触面发热的问题,增加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Connector, Connector Component and Vehicles Using the Connector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or, a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vehicle using the connector assembly.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seat body and a seat terminal arranged on the seat body. A limit block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seat body, and a limit hole for the cable terminal to pass through is arranged on the limit block.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imit block and the seat terminal is not great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cable terminal, so that the limit hole and the cable terminal are coordinated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able terminal so that the cable terminal and the seat terminal are positively connected. Becaus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imit block and the seat terminal is not larg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cable terminal, the cable terminal can not reach the seat terminal under the limit hole in the reverse connection of the cable terminal, so as to prevent the rever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able terminal and the seat terminal,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mall contact area, increased contact resistance and heating of the contact surface caused by the rever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urr surface of the cable terminal and the seat terminal. The problem increases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连接器组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连接器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电气连接器是电动汽车最为主要的电气连接点,电气连接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电动汽车连接器主要分为插接式和螺接式两种。插接式连接器的连接操作方便,但在汽车工况下全寿命周期难以保证,且连接器成本较高。现有的螺接式连接器正接时,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紧密连接,连接器工作正常。由于连接器的结构缺陷存在线缆端子反接现象,如图1所示。连接器包括座体10、线缆12、线缆端子13和座体端子11,线缆端子13包括扁平状的座体连接部分1303、呈圆柱形的线缆连接部分1301以及连接座体连接部分1303与线缆连接部分1301的过渡连接部分1302,座体连接部分1303与线缆连接部分1301偏心设置。由于线缆端子13采用冲压生产方式,因此线缆端子3的座体连接部分1303有一面存在接线端子毛刺14。如图1所示,线缆端子13错误压接时,一方面,具有接线端子毛刺14的冲压面与座体端子11接触,导致线缆端子13与座体端子11的接触面积变小;另一方面,由于连接器的结构特点,线缆端子13与座体端子11连接接触的边缘存在线缆端子13上翘的情况,导致线缆端子13与座体端子11的接触面积减小。线缆端子13与座体端子11的接触面积减小会导致两端子接触处的接触电阻增大,接触面发热,进而存在烧蚀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接线端子反接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连接器组件的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连接器,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体上的座体端子,座体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供线缆端子穿过的限位孔,限位块与座体端子的间距不大于线缆端子的长度以在线缆端子安装过程中使限位孔与线缆端子限位配合使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正接。由于限位块与座体端子的间距不大于线缆端子的长度,线缆端子反接时在限位孔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到达座体端子,防止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反接情况的发生,进而解决了由于线缆端子毛刺面与座体端子的反接产生的接线端接触面积小,接触电阻增大,接触面发热的问题,增加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2: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块与座体端子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过渡连接部分和线缆连接部分的总长度,限位孔的孔径不小于线缆的直径。在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连接时,线缆处于限位孔内,由于线缆能够弯曲变形,可以确保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在存在加工误差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正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3: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座体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限位孔同轴设置。过线孔与限位孔同轴方便线缆安装过程中依次穿过过线孔和限位孔到达座体端子,增加对线缆的限位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4: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孔具有用于与线缆端子的座体连接部分的形状适配在线缆端子正接时供座体连接部分穿过的座体连接部分定位口。定位口只允许正接时的线缆端子穿过,有效防止了线缆端子反接情况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5: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块可拆固定在座体上。限位块可拆固定在座体上,方便限位块拆装,且加工方便。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6: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块与座体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连接器结构,增加连接器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7: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座体端子上设有用于固定线缆端子的螺栓孔。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增加了连接可靠性,且方便线缆端子的拆装。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8: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座体为具有封闭腔体的封闭盒结构,所述座体端子和限位块设置在封闭腔体内。封闭腔体使连接器座体与外界隔离,防止灰尘进入接线端,增加连接器连接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1: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端子和连接器,所述线缆端子包括座体连接部分、线缆连接部分和连接座体连接部分与线缆连接部分的过渡连接部分,所述座体连接部分与线缆连接部分偏心设置,所述连接器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体上的座体端子,座体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供线缆端子穿过的限位孔,限位块与座体端子的间距不大于线缆端子的长度以在线缆端子安装过程中使限位孔与线缆端子限位配合使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正接。由于限位块与座体端子的间距不大于线缆端子的长度,线缆端子反接时在限位孔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到达座体端子,防止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反接情况的发生,进而解决了由于线缆端子毛刺面与座体端子的反接产生的接线端接触面积小,接触电阻增大,接触面发热的问题,增加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2: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块与座体端子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过渡连接部分和线缆连接部分的总长度,限位孔的孔径不小于线缆的直径。在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连接时,线缆处于限位孔内,由于线缆能够弯曲变形,可以确保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在存在加工误差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正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3: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座体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限位孔同轴设置。过线孔与限位孔同轴方便线缆安装过程中依次穿过过线孔和限位孔到达座体端子,增加对线缆的限位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4: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孔具有用于与线缆端子的座体连接部分的形状适配在线缆端子正接时供座体连接部分穿过的座体连接部分定位口。定位口只允许正接时的线缆端子穿过,有效防止了线缆端子反接情况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5: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块可拆固定在座体上。限位块可拆固定在座体上,方便限位块拆装,且加工方便。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6: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块与座体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连接器结构,增加连接器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7: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座体端子上设有用于固定线缆端子的螺栓孔。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增加了连接可靠性,且方便线缆端子的拆装。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8: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座体为具有封闭腔体的封闭盒结构,所述座体端子和限位块设置在封闭腔体内。封闭腔体使连接器座体与外界隔离,防止灰尘进入接线端,增加连接器连接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车辆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技术方案1:车辆,车体上设有连接器组件和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与线缆连接的线缆端子和连接器,所述线缆端子包括座体连接部分、线缆连接部分和连接座体连接部分与线缆连接部分的过渡连接部分,所述座体连接部分与线缆连接部分偏心设置,线缆端子通过线缆连接部分与线缆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接器,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体上的座体端子,其特征是,座体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供线缆端子穿过的限位孔,限位块与座体端子的间距不大于线缆端子的长度以在线缆端子安装过程中使限位孔与线缆端子限位配合使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正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器,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体上的座体端子,其特征是,座体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供线缆端子穿过的限位孔,限位块与座体端子的间距不大于线缆端子的长度以在线缆端子安装过程中使限位孔与线缆端子限位配合使线缆端子与座体端子正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与座体端子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过渡连接部分和线缆连接部分的总长度,限位孔的孔径不小于线缆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座体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限位孔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孔具有用于与线缆端子的座体连接部分的形状适配在线缆端子正接时供座体连接部分穿过的座体连接部分定位口。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可拆固定在座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与座体为一体式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座体端子上设有用于固定线缆端子的螺栓孔。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