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199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电池(3)的固定筒(1)以及用于在注液前对所述电池(3)充气的充气组件(2);电池(3)的下部置入所述固定筒(1)的筒内,通过所述固定筒(1)固定所述电池(3);充气组件(2)包括盖板(25)、外圆柱筒(22)、内圆柱筒(23)、导气管口(21)、环形缓冲垫(24)和环形夹缝(26)。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电芯并对注液前电芯进行稳定可靠的充气,增加卷绕电芯层与层之间的空隙,提高电芯注液后的吸液能力,提高注液过程中电解液浸润电芯的效率,从而减少电芯注液循环以及后续的补液工序,提高实际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注液工序
,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工艺步骤,电芯注液工艺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电芯注液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池后续的循环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圆柱电池因其卷绕结构的特点,层与层之间接触紧密,空隙较小,在后续注液时,电解液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渗透到极片内部,因此,目前,需要进行多次的注液、抽真空、再次注液、再次抽真空的循环。而多次的注液、抽真空的循环会造成部分电解液的损失,导致电池注液量一致性较差,并且在后续过程中,需要对注液量不足以及注液量过多的电池进行筛选或补液,增加了生产工序及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电池(3)的固定筒(1)以及用于在注液前对所述电池(3)充气的充气组件(2);其中,所述固定筒(1)包括一体成形的筒体(11)以及底板(12);所述筒体(11)呈中空状,所述筒体(1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筒体(11)的底部一体成形所述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中心开设有底部圆孔(13);其中,所述筒体(11)的内径为D1;所述电池(3)的外径为D2,D1大于D2,差值为0.2-0.5mm;所述电池(3)的下部置入所述固定筒(1)的筒内,通过所述固定筒(1)固定所述电池(3);所述充气组件(2)包括盖板(25)、外圆柱筒(22)、内圆柱筒(23)、导气管口(21)、环形缓冲垫(24)和环形夹缝(26);所述内圆柱筒(23)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圆柱筒(22)的筒内,并且,所述内圆柱筒(23)的外壁和所述外圆柱筒(22)的内壁具有间隙,该间隙即形成所述环形夹缝(26),所述环形夹缝(26)的顶端设置所述环形缓冲垫(24);所述环形夹缝(26)的内径小于所述电池(3)的外径,所述环形夹缝(26)的外径大于所述电池(3)的外径;所述外圆柱筒(22)和所述内圆柱筒(23)的顶部一体成形所述盖板(25);所述充气组件(2)的所述环形夹缝(26)从上方套入所述电池(3)的顶部,并使所述电池(3)的顶端与所述环形缓冲垫(24)相接触;此外,所述盖板(25)与所述电池(3)的顶部相接触按压;所述盖板(25)上开设与所述电池(3)的内腔连通的所述导气管口(21),所述导气管口(21)连通有外部导气管。优选的,所述底部圆孔(13)的直径与所述筒体(11)内径比为1:3-1:6。优选的,所述固定筒(1)的材质采用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环形缓冲垫(24)的材质为橡胶。优选的,所述盖板(25)、所述外圆柱筒(22)、所述内圆柱筒(23)和所述外部导气管的材质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固定电芯并对注液前电芯进行稳定可靠的充气,增加卷绕电芯层与层之间的空隙,提高电芯注液后的吸液能力,提高注液过程中电解液浸润电芯的效率,从而减少电芯注液循环以及后续的补液工序,提高实际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充气装置与电池的装配关系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的固定筒的俯视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的充气组件俯视截面图;图5为电池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用于固定电芯并对注液前电芯进行稳定可靠的充气,增加卷绕电芯层与层之间的空隙,提高电芯注液后的吸液能力,提高注液过程中电解液浸润电芯的效率,从而减少电芯注液循环以及后续的补液工序,提高实际生产效率。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电池3的固定筒1以及用于在注液前对电池3充气的充气组件2。参考图1,为固定筒1、充气组件2在电池上面的装配关系图;本技术适用的电池的结构如图5所示,电池为底部密封、上部开口、内腔中心、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下面对固定筒1和充气组件2分别详细介绍:(一)固定筒1参考图3,固定筒1包括一体成形的筒体11以及底板12;筒体11呈中空状,筒体1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筒体11的底部一体成形底板12;底板12的中心开设有底部圆孔13;其中,筒体11的内径为D1;电池3的外径为D2,D1大于D2,差值为0.2-0.5mm;电池3的下部置入固定筒1的筒内,通过固定筒1固定电池3;固定筒1的底部与流转线相接触。固定筒1用于收纳固定电池,其的材质采用耐腐蚀、绝缘、耐磨性好的材料,例如,采用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开设底部圆孔13的作用为:在后续注液过程中,可通过底部圆孔13及时排除在注液过程中流入固定筒的电解液,并且,在注液工序结合后,当需要抽取电池时,不会因底部真空而与固定筒相连影响电池流转;底部圆孔13的直径与筒体11内径比为1:3-1:6。(二)充气组件2参考图2和图4,充气组件2包括盖板25、外圆柱筒22、内圆柱筒23、导气管口21、环形缓冲垫24和环形夹缝26;内圆柱筒23同轴设置于外圆柱筒22的筒内,并且,内圆柱筒23的外壁和外圆柱筒22的内壁具有间隙,该间隙即形成环形夹缝26,环形夹缝26的内径小于电池3的外径,环形夹缝26的外径大于电池3的外径。环形夹缝26的顶端设置环形缓冲垫24,环形缓冲垫24的材质可以为橡胶,用于缓冲充气组件下压时对圆柱电池壳体的冲击,避免壳体边缘变形。外圆柱筒22和内圆柱筒23的顶部一体成形盖板25;充气组件2的环形夹缝26从上方套入电池3的顶部,并使电池3的顶端与环形缓冲垫24相接触;此外,盖板25与电池3的顶部相接触按压;盖板25上开设与电池3的内腔连通的导气管口21,导气管口21连通有外部导气管。特别说明的是,盖板25、外圆柱筒22、内圆柱筒23和外部导气管均采用耐腐蚀、绝缘、耐磨性好的材料,其材质可以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充气组件与开口电芯相连,充气组件内部设置有环形缓冲垫24,外部连接有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对电池内部充气。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其使用原理为:(1)电池经过装配工序,放置于固定筒1内,并随传送带流转至注液工序,进行位置校准;(2)位置校准完毕后,充气组件2对准开口电池下压,使得电池壳体落入环形夹缝26中,继续下压充气组件2的盖板25至限位处,此时,环形缓冲垫24与电池壳体上开口紧密接触,确保无气体泄漏;(3)然后,外部气源通过导气管口21对电池的内腔进行充气,从而增加卷绕电芯层与层之间的空隙;在充气结束后,保留固定筒1的位置不变,从电池上移除充气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电池(3)的固定筒(1)以及用于在注液前对所述电池(3)充气的充气组件(2);其中,所述固定筒(1)包括一体成形的筒体(11)以及底板(12);所述筒体(11)呈中空状,所述筒体(1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筒体(11)的底部一体成形所述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中心开设有底部圆孔(13);其中,所述筒体(11)的内径为D1;所述电池(3)的外径为D2,D1大于D2,差值为0.2‑0.5mm;所述电池(3)的下部置入所述固定筒(1)的筒内,通过所述固定筒(1)固定所述电池(3);所述充气组件(2)包括盖板(25)、外圆柱筒(22)、内圆柱筒(23)、导气管口(21)、环形缓冲垫(24)和环形夹缝(26);所述内圆柱筒(23)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圆柱筒(22)的筒内,并且,所述内圆柱筒(23)的外壁和所述外圆柱筒(22)的内壁具有间隙,该间隙即形成所述环形夹缝(26),所述环形夹缝(26)的顶端设置所述环形缓冲垫(24);所述环形夹缝(26)的内径小于所述电池(3)的外径,所述环形夹缝(26)的外径大于所述电池(3)的外径;所述外圆柱筒(22)和所述内圆柱筒(23)的顶部一体成形所述盖板(25);所述充气组件(2)的所述环形夹缝(26)从上方套入所述电池(3)的顶部,并使所述电池(3)的顶端与所述环形缓冲垫(24)相接触;此外,所述盖板(25)与所述电池(3)的顶部相接触按压;所述盖板(25)上开设与所述电池(3)的内腔连通的所述导气管口(21),所述导气管口(21)连通有外部导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电池(3)的固定筒(1)以及用于在注液前对所述电池(3)充气的充气组件(2);其中,所述固定筒(1)包括一体成形的筒体(11)以及底板(12);所述筒体(11)呈中空状,所述筒体(1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筒体(11)的底部一体成形所述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中心开设有底部圆孔(13);其中,所述筒体(11)的内径为D1;所述电池(3)的外径为D2,D1大于D2,差值为0.2-0.5mm;所述电池(3)的下部置入所述固定筒(1)的筒内,通过所述固定筒(1)固定所述电池(3);所述充气组件(2)包括盖板(25)、外圆柱筒(22)、内圆柱筒(23)、导气管口(21)、环形缓冲垫(24)和环形夹缝(26);所述内圆柱筒(23)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圆柱筒(22)的筒内,并且,所述内圆柱筒(23)的外壁和所述外圆柱筒(22)的内壁具有间隙,该间隙即形成所述环形夹缝(26),所述环形夹缝(26)的顶端设置所述环形缓冲垫(24);所述环形夹缝(26)的内径小于所述电池(3)的外径,所述环形夹缝(26)的外径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杨六香赵钰芳夏咸兵
申请(专利权)人: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