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型压电堆叠减振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17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叉型压电堆叠减振环,包括压电堆叠、叉型保护框、外环和外接分流电路,其中叉型保护框套在轴承上,叉型保护框外套有外环,外环紧箍在叉型保护框上;所述叉型保护框是一种截面为“凹”型的对称环形结构,“凹”型结构凹口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内分布有若干压电堆叠,每个压电堆叠的两端面分别粘在凹口的内壁和外壁上,压电堆叠的极化方向与叉型保护框收到轴承压力载荷方向相同;所有的压电堆叠并联后接入外接电路,串联电阻和电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利用压电分流阻尼技术有效降低传动系统通过轴和轴承传递到支承的振动,并可以有效避免压电堆叠承受切向应力和扭矩,增加压电堆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叉型压电堆叠减振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装置领域,作用在航空领域转子系统中轴承和轴承座或者机械的箱体上,具体是一种叉型压电堆叠减振环。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作用在轴承和轴承座上的减振装置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等。挤压油膜阻尼器按其轴颈中心和轴承中心在转子未旋转时是否同心分为带定心弹性支承和不带定心弹性支承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如图1所示是带弹性支承的挤压油膜阻尼器结构简图。挤压油膜阻尼器将振动能量吸收变成热能并被滑油带走,对减小转子临界转速时和经由轴承向外传递的振动,效果十分显著。挤压油膜阻尼器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减振效果好等优点。但是,由于油膜刚度的高度非线性可能导致挤压油膜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锁死、双稳态和非协调的进动现象,传动系统振动过大甚至产生疲劳和碰撞。该装置的技术论述参考文献为:张家忠,郑铁生,刘士学,等.挤压油膜阻尼器-滑动轴承-刚性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岔行为.应用力学学报,1996,13(4):35~40。如图2所示,Atzrodt,Mayer,Melz等研究人员将压电堆叠安装在轴承径向来减小传动轴传递的振动。利用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可以将轴承传递出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型压电堆叠减振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堆叠(1)、叉型保护框(2)、外环(3)和外接分流电路(5),其中叉型保护框(2)套在轴承(4)上,叉型保护框(2)外套有外环(3),外环(3)紧箍在叉型保护框(2)上;所述叉型保护框(2)是一种截面为“凹”型的对称环形结构, “凹”型结构凹口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内分布有若干压电堆叠(1),每个压电堆叠(1)的两端面分别粘在凹口的内壁和外壁上,压电堆叠(1)的极化方向与叉型保护框(2)收到轴承(4)压力载荷方向相同,当凹口的内外壁某处收到压力使得径向间距缩短时,“凹”型结构的弯曲程度增大,压缩压电陶瓷上下两个端面,从而将减振环受到的径向力转化为压电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型压电堆叠减振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堆叠(1)、叉型保护框(2)、外环(3)和外接分流电路(5),其中叉型保护框(2)套在轴承(4)上,叉型保护框(2)外套有外环(3),外环(3)紧箍在叉型保护框(2)上;所述叉型保护框(2)是一种截面为“凹”型的对称环形结构,“凹”型结构凹口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内分布有若干压电堆叠(1),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晋丞谭星何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