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区间活塞风道回填过站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施工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盾构区间活塞风道回填过站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减少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城市地铁施工受管线迁改、交通导改、征地拆迁、雾霾治理等影响因素多,造成地铁施工工期紧。盾构区间活塞风道过站面临着在短距离内盾构机需要多次接收、始发,施工作业风险大,端头加固空间受限且加固周期长,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风险,采用传统方法难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盾构区间活塞风道回填过站的施工方法,解决活塞风道盾构过站时,由于工期紧张等待活塞风道主体施工完后进行盾构过站无法满足节点工期、无法进行端头加固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盾构区间活塞风道回填过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活塞风道底板防水及钢筋混凝土;S2、施工左、右线盾构机混凝土导台;S3、对盾构通过范围及新增钢支撑位置进行测量放样;S4、盾构范围向外扩3m分层回填塑性改良土,其余部位回填一般土,回填至第三道钢支撑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区间活塞风道回填过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活塞风道底板(6)防水及钢筋混凝土;S2、施工左、右线盾构机混凝土导台(7);S3、对盾构通过范围及新增钢支撑位置进行测量放样;S4、盾构范围向外扩3m分层回填塑性改良土,其余部位回填一般土,回填至第三道钢支撑底拆除盾构范围内第五钢支撑(10),架设第六钢支撑(11)并施加预加轴力,逐步分层回填压实至第二道钢支撑顶上1m,施作20cm厚C20钢筋混凝土封堵板(12),继续分层回填至地下水位线处;同时将坑内降水井(8)用钢管引出到回填土以上,确保降水正常进行;S5、左、右线盾构机先后通过活塞风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区间活塞风道回填过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活塞风道底板(6)防水及钢筋混凝土;S2、施工左、右线盾构机混凝土导台(7);S3、对盾构通过范围及新增钢支撑位置进行测量放样;S4、盾构范围向外扩3m分层回填塑性改良土,其余部位回填一般土,回填至第三道钢支撑底拆除盾构范围内第五钢支撑(10),架设第六钢支撑(11)并施加预加轴力,逐步分层回填压实至第二道钢支撑顶上1m,施作20cm厚C20钢筋混凝土封堵板(12),继续分层回填至地下水位线处;同时将坑内降水井(8)用钢管引出到回填土以上,确保降水正常进行;S5、左、右线盾构机先后通过活塞风道,通过时盾构机推力不得大于1000t,对盾构范围围护结构进行慢速磨除;并进行同步注浆,加强二次径向注浆,封堵管片与围护结构流水通道;S6、盾构通过后开挖回填土并对钢筋混凝土封堵板(12)进行破除,开挖至第二道钢支撑(3)顶1m,人工清理钢支撑(3)周边土方,开挖过程避免机械及土方对原有钢支撑产生影响;开挖至第五钢支撑(10)底对第五钢支撑(10)进行拆除;开挖同时,发现围护结构接缝、管片与围护结构接缝出现渗漏水现象及时进行注浆堵漏,必要时进行回填反压;S7、回填土开挖完成后,对活塞风道内管片进行拆除;先破除中部一环管片,起重机配合依次向两端进行管片拆除作业;S8、依次施工活塞风道侧墙、中板、负一层侧墙、顶板等主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区间活塞风道回填过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活塞风道底板(6)上设置盾构机混凝土导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区间活塞风道回填过站的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锐,余浩,屈海磊,苑申,白云飞,张志强,郭治铁,吴金燕,任巍杰,贺栋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