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挖掘工程用具有较强稳定效果的反力盾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力盾装置
,具体为一种隧道挖掘工程用具有较强稳定效果的反力盾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指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供交通立体化、穿山越岭、地下通道、越江、过海、管道运输、电缆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隧道不一定全是地下通道,仅位于地面下称作地下隧道,在中国台湾有时以地下道称之,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在挖掘隧道时会有工作人员进入,为保护工作人员一种反力盾结构引发了人们的注意。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721609452中公开一种新型盾构反力架,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盾构反力架,包括垂直于地面设置的矩形框架体,框架体包括上支撑梁,下支撑梁以及两根立柱,每根立柱在背离盾构门洞的一侧均连接有斜顶柱和斜顶柱二,斜顶柱一或者斜顶柱二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斜顶柱一和斜顶柱_底部分别连接有下撑板,下撑板固定在地面上,上支撑梁顶部在背离盾构门洞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上项柱一和上顶柱二,上顶柱一和上顶柱二共同固定有上撑板,本专利技术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挖掘工程用具有较强稳定效果的反力盾结构,包括护盾框(1)和伸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盾框(1)内部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层(2),且缓冲层(2)顶部外壁的上端连接有转动转轴(21),所述转动转轴(21)外部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防护板(20),且第一防护板(20)外部外壁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卡块(19),所述缓冲层(2)顶部外部外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护板(23),且第二防护板(23)底部外部的外壁连接有凸块(22),所述伸展板(3)位于护盾框(1)内部内壁的右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挖掘工程用具有较强稳定效果的反力盾结构,包括护盾框(1)和伸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盾框(1)内部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层(2),且缓冲层(2)顶部外壁的上端连接有转动转轴(21),所述转动转轴(21)外部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防护板(20),且第一防护板(20)外部外壁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卡块(19),所述缓冲层(2)顶部外部外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护板(23),且第二防护板(23)底部外部的外壁连接有凸块(22),所述伸展板(3)位于护盾框(1)内部内壁的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挖掘工程用具有较强稳定效果的反力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板(3)上下两端的外壁安装有活动块(18),且活动块(18)外部的外壁设置有滑道(17),所述滑道(17)内部的内壁与活动块(18)外部的外壁为活动连接,所述滑道(17)外部外壁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液压气缸(16),所述第二液压气缸(16)底部外部的外壁设置有支撑座(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挖掘工程用具有较强稳定效果的反力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内部内壁的左端设置有滑轨(29),且滑轨(29)内部的内壁安装有挡块(30),所述挡块(30)上下两端的外壁与滑轨(29)内部的内壁为活动连接,所述滑轨(29)外部外壁的左端设置有滑槽(28),且滑槽(28)的形状为“L”型结构,所述滑槽(28)内部的内壁连接有连接滑块(2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挖掘工程用具有较强稳定效果的反力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底部外部的外壁连接有液压杆(15),且液压杆(15)底部外部的外壁安装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内部内壁的中部安装有钢筋柱(6),且连接座(5)底部外壁的内部设置有凹槽块(31),所述凹槽块(31)外部的外壁与连接座(5)底部外壁的内部为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块(31)内部的内壁设置有延伸块(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挖掘工程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马遥,周锡武,吴苗苗,肖莹萍,张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