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91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栏,具体来说,是一种在受到撞击时,不容易被拔出的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及施工方法。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包括桩体、底座和外扩装置;所述底座位于桩体的下方,可相对于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外扩装置连接在底座和桩体之间,当底座靠近桩体时,所述外扩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可相对于桩体向外扩大。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打桩孔;步骤二:连接防护栏;步骤三:固定隔离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栏,具体来说,是一种在受到撞击时,不容易被拔出的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路边设置防护栏时需先将隔离桩设置在路面上,再通过螺栓将防护栏固定连接在隔离桩上。在对隔离桩进行施工时,需要先在地面上利用打桩机打出桩孔,打桩机转头的连接杆内部具有空腔,空腔中具有运输泥土的螺旋,钻头向下转动,并通过螺旋将泥土送出,使桩孔成型。之后再将隔离桩的中下部分插在桩孔中,浇灌上混凝土使隔离桩固定,再进行防护栏的安装。但是在安装时,经常出现防护栏上的螺纹孔与隔离桩上的螺栓孔不能对准的情况,使得安装无法顺利进行。并且在防护栏安装完成后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路面的振动,使得隔离桩容易松动,在汽车意外撞在防护栏上时,容易将隔离桩特别是松动的隔离桩从地下拔出,使得防护栏失去保护的作用而导致汽车冲出路面造成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在受到撞击时,不容易被拔出的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包括桩体、底座和外扩装置;所述底座位于桩体的下方,可相对于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外扩装置连接在底座和桩体之间,当底座靠近桩体时,所述外扩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可相对于桩体向外扩大。进一步限定,所述外扩装置为数组均布在底座外围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连杆结构的中部为外扩部,由上连杆的下端和下连杆的上端铰接形成;所述上连杆的顶端铰接在桩体下端的侧壁上,所述下连杆的底端铰接在底座的侧壁上。在安装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时,当底座接触到孔底后,随着桩体的继续下移,使上连杆和下连杆发生转动,可使外扩部向桩体的外侧移动,使隔离桩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的的尺寸变大。进一步限定,所述外扩装置又包括数根外扩杆、推杆和推板;数根所述外扩杆周向均布在桩体下端,顶端铰接在桩体的侧壁上,内侧上部具有一凸出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与桩体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由底端到顶端逐渐减小。所述推杆用于推动外扩杆向外移动,底端固定在底座的顶面;所述桩体的底面开有供推杆穿过的盲孔,所述推杆的上部位于该盲孔中,且推杆的顶端固定有用于防止推杆从盲孔中脱出的限位板;所述推板固定在推杆上,当推杆向上移动时,所述推板的顶部边缘抵触在导向斜面上并沿导向斜面向上移动。在安装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时,当底座接触到孔底后,随着桩体的继续下移,使推杆相对于桩体向上移动,进而使推板的边缘抵触在导向斜面上移,由于导向斜面与桩体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由底端到顶端逐渐减小,因此在推板上移的过程中会具有外推导向斜面的效果,使得外扩杆向桩体的外侧移动,从而使隔离桩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的的尺寸变大。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道路隔离桩的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道路隔离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打桩孔;用打桩机在地面先打出用于安装桩体的桩孔,再在桩孔的底部打出用于容纳外扩装置的容纳腔;步骤二:连接防护栏;将隔离桩放置在桩孔中,保持外扩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桩体处于向外扩大的状态,之后采用螺栓将隔离桩与防护栏固定。步骤三:固定隔离桩;将混凝土浇灌在桩孔中,使隔离桩得到固定。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在桩体的下端设置外扩装置,使得隔离桩在安装时,下端可在水平方向上变大,并延伸进桩孔底部的容纳腔之中,在浇灌混凝土之后,混凝土填满容纳腔,使外扩装置被紧固在容纳腔中,提高了隔离桩和混凝土连接的牢固程度;在汽车撞在隔离桩上时,由于桩孔底部的容纳腔较大,而桩孔较小,可大大地降低隔离桩被拔出的风险;桩体与底座之间可以相对运动,在连接隔离桩和防护栏时,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桩体,使隔离桩和防护栏上的孔能更好的对准,方便隔离桩和防护栏的连接。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离桩固定在地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离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离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的隔离桩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隔离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隔离桩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外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两段式钻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桩体;2、底座;3、上连杆;4、下连杆;5、导向柱;6、限位块;7、外扩杆;8、防松球;9、推杆;10、限位板;11、推板;12、导向斜面;31、主钻杆、32下钻杆、33弹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照附图2和4:图中的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包括桩体1、底座2和连接在底座2和桩体1之间外扩装置;底座2位于桩体1的下方,可相对于桩体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外扩装置为数组均布在底座2外围的连杆结构,连杆结构包括上连杆3和下连杆4;连杆结构的中部为外扩部,由上连杆3的下端和下连杆4的上端铰接形成;上连杆3的顶端铰接在桩体1下端的侧壁上,下连杆4的底端铰接在底座2的侧壁上。当底座2靠近桩体1时,上连杆3和下连杆4向桩体1的外侧转动,外扩部在水平方向上可相对于桩体1向外扩大,使得外扩装置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桩体1向外扩大。为了避免在底座2靠近桩体1时,上连杆3和下连杆4向桩体1的内侧转动,用时避免在桩体1发生偏折时,上连杆3和下连杆4受到较大的横向弯折的力,本实施例在底座2的顶面设置有顶部位于导向盲孔内部的导向柱5,导向柱5上设置有限位块6,当底座2处于距离桩体1最远的位置时,所述限位块6抵触在所述外扩部上,使该外扩部相对于桩体1向外凸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桩体1和混凝土的连接的牢固性,桩体1沿轴向在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向外凸出的防松块。实施例二参照附图4至7: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外扩装置的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二中,外扩装置包括数根外扩杆7、推杆9、推板11;数根外扩杆7周向均布在桩体1的下端,顶端铰接在桩体1的侧壁上,内侧上部具有一凸出的导向斜面12,导向斜面12与桩体1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由底端到顶端逐渐减小;推杆9用于推动外扩杆7向外移动,底端固定在底座2的顶面;在桩体1的底面开有供推杆9穿过的盲孔,推杆9的上部位于该盲孔中,且在推杆9的顶端固定有用于防止推杆9从盲孔中脱出的限位板10;推板11固定在推杆9上,当推杆9向上移动时,推板11的顶部边缘抵触在导向斜面12上并沿导向斜面12向上移动,为了减小推板11与导向斜面12之间的摩擦力,推板11顶部边缘与导向斜面12接触的位置呈弧形;本实施例中,外扩杆7的下端一体成型有防松球8,防松求用于提高隔离桩和混凝土之前连接的牢固性。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一种道路隔离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打桩孔;用打桩机在地面先打出用于安装桩体1的桩孔,再在桩孔的底部打出用于容纳外扩装置的容纳腔,容纳腔的成型采用上下分布的两段式钻杆,如图8所示,其中主钻杆31竖直向下,且主钻杆31直径小于桩孔,主钻杆31的下端铰接有两根对称设置的下钻杆32,下钻杆32成扁条形,且下钻杆朝向旋转面的一侧设置为锯齿形,下钻杆32的下端重量最大,且下钻杆32之间还设有使其撑开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2),位于桩体(1)的下方,可相对于桩体(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外扩装置,连接在底座(2)和桩体(1)之间,当底座(2)靠近桩体(1)时,所述外扩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可相对于桩体(1)向外扩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2),位于桩体(1)的下方,可相对于桩体(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外扩装置,连接在底座(2)和桩体(1)之间,当底座(2)靠近桩体(1)时,所述外扩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可相对于桩体(1)向外扩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装置为数组均布在底座(2)外围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上连杆(3)和下连杆(4);所述连杆结构的中部为外扩部,由上连杆(3)的下端和下连杆(4)的上端铰接形成;所述上连杆(3)的顶端铰接在桩体(1)下端的侧壁上,所述下连杆(4)的底端铰接在底座(2)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面开有导向盲孔,所述底座(2)的顶面设置有顶部位于导向盲孔内部的导向柱(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上设置有限位块(6),当底座(2)处于距离桩体(1)最远的位置时,所述限位块(6)抵触在所述外扩部上,使该外扩部相对于桩体(1)向外凸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隔离桩桩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装置又包括数根外扩杆(7),周向均布在桩体(1)的下端,顶端铰接在桩体(1)的侧壁上,内侧上部具有一凸出的导向斜面(12),所述导向斜面(12)与桩体(1)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由底端到顶端逐渐减小;推杆(9),用于推动外扩杆(7)向外移动,底端固定在底座(2)的顶面;所述桩体(1)的底面开有供推杆(9)穿过的盲孔,所述推杆(9)的上部位于该盲孔中,且推杆(9)的顶端固定有用于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睿唐先龙王先超刘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